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去小岗 释放改革信号?

<p><img alt="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在会见俄罗斯高官之前(2016年3月15日)" src="http://gdb.voanews.com/A4127EE4-1587-48FE-BC11-B1EDC07FBC14_w640_r1_s.jpg" height="360" width="640" align="left" border="0"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日前考察了对中国改革开放具有象征意义的安徽凤阳小岗村,重温中国改革历程。这或许是习近平释放他将继续推进改革的信号。批评人士认为,习近平上台以来一直专注于揽权,没有将精力放在解决中国的经济问题上。</p> <p>据新华社报道,习近平4月25日前往安徽滁州凤阳县的小岗村考察。他去了1978年小岗村18户农民按红手印、签生死状的院落,重温当年签大包干契 约的情景。所谓&#8220;大包干&#8221;就是后来一直在中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小岗村村民当年冒着&#8220;极大政治风险&#8221;的尝试成为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标志。</p> <p>习近平说:&#8220;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8221;他还强调,&#8220;今天在这里重温改革,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改革开放不停步,续写新的篇章。&#8221;</p> <p>人民日报海外版旗下的海外网通过其微信公众号&#8220;侠客岛&#8221;就习近平考察小岗村发表了一篇解局性的文章,标题是《习总为何要重温改革那一声&#8220;惊雷&#8221;》。 文章说,&#8220;重温改革是为什么?是为了更好地改革,为了真正解决问题。问题倒逼,群众首创,官员担当,解决问题。如此,才可能有改革的良性循环。&#8221; 文章说,小岗村当年的大胆尝试能够取得成功离不开三个要素,一是问题的严峻性,即村民的温饱出现问题,二是群众的智慧,三是万里这样有担当的官员。</p> <p>近年来,中国官方一直用&#8220;新常态&#8221;来形容中国的经济状况,即过去8-9%甚至两位数的增长已成为历史。刚刚公布的最新经济数据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为6.7%,显示经济增速正持续放缓。</p> <p>海内外不少中国观察人士都认为,习近平在就任中共总书记的三年多时间里一直专注于揽权和以反腐为名清除异己,以&#8220;小组治国&#8221;的方式将很多现存的党政机构架空,大权独揽,被外媒评为中国的&#8220;全面主席&#8221;(Chairman of Everything)。</p> <p>知名中国观察人士、《中国即将崩溃》一书的作者章家敦(Gordon Chang)在福布斯杂志上发表的专栏文章称,因为习近平坚持要做&#8220;全面主席&#8221;,那么他也要对一切问题负责,这也包括经济。当经济表现不佳的时候,他就要为此背上骂名。</p> <p>纽约城市大学的政治学教授夏明认为,习近平目前急需在经济议题上有所建树,为自己树立权威。他说:&#8220;一方面,有人认为中国在裹足不前。另一方面,有 人认为中国在开改革的倒车。那么习近平确实是在开倒车。我觉得,习近平的威信、人们对他的期盼基本上全部落空。所以,习近平必须要重塑形象,让自己在政治 上获得合法性和民意。&#8221;</p> <p>英国诺丁汉大学当代中国研究学院院长兼中国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曾锐生也认为,中国目前急需一项大胆又清晰的经济改革方案。他在香港南华早报上发表 的一篇评论文章中说,&#8220;习近平对巩固政权的执着凌驾于制定政策之上。他执政三年多以来,已经陷入一个循环:一方面努力巩固自身地位,几乎是为巩固而巩固; 另一方面却没能提出解决方案,以带领中国经济安然度过这个不明朗的阶段。&#8221;</p> <p>人民日报海外版微信公众号&#8220;侠客岛&#8221;的那篇文章中谈到,小岗村的创举是被问题所倒逼出来的,&#8220;迫在眉睫了,火烧眉毛了,这才有了一次&#8216;胆大妄为&#8217;的按手印之举。&#8221;</p> <p>对此,纽约城市大学的夏明也认为,习近平此次发出要继续推动改革的信号也是被逼出来的。&#8220;我觉得(他)也是被逼到了这个境地。环境和各方面的形势发展让他没有出路。&#8221;</p> <p>但《中国即将崩溃》的作者章家敦认为,在目前的状况下,习近平的改革将举步维艰。他写到,党内的争斗不利于解决问题,官员们不大可能提出并执行稳健的政策。对于习近平来说,他没有几个十年去解决问题,或许只有一年、最多两年。</p>


Notice: Undefined offset: 0 in /home/chinai11/public_html/wp-content/plugins/custom-author/custom-author.php on line 91
发布于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