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意識興起的社會環境

香港很多人對來自北京的“一國”干預,以及大陸一些官員和學者的言行頻生反感,並不認同,較為明顯的是“香港治權論”、“剩餘權力論”等,他們在身份認同中,去中國化的傾向明顯,強調的是自己香港人的身份。他們對大陸遊客在香港的一些不文明和古怪言行表示厭惡,認為玷污了香港多年來的一片淨土。他們要求盡少的外來干擾和侵襲,保住自己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而這正是《基本法》賦予的法律權利。(本刊首發)

堅拒自由行 另尋經濟路

本土派反自由行是自然在幾年間形成的集體意識,欠缺完整的論述,這是美中不足之處。隨着經濟的不景氣,建制派、媚共民主派及港奸都會把責任推給本土派,懶惰的官僚更不必說了。本土派應如何應對?簡單說,是不必應對,只須寸步不讓,堅持抗拒自由行,抗拒中港融合,在方方面面抗拒中共的入侵,抗拒洗腦的國民教育,努力保育本土文化,同所有企圖出賣港人利益的港奸展開鬥爭,而且不怕勇武抗爭便可以。只要勇於爭氣,港人整體上是必勝的,因為政權及有錢人更怕香港亂,窮人不怕,而窮人是大多數,所以最終退讓的必然是有權有勢有錢的一方。

习近平行“左手礼”的大事故

中共党魁习近平给自己操办的加冕礼/大阅兵在众目睽睽之下出了明显的事故。明显是因为无知或是临场紧张、手忙脚乱或手足无措,习近平在极其重要的细节上闹出了乱子,即闹出了“左手礼”的大纰漏。


Notice: Undefined offset: 0 in /home/chinai11/public_html/wp-content/plugins/custom-author/custom-author.php on line 91
发布于政治中国

《落日》——70 年前轰动全国的文章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朱启平作为战地记者被派往日本现场采访。9月2日,他目睹了中、英、法代表在东京湾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接受日本政府投 降仪式。其现场报道《落日》次日在《大公报》上发表,轰动一时,被公认为“状元之作”,后来还被列为大学新闻典范教材。今天是日本投降签字70周年,让我们一起重温昔日的美文,纪念历史。


Notice: Undefined offset: 0 in /home/chinai11/public_html/wp-content/plugins/custom-author/custom-author.php on line 91
发布于历史

我所认知的信力建

只要是有价值的事情,信力建都愿意倾力支持,这就是价值主义者的本质特征。办信孚小学、中学,他觉得对社会对自己都有价值,他就投身办民办教育,尽管信力建曾服务于政府部门,但觉得在政府部门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抛却铁饭碗,自己创业,发展二十年,现在信孚教育集团已有几十所中学小学与幼儿园,孟子说,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但社会最有价值的事情不是得天下英才,而是让所有普通人家的孩子都有学可上,得到教育平等的机会。(本刊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