“九段线”的历史机会

<div style="margin: 0px auto 20px; padding: 0px; font-family: \’Microsoft Yahei\’, Heiti,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width: 600px; color: #373434; font-size: 13px; background: #efeded;"><p style="padding: 15px 10px 15px 0px; line-height: 30px; font-size: 16px;">历史机遇一去不返,南洋华人社会也历经沧桑巨变,今天中国必须在远为不利的国际环境中,维护漏洞重重的&#8220;九段线&#8221;诉求。</p></div><div id="contents"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color: #454141; font-family: \’Microsoft Yahei\’, Heiti,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font-size: 14px;"><p style="padding: 15px 0px; line-height: 30px; font-size: 16px;">&nbsp;  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中,美中两国就南中国海争议激烈交锋;在具体海域,美军侦察机和调查船咄咄逼人。连《经济学人》也忧虑双方在南中国海发生冲突的风险。</p><p style="padding: 15px 0px; line-height: 30px; font-size: 16px;">  华盛顿是否有胃口同时与俄罗斯和中国军事对抗,令人怀疑。但是对俄中同盟无法期待过高。美国国务卿克里近日访俄就叙利亚危机等&#8220;交换看法&#8221;后,莫斯科马上搁置向伊朗提交S300防空导弹系统。</p><p style="padding: 15px 0px; line-height: 30px; font-size: 16px;">  近70年来,对于中国历届政府在南中国海的&#8220;九段线&#8221;,美国始终不置可否。直到去年2月5日,美国助理国务卿卢塞尔(Danny Russel),才在国会听证时首次表示&#8220;九段线&#8221;违反&#8220;国际法&#8221;。</p><p style="padding: 15px 0px; line-height: 30px; font-size: 16px;">  除了1974年西沙之战(美国保持中立),北京长期在南中国海保持低调。南中国海邻国得以蚕食&#8220;九段线&#8221;,中国直到近年才大张旗鼓。从美国的立场转变,可以说中国已经失去了全面控制南中国海领土的最佳历史机会。</p><p style="padding: 15px 0px; line-height: 30px; font-size: 16px;">  在领土问题上,一瞬即逝的历史机会常常极为关键,决定了此后几百年的政治地图和国家疆域。俄罗斯的领土扩张便不放过任何机会。斯大林既搞&#8220;世界革命&#8221;,更注重领土实利。普京去年奇取克里米亚,是延续这一传统。</p><p style="padding: 15px 0px; line-height: 30px; font-size: 16px;">  百多年来,中国却有过不少失之交臂的历史机会。1919年,北洋名将徐树铮率西北边防军第一师进入外蒙古,迫使外蒙撤销独立,同时收复唐努乌梁海,被孙中山比拟为班超和傅介子之功。这一历史机会复失,固然有其他原因,但是&#8220;倒戈将军&#8221;冯玉祥为了一己私仇,在廊坊车站绑架枪杀徐树铮,极为关键。冯因此是千古历史罪人。</p><p style="padding: 15px 0px; line-height: 30px; font-size: 16px;">  毛泽东虽然常被比作斯大林,但毛热衷&#8220;世界革命领袖&#8221;虚名,而绝无斯大林对领土的精明。只要比较一下民国时代的地图,就可以看到毛在长白山和外蒙边界等多处退让。中印边界战争后&#8220;主动撤出&#8221;藏南领土,和放任日本重占琉球,都是历史大错。&#8220;输出革命&#8221;更直接伤害中国的南中国海利益。</p><p style="padding: 15px 0px; line-height: 30px; font-size: 16px;">  邓小平的历史功绩,便是不图虚名而专注实利。1978年访问新加坡、吉隆坡、曼谷之后,邓看到亚洲国家的经济发展关键,是融入美国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此后改革开放的成功,全是基于这一准确观察。邓同时废弃&#8220;输出革命&#8221;,改善在东南亚的外交处境,但并不能追回在南中国海失去的最佳历史机会。</p><p style="padding: 15px 0px; line-height: 30px; font-size: 16px;">  十年前,李光耀先生接受德国《明镜》杂志访问,除了提到上述邓小平改革决策的诱因,更对中国的历史机会有如下精辟回顾:&#8220;假设中国从未在1949年采纳共产主义,假设国民政府一直与美国合作,那么中国早该是亚洲强大力量,而不会是日本、韩国、香港、新加坡。正因为中国自己与外隔绝,亚洲边缘先发展起来了。&#8221;</p><p style="padding: 15px 0px; line-height: 30px; font-size: 16px;">  中国的南中国海的领土主权,与李光耀先生的观察密切相关。</p><p style="padding: 15px 0px; line-height: 30px; font-size: 16px;">  即便在中国人自己眼中,&#8220;九段线&#8221;也相当不寻常:基本把整个南中国海划成了内湖。什么原因使得南京国民政府在抗战后的疮痍中,作出这样的历史大手笔?</p><p style="padding: 15px 0px; line-height: 30px; font-size: 16px;">  几乎被遗忘的历史事实,便是南洋几乎相当于国民党的&#8220;延安&#8221;,是中国现代民族主义的重要起源地,也是比中国本土更早普及&#8220;国语(普通话)&#8221;的地区。国民党在南洋建立了巨大的人力资源,绝大多数南洋华人都曾以中华民国子民自居。战前在南京和上海举办的多届全国运动会,南洋华人参加最为积极。</p><p style="padding: 15px 0px; line-height: 30px; font-size: 16px;">  抗日战争极大地加强了这一民族认同,在抗战最艰难的1939年,南洋华人创办了以蒋介石命名的菲律宾中正学院和新加坡中正中学,至今仍然是两地极有影响力的教育机构。抗战期间,总共20多万华人归国,肩负民族兴亡之责,至少有4万多人杀身成仁。他们大多是在珍珠港事件之前,离开生活安逸的南洋,从军抗战。</p><p style="padding: 15px 0px; line-height: 30px; font-size: 16px;">  华人也是二战中在南洋抵抗日本侵略的中坚,因此遭到最大的迫害杀戮。一个例子是新加坡抗日烈士、中正中学首任监理林谋盛,就义后被追认为中华民国少将。</p><p style="padding: 15px 0px; line-height: 30px; font-size: 16px;">  南洋高涨的中国民族主义和人力资源,以及当时美国支持中国在西藏等边缘地区的主权,是南京国民政府抗战后划出&#8220;九段线&#8221;的重要考虑。在华盛顿对&#8220;九段线&#8221;的长期默认和李光耀先生的上述假设下,如果在冷战期间,中国站在美国一方,不仅南中国海主权可以得到确立,东南亚的政治地图也会有很大不同。</p><p style="padding: 15px 0px; line-height: 30px; font-size: 16px;">  历史机遇一去不返,南洋华人社会也历经沧桑巨变,今天中国必须在远为不利的国际环境中,维护漏洞重重的&#8220;九段线&#8221;诉求。</p><p style="padding: 15px 0px; line-height: 30px; font-size: 16px;">  <em>作者在北美从事科研工作</em></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