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一种力量,人生的一个向度——木心《文学回忆录》的启示

我相信,1950年,读过西方文学主要作品,包括福楼拜的全部小说,并决心以艺术决定一生,且终生不悔的人,是能够抵御共产党洗脑的。这就是文学的一种力量。木心的一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见证。艺士木心一生,以文学的力量,在14亿中国芸芸众生的俗世横流里,建立了一个惟他能建立的独特的人生向度,一座灯塔,照亮了那些照亮过他心灵的世界文学巨匠。

苏共亡国之鉴

分析苏共亡国的路线图,可以得出源于结构性制度腐败的结论。 “苏联的种种问题:破坏法制的大清洗、重军抑民的发展战略、农业落后、民众生活水平低、民族主义等等,根源都在于苏联的领导制度和组织制度。”


Notice: Undefined offset: 0 in /home/chinai11/public_html/wp-content/plugins/custom-author/custom-author.php on line 91
发布于历史

让南海问题回归常识

总之,南海问题,到现在之所以胶着不下,表面上看是个地区问题,是不同国家之间海洋主权声索问题,但是更深一层的话,这是中美全球战略博弈的一部分。现在,尤其是习近平上来以后的几年,后一层的意思越来越明显。这也是这个问题之所以难解甚至无解的根源。

都說治霾,錢從何而來?

讓我再次引述專家的估算:“全國大氣汙染防治直接投資共需1.84萬億元”。近5年來賣地收入年均3.6萬億,是這個1.84萬億的2倍。如果分5年投入,每年治霾投資,只占到年均賣地收入的十分之一。
由此觀之,治霾沒錢是一個偽問題。不是沒錢,是不願意出錢。99.9%的“人民代表”都在那兒毫不猶豫地按否定鍵,你覺得中國還有希望嗎?說白了:他們的心思在伺機捐款潛逃,誰在乎你中國霧霾不霧霾!(本刊首发)

刻意矮化香港將成三輸局面

最令人擔心的是,北京不僅在政治姿態、會面規格上矮化香港,從實質上也準備加強介入香港事務,指點香港各方面的發展及事務,包括經濟發展、社會發展以至法律詮釋等。李克強在會見梁振英時就比以前說話更多,作出更具體的指示包括要香港配合「十三.五規劃」,考慮「國家所需,香港所至」等。可是,香港從來是個外向型的開放經濟體,面向的是世界市場、全球經濟變動及資金流動,而不僅是中國經濟的情況。李克強及內地經濟規劃官員一再強調香港要在「十三.五規劃」找角色,將令特區政府經濟政策進一步向內地傾斜,隨時令香港的國際聯繫褪色,變成一個只服務中國市場的地區金融服務中心。這對香港絕不是甚麼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