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的內憂外患

习近平反腐敗有服務於權力鬥爭的明顯的選擇性,以及反腐向前走、制度向後看的極權主義回潮傾向。既打老虎、又打右派,既學西方、又反西方,在中共,這是只有習近平才做得出來的高難度怪異動作。曾經有人認為習近平的左右開弓至少有一套動作是用來迷惑視聽的假動作,但現在看來,似乎二者都出自習近平的真心。在這一點上,他的確有一點像李光耀──既親美又親中,既文明又野蠻,既反共又反西,既反極權主義又反民主憲政……。但習近平和他治下的「崛起的大國」大概沒有李光耀這樣的條件和機會。

袁贵仁被立案调查

今年1月30日,中国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教育部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精神座谈会上表示,要加强对中国高校的意识形态管理,“绝不能让传播西方价值观念的教材进入我们的课堂”。这番话引起了不少中国网民的鞭笞。
此番言论,不仅网上鞭笞声一片,还迅速引来了“人肉”反弹。次日(1月31日),网上出现一篇以陈贝蒂的名字的举报文章,公开向中纪委举报袁贵仁的儿子、北京出版集团教材中心总经理袁昕,利用其父的权力,使自己组织编写的12套中小学教材,在没有资格参评的前提下,却一次性通过教育部的审查,成为教育部制定教学用书,背后涉及上百亿的巨额利益。

持续恶化,中美关系已出现重大变化

合作和竞争之间的天秤已经倾侧,竞争已成为主导因素。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有几个原因,其中之一是:对中美关系来说,安全的重要性已凌驾于经济。军事、国防、地缘政治领域的问题,现在已是两国关系的最重要事务──而这几乎是一则纯粹的坏新闻(唯一的例外是过去两年,双方向来极为有限的军事交流频繁起来) 。在美国,这意味着以商界为首、支持与中国交流的联盟已不再是主导力量,而由几个界别组成、倡议与中国竞争的联盟,如今占了上风。
中美的竞争并不只限于战略方面,而是一种全方位的竞争,包括商业、意识形态、政治及外交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