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蜀平在北京作 《中国近现代十次留美潮》学术报告

1950年3月4日《留美学生通讯》(第三卷第七期)刊发《本刊周年纪念》,记述了留美学生盼望回国参加建设的热切希望与深重疑虑:

1,新中国究竟走的是哪一条路?
2,有没有言论集会等自由?
3,我们知识分子在中国的地位怎样?
4,中共会不会歧视留美学生?
5,是否我们一定要受训之后,才有资格做事?
6,是否我们只能埋头做事,而不能对新政权有 任何批评和建议?
7,我们在这里学的回国后还有用没有?
8,是否新中国只要大家穷得公平,而不重视新 技能、新知识?
9,中共目前固然爱护人民,但在得势之后会不会把人民来一脚踢开?
10,它会不会像国民党一样渐渐腐败起来?
11,它会不会出卖民族利益?
12,会不会走上南斯拉夫的路?

前副国务卿佐立克谈南海:美国需要对中国直截了当

美国前副国务卿、前世界银行行长佐立克(Robert Zoellick)周二(10月27日)在华盛顿表示,美国派出军舰驶入中国南海岛礁12海里范围内,说明美国需要对中国更直接地表达立场。
“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佐立克在智库传统基金会表示,“说明美国需要对中国直截了当(straightforward),但是直接(direct)却不好战(belligerent)。”
这位卸任官员说,“换作是我的话,我会再次强调,(各国享有)自由航行的共同利益,也符合中国的利益。”

异议运动与民主运动

随着“六四”的失败,这个来自民间的、来自体制外的、来自社会包括青年学生的, 主动参与,主动推动,敲开了整个变化的第一步的这种场面就不会出现了! 也就是说就从此画上句号了。当时有多么轰轰烈烈,它的失败可能就会有多么惨重,惨重到以至你过了多少年之后,再也不会有了,你才会知道那次的失败有多么惨、创伤会有多么深。 我想借纪念子明的这种机会说说这些想法— 恰恰就是子明,坐牢坐这 么久,坚持扛着,就不认这个错,出来之后又一直这么受打压,居然有人还 从道义上去指责他,这简直岂有此理嘛!这种毫不负责任的东西,对中国整 个异议运动和民主运动有多么大、多么大的危害!(本刊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