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法之前世今生來世

《基本法》從實施那天開始,爭拗就已出現。在實施憲法時,因條文都是較為空泛,故關鍵是如何解釋。中港對解釋《基本法》條文的原則有很大差異,香港強調條文的文本意思、條文能否符合制定《基本法》的目的;中國則看重立法原意,也就是制定憲法者在立憲時的想法。

中国人的“不敢”

美国传教士Arthur Henderson Smith(中文名明恩浦)1872年来到中国,在中国生活了五十多年,写过一本有名的书:《中国人气质》(Chinese Characteristics),做过一件有名的事:劝老罗斯福总统把庚子赔款退还给中国,作为资助留美学生的奖学金。


Notice: Undefined offset: 0 in /home/chinai11/public_html/wp-content/plugins/custom-author/custom-author.php on line 91
发布于政治中国

二战结束70周年——台湾社会的不同记忆

在1945年8月15日以前,台湾是在日本的统治之下。所以,台湾人当时的国籍是日本,而不是中国。因此,在二次大战期间,台湾人民的经验和记忆与中国大陆的中国人的记忆截然不同。就是说,台湾人当时作为日本国民的一分子,参与了日本对外的扩张,也同日本人一样,要面对盟军在二战末期的攻击,特别是1945年,台北、乃至台湾各地遭到(盟军)严重的空袭是台湾人非常重要的记忆。换句话说,除了当时到中国大陆参加共产党或国民党军队的对日作战的人之外,在台湾岛上绝对多数人的记忆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