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 style="padding-top: 0px; color: #141414 […]
每月存档:2016年5 月
美媒:中国要求财经新闻也\”积极正面\”
<p style="-webkit-font-smoothing: antialiased; […]
调查组进驻武警二院 军媒称绝对不容抹黑
<br /><div id="headerimg" style=&quo […]
经济不佳 香港零售业遭遇99年来最糟记录
<h1><br /><img src="http://ichef.bb […]
民族黨稱煽動罪或引爆憲制危機
<p style="margin: 0pt;"><span style= […]
長毛擬向張德江示威 冀傘運發起人參與者共同組織
<p style="margin: 0pt; padding: 0pt; background […]
熱血公民招30名少年軍 兼教搏擊訓練
<p><span style="font-family: Arial; lette […]
港大中大全球聲譽排名升
<p><span style="font-family: Arial; lette […]
在地抗爭,才能重奪新聞自由
面對「中國因素」的壓迫,如果我們不願意投降,如果我們不願意妥協,如果我們不願意沉默,香港人別無選擇,只能在地抗爭。新聞自由的堡壘從來不是一天建成,今天的集會只是過程中的一小步。香港人需要《明報》以至每位新聞從業員堅守陣地,每天在編輯室的前線抵抗自我審查;香港人更需要公民社會連線作戰,動員社會各界力量合力抵抗「中國因素」。
中國因素與香港媒體芬蘭化
政改一役與本土思潮堀起後,建制派多次明示與暗示,要透過王卓祺教授所指的「芬蘭化」來安身立命;在「芬蘭化」的趨勢下,香港媒體被自我制約,要避免與中國大陸產生磨擦,以換取自治空間。不過,世界銀行以及不同的報告都指出,香港的優勢除了法制完善外,資訊自由、出版自由和言論自由都是香港成功不可或缺的元素,更是香港吸引外資和良好營商環境的重要一環;「中國因素」持續侵蝕香港新聞自由,必然削弱香港的獨特性和長遠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