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可与香港建立“华夏邦联”

<div id="articleTitle" style="margin-bottom: 15px; margin-top: 25px; box-sizing: border-box;"><h3><img src="http://graphics8.nytimes.com/images/2015/06/15/opinion/15iht-edchin15/15iht-edchin15-articleLarge.jpg" alt="一月,香港亲民主派议员在香港特首梁振英发言前举黄伞退场,表示对北京选举计划的抗议。" width="600" height="400" style="font-size: 12px; font-weight: normal;" /></h3></div><div style="margin-bottom: 5px; padding-bottom: 5px;"><p style="margin-top: -5px; font-size: 9px; line-height: 12px; color: #666666; width: 600px;"><em>Philippe Lopez/Agence France-Presse &#8212; Getty Images</em></p><p style="margin-top: 3px; line-height: 16px; color: #909090;"><em>一月,香港亲民主派议员在香港特首梁振英发言前举黄伞退场,表示对北京选举计划的抗议。</em></p></div><div style="position: relative; margin-bottom: 10px;"><span style="font-family: Arial, \’Heiti SC\’, \’Microsoft Yahei\’, simsun, sans-serif;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24px;">按照中国政府提出的方案,香港行政长官的候选人要先经过一个由其亲自挑选的提名委员会的筛查。香港的民主派认为,这种筛查制度让北京向港人做出的普选最高官员的承诺形同虚设。</span></div><div id="content"><div>&nbsp;</div><div><span style="font-family: Arial, \’Heiti SC\’, \’Microsoft Yahei\’, simsun, sans-serif;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24px;">到了1997年英国将香港移交给北京的时候,这片土地已有逾150年不属于中国的一部分。在此期间,中国大陆经历了一小段共和时期,随后是较长时间的共产党执政时期。除了许多政治上的变迁,它还抛弃了华夏正统的宗教习俗、汉字传统的书写方法和粤语等汉语本土语言的古典读音。然而,在香港,这些东西得以保留,乃至发扬光大。</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Arial, \’Heiti SC\’, \’Microsoft Yahei\’, simsun, sans-serif;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24px;">当北京拿&#8220;一国两制&#8221;来说明其自身立场的合理性的时候,是在指向香港的独特性,同时又佯装这片地区不过是大陆下属的又一座普通城市而已。然而,这两套体制有着天壤之别,不能容于同一个国家,而两者之间的关系必须重新界定。</span></div><p style="line-height: 24px; font-size: 14px; font-family: Arial, \’Heiti SC\’, \’Microsoft Yahei\’, simsun, sans-serif;">近20年后,香港和中国大陆之间的文化差距已不是古怪有趣的地域差异,而是代表了对华夏正统的不同阐释。今天的香港文化比中国大陆的文化更为现代,也更接近华夏正统&#8212;&#8212;或者说是更多地植根于古老传统。</p><p style="line-height: 24px; font-size: 14px; font-family: Arial, \’Heiti SC\’, \’Microsoft Yahei\’, simsun, sans-serif;">这一点,再加上香港业已享有的相对自治,有着重大的政治含义。尽管香港在名义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但实际上更像是个联盟性质的实体。香港和中国大陆将来也理应这样彼此相待:在一个同时包含港澳台和中国大陆的正式华夏邦联中,成为相互平等的成员。</p><p style="line-height: 24px; font-size: 14px; font-family: Arial, \’Heiti SC\’, \’Microsoft Yahei\’, simsun, sans-serif;">香港的独特性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英国殖民。1925到1926年间,不远处的广州发生大罢工,吸引了逾25万港人声援。港督金文泰(Cecil Clementi)意识到,这种防御性爱国情绪可能会令这片殖民地的臣民与大陆同胞联系在一起。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他引入了促进当地传统文化的政策&#8212;&#8212;比如聘用在中华民国不得志的前清官员和学者,让他们在香港的新公立院校教授中华国学典籍。</p><p style="line-height: 24px; font-size: 14px; font-family: Arial, \’Heiti SC\’, \’Microsoft Yahei\’, simsun, sans-serif;">在共产党于1949年上台后,香港的这项文化复兴政策变得更为明了。香港殖民当局倡导在正式场合中采用粤语,而不是官话、客家话或潮州话,从而将粤语从市井语言提升至学校用语,后来又使之进入了司法和立法系统。殖民当局还保留了华夏宗教与民间习俗,向外来游客宣扬它们代表了古老的中国。</p><p style="line-height: 24px; font-size: 14px; font-family: Arial, \’Heiti SC\’, \’Microsoft Yahei\’, simsun, sans-serif;">与此同时,大批大陆人涌入香港:根据某些统计,1945年到1953年间,香港人口从60万左右增至逾200万,而随着共产化的中国推行集体所有制,移民人数持续攀升。大批逃难者来自沪宁京津地区,而这些地方当时在商业、教育、艺术和大众娱乐方面比起香港来要更为前卫。将现代气息带到香港极为传统的广东文化氛围中的同时,他们也在这片地方的言论自由和基本开放的文化中找到了一个适合自我表达的安全港。到了70年代,大批移民涌入造成的经济冲击基本得以消化之后,这种族群的融合孕育出了一批独特的文化产品,比如功夫片。