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tl00_ctl00_cpAB_cp1_cbcContentBreak&q […]
每月存档:2016年3 月
中国政府称美国若不同意遣返令完成,它就将终止与美国的司法合作
<br /> <div id="headerimg"> <i […]
马来西亚将与澳国讨论中国在南中国海活动
<div id="ctl00_ctl00_cpAB_cp1_cbcContentBreak&q […]
越南抗议人士纪念中越“南沙海战”28周年
<p><p><img alt="" src="ht […]
米奇尼克对中国的意义
米奇尼克强调:“瓦文萨是一个运动的领导人,而我是一名独立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与政治领袖不一样,他在什么时候都不能丧失批判性,不能放弃自己的独立思考,作出自己的独立判断。在“天鹅绒革命”之后,他昔日的同伴登上了权力舞台,他对他们的批评甚至比对前共产党人还要严厉。对人性、特别是人的局限性,他有着深刻的体认,包括对自己──“我不想自我表彰,我必须面对自己的不足”,他知道“人们很容易屈服于自身的自高自大”。
联合国:朝鲜领导人须为反人道罪行负责
一名联合国特别调查员称,包括其最高领袖金正恩在内的朝鲜领导人都必须为针对其人民犯下的反人道罪行负责。这名调查员已经向位于日内瓦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递交了他的报告。
美国《国家利益》曝“中国最大的恐惧”
美国《国家利益》3月11日一篇题为《中国最大的恐惧:如苏联一般衰亡和埋葬》的文章指出,苏联解体25年后,美国已不再在乎曾经来自苏联的威胁亦或是其解体的缘由,但仍有一个国家对苏联的衰亡极为关注,那便是中国。
目前,中国领导人正为其经济难题焦头烂额,同时,其还面临着美国作为亚洲轴心国的挑战,双重的压力致使其开始担忧,中国是否会成为第二个苏联。
两重意义上的两个马克思——马克思主义本土化
前期马克思主张,在世界历史的发展中,存在“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一切国家,不管历史和文化如何,迟早要走资本主义道路;而后期马克思主张,在世界历史的发展中,不存在“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显然,这是两个完全对立且无法调和的马克思。两个马克思或两个马克思主义的对立,不仅表现在前后两个马克思对世界历史发展的截然相反的客观论述中,而且表现在前期马克思的客观论述中的科学取向和包含于其中的价值取向之间的对立中。马克思彼此对立的学说,分别被他的两部分不同的继承者所继承,朝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由此出发,也就导向了两条截然相反的历史道路。
任志強:我沒想到清華大學居然能培養出這種大學生
有一個例子可以說明他的管理個性,他因為對公司的幾個清華畢業生有看法就不再招收清華的學生。
在回憶錄中,任志強舊事重提:1988年,他從清華大學土木和建築系等“購買”了5名大學生,每個名額5萬元,但一個也沒留住。
中国经济下行将导致的三种政治后果
中国人将不得不面对经济困难所来带的社会和政治影响。
在中国,这些影响是多层次的:第一个层次,由企业倒闭和大量失业所带来的社会动荡;第二个层次,以危机应对为导火索的民众和政府之间、地方和中央之间、中央领导集团内部的矛盾激化;第三个层次,中国政府所依赖的所谓“北京共识”和“中国模式”的破产,从而引起对现行的政治经济管理制度的全面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