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margin: 0pt; background: #ffffff;"><span style="font-family: Arial; letter-spacing: 0pt; font-size: 12pt;">《明報》報道,「後政改」首場七一遊行人數銳減,參加者不及去年的十分之一。民陣昨公布有4.8萬人參加遊行,較去年所公布的51萬人暴跌九成,亦遠遜於原先申請的10萬人。昨日遊行人數是繼2008年的4.7萬人後人數最少的一次;亦是自2003年民陣主辦七一遊行以來,人數第三低的一次。</span></p><p style="margin: 0pt; background: #ffffff;"> </p><p style="margin: 0pt; background: #ffffff;"><span style="font-family: Arial; letter-spacing: 0pt; font-size: 12pt;">《新報》報道,民陣一如過往舉辦七一遊行,但參與人數大減,由申請時聲稱的10萬人,斬半至4.8萬人,比較去年的51萬人暴跌九成,是7年來新低。警方則指高峰期有逾1.9萬人,亦較去年大減八成。至於由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葉兆輝,以及港大民意研究計劃分別進行的人數統計,則指分別有1.8萬至2.2萬人,和2.7萬至3萬人參與遊行。對於人數大減,民陣召集人陳倩瑩歸咎於政改已被否決,短期內政府及立法會亦無急切的議題推出及審議,需要市民「曬冷」向政府施壓。</span></p><p style="margin: 0pt; background: #ffffff;"> </p><p style="margin: 0pt; background: #ffffff;"><span style="font-family: Arial; letter-spacing: 0pt; font-size: 12pt;">《蘋果日報》亦是以七一遊行為頭條。</span></p><p style="margin: 0pt; background: #ffffff;"> </p><p style="margin: 0pt; background: #ffffff;"><span style="font-family: Arial; letter-spacing: 0pt; font-size: 12pt;">《大公報》報道,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昨日高票通過了《國家安全法》。《國安法》兩次提及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和責任。在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隨後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鄭淑娜表示,對兩個特區和港澳同胞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提出原則要求是必要的,符合憲法和基本法的規定。港澳特區應當按照基本法的要求自行制定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鄭淑娜還指出,全國性法律除列於基本法附件三外,不在兩個特區實施,國安法並未列入兩個基本法附件三。特區政府發表聲明指,知悉《國安法》不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實施。聲明又指,香港有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此責任是按照基本法第23條的規定,通過本地立法履行。行政長官梁振英表明,本屆政府未有計劃就基本法第23條立法。</span></p><p style="margin: 0pt; background: #ffffff;"> </p><p style="margin: 0pt; background: #ffffff;"><span style="font-family: Arial; letter-spacing: 0pt; font-size: 12pt;">《星島日報》報道,人大常委會昨日全票通過《國家安全法》,其中兩項條文列明港澳有義務維護國家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以及履行維護國家安全責任。人大法工委副主任鄭淑娜表示,港澳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是不言而喻,但強調《國安法》不會在特區政府實施。接近中央政府消息人士指,鼓吹港獨及「結束一黨專政」等人士,包括支聯會前主席李卓人及現任主席何俊仁等,一旦回內地有很大機會被定罪。《南華早報》亦是以此為頭條。</span></p><p style="margin: 0pt; background: #ffffff;"> </p><p style="margin: 0pt; background: #ffffff;"><span style="font-family: Arial; letter-spacing: 0pt; font-size: 12pt;">《信報》報道,A股連日大玩「跳樓機」,周三又重挫逾5%收市,把周二奇蹟倒升5%漲幅完全抹掉,促使監管部門周三晚上連番緊急出招救市。滬深交易所晚上9時宣布減低部分交易徵費,中證監亦跟隨於10時許連發兩文,拋出兩大救市招數:一、取消擔保比例低於130%必須「補倉」至150%的規定,讓券商自行設定強制平倉線;二、允許券商發債及把「融資融券收益權」資產證券化,以擴大融資渠道。《經濟日報》亦是以此為頭條。</span></p><p style="margin: 0pt; background: #ffffff;"> </p><p style="margin: 0pt; background: #ffffff;"><span style="font-family: Arial; letter-spacing: 0pt; font-size: 12pt;">《文匯報》報道,昨日是香港回歸祖國18周年紀念日,特首梁振英在慶回歸酒會上致辭時指出,特首普選決議案被反對派議員否決後,特區政府要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需要全香港社會支持和配合,其中房屋及貧窮問題是香港目前面對的兩大挑戰,「如果少數的立法會議員不願意面對民主表決而繼續拉布,如果個別社會人士刻意濫用行政和司法程序,阻撓社會發展,政府和全社會的努力將會事倍功半。」他並強調,發展經濟就是為了改善民生,但有部分人近年貶低經濟活動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性,甚至破壞香港的聲譽,忽視經濟受損的社會後果,「我們必須提高警覺。」 </span></p><p style="margin: 0pt; background: #ffffff;"> </p><p style="margin: 0pt; background: #ffffff;"><span style="font-family: Arial; letter-spacing: 0pt; font-size: 12pt;">《成報》報道,希臘成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有史以來,首個債務到期但違約不償還的發達國家!該國欠下IMF等國際債權人16億歐元債務,本港時間昨早6時限期屆滿,多番「出招」與債權人周旋的希臘左翼政府總理齊普拉斯(AlexisTsipras)最終沒有還債,但當國際社會相信希臘不惜退出歐元區也要「賴債」到底,環球股巿勢必受影響之際,又傳出齊普拉斯已去函國際債權人,表示願意有條件接納希臘早前已否決的國際債權人援助方案。不過,消息指出,齊普拉斯的建議某部分難以接受,德國總理默克爾重申希臘公投前,無法與其協商新的救助計劃,故希臘政府未必可與國際債權人達成協議。</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