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padding: 0px; margin: 20px 0px 0px; font-family: 宋體, Tahoma, Geneva, sans-serif; float: left; width: 690px; font-size: 16px; line-height: 30px; background-color: #ffffff;"><br style="padding: 0px; margin: 0px;" /><p style="padding: 0px; margin-bottom: 20px;"><span style="padding: 0px; margin: 0px; font-size: 16px;">五角大廈宣布,美國海軍導彈驅逐艦「柯蒂斯.威爾伯號」(USS Curtis Wilbur)30日在西沙群島執行自由航行巡邏任務,並進入中國宣稱擁有主權的中建島(Triton Island)12浬內,挑戰中方限制航行自由的意圖。中國官方譴責這一行動本質上是維護美國海上霸權,是「嚴重的政治和軍事挑釁」。大陸民眾反應強烈, 官方媒體一項題為「若中國在南海強硬反制美軍的挑釁,是利大還是弊大?」的即時民調,逾九成民眾主張強硬反制美軍。儘管如此,目前中國軍方和外交部門反應 偏重制式和理性,看不出有升級的趨勢。</span></p><p style="padding: 0px; margin-bottom: 20px;"><span style="padding: 0px; margin: 0px; font-size: 16px;">這是開年後美國在南海執行自由航行巡邏任務的最新行動。去年10月27日,美國曾派「拉森號」(Lassen)導彈驅逐艦進入渚碧礁12浬海域內,挑戰中國填海造島。兩次巡航,航線都經過精心挑選,表面看似相似,背後的含義卻大不相同。</span></p><p style="padding: 0px; margin-bottom: 20px;"><span style="padding: 0px; margin: 0px; font-size: 16px;">首先,去年「拉森號」巡南海,因為屬首次在南海執行國際公法下的「航行自由」(Freedom of Navigation),五角大廈事先曾透過媒體廣而告之,等於給了中國海軍準備因應的機會,雙方對峙的艦隻不致擦槍走火。但美軍那樣做被國會批評,易被 解讀事實上間接承認中國的管轄權。因此,這次五角大廈明確說,巡航前未知會中國、台灣和越南任何一方;巡航的那個海域也沒有中國軍艦。</span></p><p style="padding: 0px; margin-bottom: 20px;"><span style="padding: 0px; margin: 0px; font-size: 16px;">其次,與渚碧礁位於南沙不同的是,中建島位於西沙群島西南處,是最靠近南海西部的主航道,具有重要戰略地位。自1974年中越西沙海戰過後,西沙就 一直由中國控制。由於中國已畫定西沙群島的領海基點基線,在1996年5月15日,中國政府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基線的聲 明》中,中建島海域已屬於中國「領海」;而在南沙,中國則尚未公布領海基點基線。</span></p><p style="padding: 0px; margin-bottom: 20px;"><span style="padding: 0px; margin: 0px; font-size: 16px;">所以美軍如今闖西沙群島,說明美方欲在南海「全海域」向中方示威,並試圖打壓中國在南海的領海基線規則,挑戰範圍、性質和程度都已明顯升級。</span></p><p style="padding: 0px; margin-bottom: 20px;"><span style="padding: 0px; margin: 0px; font-size: 16px;">其三,美方特別指出此次行動挑戰了中國大陸、台灣和越南對該海域主權的「過度主張」。美方首提台灣,具分化大陸與台灣的用意昭然若揭。從大陸和台灣 當局對美軍巡航的不同反應,以及台灣刻意與大陸切割,希望置身事外來看,美方的目的已達到,成功化解馬英九登太平島後形成的海峽兩岸攜手維護南海主權的態 勢。</span></p><p style="padding: 0px; margin-bottom: 20px;"><span style="padding: 0px; margin: 0px; font-size: 16px;">可以預期,未來民進黨蔡英文政府上任後,由於台灣作為美國的「安全夥伴」的實質關係將大幅提升,美國在此議題上將有更多分化兩岸關係的空間。</span></p><p style="padding: 0px; margin-bottom: 20px;"><span style="padding: 0px; margin: 0px; font-size: 16px;">「柯蒂斯.威爾伯號」闖西沙,無非有兩個主要目的:一,維持美國軍事力量在南海的戰略介入,並確保戰略介入不受中國干擾;二,讓中國進一步明確關於南海島礁主權與海洋權益的聲索主張。這一行動也暴露中國在南海問題的幾處軟肋。</span></p><p style="padding: 0px; margin-bottom: 20px;"><span style="padding: 0px; margin: 0px; font-size: 16px;">一,中國在南海沒有軍事基地,也沒有航母可部署,因此美國、澳洲和日本的軍機、軍艦在南海的行蹤,根本無法掌握。儘管中國不斷有強硬派呼籲要在南海 設立防空識別區,但由於南海水域遼闊,中國目前只有興建中的永暑礁機場具備戰機進駐條件,即使馬上宣布畫設南海防空識別區,也會形同虛設,成為笑柄。</span></p><p style="padding: 0px; margin-bottom: 20px;"><span style="padding: 0px; margin: 0px; font-size: 16px;">二,習近平上台後,雖然改變過去鄧小平的「韜光養晦」外交策略,在某些議題上看似態度轉趨強硬,卻仍奉行「穩定壓倒一切」信條,對外只是被動應付,不敢輕啟戰端。且以中國軍隊目前現實情況,並沒有把握應付一場與外國的戰爭,更不敢冒險與美軍在南海大動干戈。</span></p><p style="padding: 0px; margin-bottom: 20px;"><span style="padding: 0px; margin: 0px; font-size: 16px;">事實上,習近平上台後在南海展開的填海造島行動,在大陸也被一些人批評是招致美國軍艦、軍機如今動輒在南海島礁鄰近水域和空域出沒的主因,造成中國南海戰略淪於被動。</span></p><p style="padding: 0px; margin-bottom: 20px;"><span style="padding: 0px; margin: 0px; font-size: 16px;">面對美軍分別在南沙和西沙頻頻巡航,北京當局如何反應,也左右為難。若在西沙出擊的強度過大,會被認為是中國在挑釁;若出擊的強度過小,則被認為無 底線;若南沙、西沙反應不同,也會被人看破手腳。美國計畫讓海軍機艦定期駛入中國宣稱擁有主權的南海島礁12浬海域,就是看準了中國的軟肋,希望讓這樣的 動作走向「常態化」,從而讓中國在南海的填海造島行動,失去主權宣示的功能。</span></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