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r /><br /></h1><div id="artical_real" data-fid="f36f6a1d3bf"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25px 0px 0px 15px;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24px; position: relative; color: #2b2b2b; font-family: simsun, arial, helvetica, clean, sans-serif; background-color: #ffffff;"><div id="main_content" data-fid="f2ff6d3a268"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p style="margin-bottom: 25px; padding: 0px; text-indent: 28px; font-size: 14px;">据外媒报道,旅居纽约的著名作家,评论家,前纽约市立大学资深教授,《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美联社特写》,《星期六评论》,《图书馆月刊》,《美中评论》,《新亚洲评论》,《美国侨报》,《文汇报》,《新民晚报》,及《读书》杂志专栏主笔,董鼎山先生,于2015年12月19日上午,在纽约一家康复中心因心脏猝死去世,享年九十三岁。</p><p style="margin-right: auto; margin-bottom: 10px; margin-left: auto; padding: 0px; text-indent: 28px; font-size: 14px;"><img src="/EditBackyard/EditorData/Photo/2015/Dec/12202015dds.jpg" width="560" height="355" alt="" /><br /></p><p style="margin-bottom: 25px; padding: 0px; font-size: 14px;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楷体;"><span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楷体; font-size: 14px;">董鼎山与妻子合影。妻子先他亡故。</span></p><p style="margin-bottom: 25px; padding: 0px; text-indent: 28px; font-size: 14px;">董鼎山先生生于1922年,浙江宁波人。他从十四岁开始在报上发表文章,毕生笔耕不辍。</p><p style="margin-bottom: 25px; padding: 0px; text-indent: 28px; font-size: 14px;">2015年2月21日,董鼎山就曾于《侨报周末》发表题为《纽约客闲话之随感录:向读者告别!》的文章,表示自己“向多年来的读者们告别,结束将近80年的写作癖好(而不说写作生涯)”,也向人生告别。文中称93岁的自己不良于行,85岁的老妻又患骨癌(妻子已经先他亡故),但是两位老人拒绝入住养老院,选择“坐以待毙”。</p><p style="margin-bottom: 25px; padding: 0px; text-indent: 28px; font-size: 14px;">事实上,直到逝世前几天,他还向《美国侨报》专栏总编刘倩女士,发出了最后一期稿件。当今天该专栏刊出董先生寄出的最后一份文稿时,董先生逝世的消息突然传来,令人沉痛万分。</p><p style="margin-bottom: 25px; padding: 0px; text-indent: 28px; font-size: 14px;">董鼎山先生是中美文学交流杰出的使者,被誉为“美国文学大使”。早在中国改革开放先期,董鼎山先生是最早向中国介绍西方当代文学现状的学者。他在《读书》杂志开设的《纽约通讯》专栏,成为当时中国知识界开眼看世界的重要窗口。董鼎山先生的文章极大影响了文革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知识分子,为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奠定了基础,做出了重要贡献。</p><p style="margin-bottom: 25px; padding: 0px; text-indent: 28px; font-size: 14px;">著书有《诊断美国》、《纽约客书林漫步》、《西窗漫记》等多种,中英文作品散见于中美报刊。国际笔会纽约华文作家笔会会长。《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美联社特写》、《星期六评论》、《图书馆月刊》以及《美中评论》、《新亚洲评论》《天下真小》、《西窗漫记》、《书、人、事》、《留美三十年》、《西边拾叶》、《美国作家与作品》、《西窗拾叶》、《第三种读书》、《纽约文化扫描》、《董鼎山文集》(二册)、《自己的视角》、《纽约客闲话》、《美国梦的另一面》等书。</p><p style="margin-bottom: 25px; padding: 0px; text-indent: 28px; font-size: 14px;">董鼎山的文章,不是高深的学术论文,也非绮丽的抒情散文,而是读书与思的随笔漫话。这是他心无旁骛地走了多年的一条独特道路,他忙碌采撷,日积月累,深层思考,融会贯通。如流水行云般一篇篇而出的作品绝非单是对欧美文学文坛作家作品的研究评述,而是以他的人生感受与文学体验,对中国文学欧美文学通盘吸收消化之后所酿造出来的他自己的蜜。它们充满个性特色,极具悟性见地,横溢智慧经验。它们的价值已卓然独立于他的论述对象之外。</p><p style="margin-bottom: 25px; padding: 0px; text-indent: 28px; font-size: 14px;">这些文章传递了大量欧美文学界、出版界的信息,以及他的睿智深刻的分析。他所具有的两种文化背景,使他在行文间有种耐人寻味的魅力,既有东方的细致缜密,又有西方富于幻想的浪漫气息。他以诚实、坦率、开朗的态度,检视与剖析文学作品中的特殊社会现象与人性表现,把他自己的所学所悟亲切而生动地讲述给别人听。他文如其人,热情真挚,天然去</p></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