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葆玖- -跟着父亲与时俱进

让人吃惊的是,京剧单线性的唱段音乐原本与讲究和声的西方音乐是不大好融合的,然而,如今学习过西方和声学的音乐教授们发现,梅兰芳在70年前创编《太真外传》时,就懂得和声的规律,在唱腔里就留下了可以添加和声的空间,让今天为这些唱段进行交响化编曲的作曲家们,非常自然地就可以填进这个空间。因而吴迎说:“梅兰芳在70年前就为这两张唱片做好了准备。” 梅兰芳说 “ 京剧原来太单了,现在人欣赏的耳音不一样了。但我们是在原汁原味、京剧的魂不能破的基础上把它托起来,让年轻的、老年的、中年的听众都喜欢,开阔视野,但还是京剧,不能一听成了歌剧或是京歌剧。”

有一种退步叫“从蔡元培到袁贵仁”

蔡元培:“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责任; 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人去应用的。” 同时代的北大校长蒋梦麟是这么说的:“欲养成健全之个人,则独立不移之精神,筋血充实之体格,思考精确之头脑,皆为至要。三者不具,虽有爱国道德等训练,终亦归诸无用而已矣。” ——但在2015年1月29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发表的言论却是:我们要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绝不能让传播西方价值观念的教材进入我们的课堂;决不允许各种攻击诽谤党的领导、抹黑社会主义的言论在大学课堂出现;决不允许各种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言论在大学课堂蔓延。

我对“包容善意”不抱希望

事关治国理政,就绝对不可以掺杂“善意”、“恶意”之类的不确定因素。请读者诸君明鉴:倘若“善意的腐败行为”、“恶意的反腐败言论”之类也得以成为法律语言,哪里还有“依法治国”存在的空间!

鮑彤七絕二首

題國老李銳百歲壽誕——————

春秋實錄記蛇龍,——

索隱鉤沉仰我公。——

畫出廬山真面目,——

當時正在此山中。——————

有贈捷生先生——————

不歌不哭不呻吟,——

鴉雀無聲最好音。——

澤國何來乾淨土,——

神州焉有自由人。(本刊首发)

香港自決運動啟動了!

在回歸之後,一方面港人產生了更強的自覺意識,且《基本法》承諾的普選,也給很多港人一種期望,就是有一天我們真的可以自主自治的。港人要自主、自治的自決意識已逐漸凝聚起來,但還未自知自覺。不過,經過2003年後的十年,至2013年後的佔中及雨傘運動之後,所有自治的希望被「8.31決定」所打破,才令這種自決所需的主體意識正式形成,並進入了眾人的知性層面。《香港前途決議文》在此時由一群中青代學者及政治人提出,就是最好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