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媒体报两会:“两会”内外气氛压抑

<p><img alt="保安人员在北京人大会堂前站岗,全国人大会议星期六将在这里开幕 (2016年3月4日)" src="http://gdb.voanews.com/0B764304-9072-4292-A267-03539A00E254_w640_r1_s.jpg" align="left" height="360" border="0" width="640" />2016年的中国&#8220;两会&#8221;在北京严重的雾霾中拉开了帷幕,甚至到星期五,今年迄今最严重的雾霾仍然笼罩在北京上空。西方媒体在关注沉闷和压抑的北京雾霾的同时( &#8220;今年不见两会蓝&#8221;) ,更关注与天气一样沉闷和压抑的&#8220;两会&#8221;气氛 (两会召开气氛紧)。</p> <p><strong>会场外:不见&#8220;两会蓝&#8221;,却见&#8220;两会灰&#8221;</strong></p> <p>多个海外媒体以&#8220;今年不见两会蓝&#8221;报道了两会召开时的北京的天气。 美国《华尔街日报》3月4日的报道题为,&#8220;两会灰:雾霾笼罩下的北京,政协会议召开&#8221;。</p> <p>报道说,在一些场合下,北京政府总是展示出令人吃惊的能力,让天空变得蔚蓝,但是在今年重大的政治盛典召开的前一夜,北京的天空仍然不可救药地笼罩在&#8220;空气末日&#8221;中。</p> <p>报道说,甚至高高悬挂在天安门城楼的巨幅毛泽东画像也被雾霾笼罩着。报道说,守卫天安门广场的警卫并没有带防污染口罩,可能是担心给&#8220;两会&#8221;带来负面印象。</p> <p>德国之声的报道说,雾霾罩北京,不见&#8220;两会蓝&#8221;。报道说,2015年两会期间,大风吹走了北京上空的雾霾,当地的天空一片蔚蓝,难得的好天气被人们称为&#8220;两会蓝&#8220;,但是今年两会期间,北京却没有出现&#8220;两会蓝&#8221;。</p> <p>有意思的是,雾霾等环境问题是今年&#8220;两会&#8221;讨论的焦点之一。</p> <p><strong>会场内:气氛低沉、压抑</strong></p> <p>与压抑的雾霾天气一样得到西方媒体关注的是会场内一样压抑的气氛。</p> <p>《纽约时报》的报道说,&#8220;&#8216;两会&#8217;召开,代表们小心翼翼&#8221;。报道援引中文媒体对一些代表的采访说,因为一些&#8220;特殊事件&#8221;的影响,每个人都有点困惑(dazed),不想谈很多。</p> <p>报道说,这些&#8220;特殊事件&#8221;指的是中国地产商人,北京市政协委员任志强因质疑习近平&#8220;媒体姓党说&#8221;,遭党媒群起声讨面临党纪处分事件。报道说,这个事件针对的不再是一个不知名的维权人士,而是富有的、有很多政治关系的、敢于直言批评政府的商人。</p> <p>在3月3日的政协会议开幕式上,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政协工作报告中呼吁抵制损害政治共识的言行。</p> <p>香港《南华早报》的文章说,政治协商会议开幕式的整体气氛就是一个词&#8220;紧张&#8221;。报道说,鉴于会议前任志强的事,这样的气氛也不令人吃惊。报道还说,去年10月,政府还要求党员们不要&#8220;妄议中央&#8221;也是造成气氛紧张的因素之一。</p> <p>香港《苹果日报》说,&#8220;政协开会变封嘴大会&#8221;。报道说,与往年相比,今年委员代表们&#8220;忽然规矩&#8221;起来,尽管中国发生或正发生许多社会关注的热点事件,但委员和代表少有言及,更鲜见有关提案或议案。</p> <p>报道说,曾发誓就铜锣湾书店事件要借两会向北京陈情的港区委员代表,也改口收声。报道援引北京观察人士指,习近平用&#8220;妄议中央&#8221;威胁党内敢言者,政治高压人人自危,以至两会出现万马齐喑局面。</p> <p>报道说,甚至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发言人王国庆在记者会上也小心翼翼、战战兢兢。</p> <p><strong>两会禁忌话题</strong></p> <p>根据苹果日报,两会上的禁忌话题包括:文化大革命开始50周年,A股崩盘问责,&#8220;去产能化&#8220;导致下岗潮,令计划和郭伯雄案, 军队大改革,军费不减反增,任志强事件,南中国海主权纠纷,台湾的民进党上台,以及香港旺角骚乱和铜锣湾书店事件。</p>


Notice: Undefined offset: 0 in /home/chinai11/public_html/wp-content/plugins/custom-author/custom-author.php on line 91
发布于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