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mg alt="《南早》中文网于2013年4月开通,除翻译《南早》英文报道之外,也采写发表一些原创中文报道。" src="http://ichef.bbci.co.uk/news/ws/660/amz/worldservice/live/assets/images/2015/12/11/151211184635_scmp_624x351_reuters.jpg" align="left" height="351" width="624" />中国互联网管理部门表示,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商对网上内容负责且有权关闭网站。</p><p>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周五(3月11日)在就香港英文《南华早报》的新浪微博和微信帐号被封以及《财新》旗下英文网站一篇有关中国审查制度被删时做出上述表示。</p><p>网信办在发送给路透社的一份传真中说,依照法律,网信办有根据法律进行网络信息管理和监督的执法责任。</p><p>这一声明还说,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对任何违法和有害内容的网络帐户的负有主要责任,并有权依照相关法规以及其用户“服务协议”采取行动,包括暂时停止使用和取消注册。</p><p>《南华早报》至今未报道其中文微博、微信帐户被删的消息。路透社说,《南早》新闻公关部门连续两天都没有回复他们提出的询问。</p><p>新浪和腾讯微博也均没有做出答复。</p><p>目前,尚不清楚是什么导致了《南早》中文帐户被删。</p><h2>审查</h2><figure> </figure><figure><span> </span><figcaption><span>微信历史发布显示,《南早》最后一次发送微信内容是星期一(3月7日)。 </span> </figcaption> </figure><p>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针对互联网展开前所未有的控制,审查与党中央口径不一致的言论和观点。</p><p>《南华早报》最近数周报道了5名香港书店所有者失踪后在中国出现的消息。</p><p>《南华早报》是香港发行量最大的英文报纸,其新闻水准一直受到好评,尤其是对中国事务和政治的报道见长,成为了解中国不透明政界的一个窗口。</p><p>该报也是最早爆料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永康被软禁的媒体之一。</p><p>BBC中文网周三(3月9日)尝试点击《南华早报》微博,显示“您当前访问的帐号异常,暂时无法访问”。</p><p>点击《南早》微信帐户内容,也被告知“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这似乎说明,该帐户并非暂时被屏蔽,而是完全被删。</p><p>微信历史发布显示,《南早》最后一次发送微信内容是星期一(3月7日)。</p><p>有报道说,其最后一次发布微博信息也是星期一。由此,《南华早报》在中国内地的中文平台被“全线封杀”。</p><p>据熟悉内情的前《南早》人士透露,《南早》中文网亦在中国大陆被屏蔽,让“两年多的努力和辛苦付诸东流”。</p><p>《南早》中文网于2013年4月开通,除翻译《南早》英文报道之外,也采写发表一些原创中文报道。</p><p>虽然英文网站虽暂未被封,但运行时断时续,尤其是2014年香港“占领中环”运动之后。</p><p>周二(3月8日),中国内地声望较高的《财新》旗下英语网站的一篇对中国审查制度提出批评的文章在刊出不久后被删。</p><p>此前《财新》中文网刊发题为《蒋洪委员:我的两会言论被指违法违规“太可怕”》。该文引用蒋洪的话说,政协委员应该能够对中共领导人自由发表意见。该文被中共当局指责“违法违纪”,最后也被删除。</p><p>除了媒体,个人帐户也是中国审查机构针对的目标。</p><p>最近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闭了拥有大约3800万粉丝的地产富商公众人物任志强的微博账号。之前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视察国家媒体要求“媒体姓党”后,任志强批评了中共对新闻媒体的控制政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