</p><p style="line-height: 24px; font-size: 14px; font-family: Arial, \’Heiti SC\’, \’Microsoft Yahei\’, simsun, sans-serif;">英中之间于1984年签署的协议规定了香港1997年交接的事宜,并对它在其后50年享有的地位做了安排,其中承认并维护香港的这种独特的文化身份,以及它在英国人治下获得的实质性自治。这份名为《中英联合声明》的协议呼吁为香港起草一部准宪法,也就是后来的《基本法》。《基本法》正式界定了&#8220;一国两制&#8221;的概念,并规定&#8220;行政长官&#8230;&#8230;最终达至由一个有广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员会按民主程序提名后普选产生的目标&#8221;。</p><p style="line-height: 24px; font-size: 14px; font-family: Arial, \’Heiti SC\’, \’Microsoft Yahei\’, simsun, sans-serif;">只是,&#8220;一国两制&#8221;的概念有些不当,而且明显是一种策略。中华人民共和国虽然被正式认可为一个国家&#8212;&#8212;在联合国拥有席位,甚至在安理会还有否决权&#8212;&#8212;但它却名不副实。这个国家没有民主,只有名义上的宪政,人权保护也得不到保障。它已经偏离了铸造文化统一的民族共和国的轨道。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其说是实际的存在,不如说是一种追求:它是中国共产党兜售的政治概念,是一种控制手段,也是对其自身合法性的宣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更像一个政党国家,而非民族国家。</p><p style="line-height: 24px; font-size: 14px; font-family: Arial, \’Heiti SC\’, \’Microsoft Yahei\’, simsun, sans-serif;">香港自身则有一些国家的特征。它有自己的护照、货币、货币储备、关税制度和法律制度。有些国际机构如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将香港作为中国之外的独立成员对待。甚至北京政府有时也将香港当作另一个国家:中国大陆的投资法把香港投资者看作国外投资者;中国政府也在其年度统计中将来自香港的投资算作国外投资。</p><p style="line-height: 24px; font-size: 14px; font-family: Arial, \’Heiti SC\’, \’Microsoft Yahei\’, simsun, sans-serif;">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汉萨同盟的城邦是现代欧洲国家的基础,同样,现在处于准国家状态的香港也可被看做是华夏邦联的前身。</p><p style="line-height: 24px; font-size: 14px; font-family: Arial, \’Heiti SC\’, \’Microsoft Yahei\’, simsun, sans-serif;">这一构想并不像它听起来的那么不切实际。香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通过与北京政府缔结协议(即《基本法》)取得极大自治权的地方政府。虽然这一协议到2047年才会失效,香港和中国很快就必须就此重新展开谈判。香港的经济活力有赖于其投资环境的稳定和可预见性,很多按揭和其他金融工具都有30年的有效期,意味着它们的基本参数至少要在2017年之前确定。</p><p style="line-height: 24px; font-size: 14px; font-family: Arial, \’Heiti SC\’, \’Microsoft Yahei\’, simsun, sans-serif;">北京政府不会简单地续用原先的《基本法》:之前约定的50年期限实际是一种试用期。另一方面,中国政府也不能在2047年直接接管香港。最近几年,它越来越多地以一种半隐密的形式控制着香港的高官、资本、地产、主流媒体和大学管理人员。但它不能全盘控制香港,损害它作为拥有法治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声誉。</p><p style="line-height: 24px; font-size: 14px; font-family: Arial, \’Heiti SC\’, \’Microsoft Yahei\’, simsun, sans-serif;">如今,北京政府拒绝给予香港更多民主自由,因为,归根结底它担心香港会因此在未来要求完全自治。所以与其在民主问题上陷入僵局,不如直面潜在的主权问题,而建立正式的华夏邦联则可以缓解北京政府的忧虑&#8212;&#8212;最终因香港独立而失去它。</p><p style="line-height: 24px; font-size: 14px; font-family: Arial, \’Heiti SC\’, \’Microsoft Yahei\’, simsun, sans-serif;">主权问题一旦解决,就可以更冷静地讨论邦联中的成员各自选择何种社会制度。那时,这种讨论的风险就会减低,香港取得真正的民主制度的机会也会更大。</p><p style="line-height: 24px; font-size: 14px; font-family: Arial, \’Heiti SC\’, \’Microsoft Yahei\’, simsun, sans-serif;">建立华夏邦联对中国也是好事。它可以帮北京解决香港问题,还可以以此方式一并解决台湾问题。既然邦联中的各个成员可以选择各自的治理制度,香港地区获得更多民主也就不意味着大陆也要如此。允许香港按照香港人的意愿发展,也有助于中国政府在大陆维持现状。</p><div>&nbsp;</div><div style="padding-bottom: 10px; font-family: Arial, \’Heiti SC\’, \’Microsoft Yahei\’, simsun, sans-serif; font-size: 13px; line-height: 22px;"><p style="color: #787878; line-height: 18px; padding: 0px;"></p><p style="color: #787878; line-height: 18px; padding: 0px;">陈云是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香港复兴会创始人。</p><p style="color: #787878; line-height: 18px; padding: 0px;"><br /></p></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