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屆特首人選未必原地踏步

從一個相對樂觀的角度出發,即使兩年後照舊是一千二百名選委會成員決定特首誰屬,他們不得不考慮一點,下任特首會不會讓早已兩極化的社會進一步撕裂下去?由他們選出來的行政長官,會不會啟動另一次的政改五部曲?如果啟動的話,會不會再次觸礁?因此有理由相信,兩年後即使「政制原地踏步」,屆時的選委會未必願意「人選原地踏步」。換言之,二○一七年的特首不排除是一張新面孔——如果中央政府也覺得新人事新作風有助化戾氣為祥和的話。

洪秀柱将是台版的Barry Goldwater吗?

国民党初选候选人洪秀柱突破防砖门槛,按照程序将获得国民党提名角逐2016总统宝座。假如提名顺利,洪秀柱的处境将有如1964年共和党候选人巴里·戈德华特(Barry
Goldwater)一般的艰困。

夏日感事四首

昂山來朝————
緬玉馱來煙瘴間,——恩垂白象貢烏蠻。——
畫圖未識蘇姬面,——焉得黔黎效犯顏。(本刊首发)

狡猾的韩正,如何从“踩踏事件”中脱身?

年初的上海踩踏事件,造成36人死亡,曾震惊全世界,按理说,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应被问责,但1月21日,上海公布责任人处理情况,不过是黄浦区委书记周伟等11个小官僚受到纪律处分,没有一人承担刑事责任,看来,这些死去或致伤致残的市民的生命一文不值,国家的法律,法规全是儿戏,如今,随着时间的流逝,不仅上海的官员引导老百姓向前(钱)看,而且,人们似乎已经淡忘这场人间悲剧,韩正还是上海的最高级别的官员,他的党羽们还编造有关他将任国务院总理的假新闻,继续蛊惑人心,毫无疑问,这个“冷血贪官”如果高就,中国老百姓将蒙受更多的苦难。于是,有必要对韩正的言行明察秋毫,找出他狡猾地从“踩踏事件”与官场危机中脱身的原因。(本刊首发)

中国的软实力攻势

尽管结果如此惨淡,北京依旧在耗费巨大的精力和资源试图改变人们对中国的印象。为什么会有这种断裂?答案在于,中国政府处理公共外交的方式与其建造高速铁路或者修建基础设施一模一样:投入金钱,然后期待看到进展。中国未能理解的是,尽管它拥有世界一流的文化、美食和人力资本,也不论过去数十年间其非比寻常的经济崛起,只要其政治体制拒绝而非致力于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其宣传工作就将面对一场荆棘满途的战斗。

软实力不可能买得到,而必须赢得。当一个社会中的公民才俊被允许直接与世界交流,而不是被当局控制,这个社会也就最妥帖地赢得了软实力。对中国而言,那可能意味着在国内放松严厉的管制并在海外减少控制舆论的工作。只有到那时,这个国家才有可能开发其蕴含丰厚而其尚未实现的软实力。(本刊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