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mg alt="" data-highest-encountered-width="660" src="http://ichef-1.bbci.co.uk/news/ws/660/amz/worldservice/live/assets/images/2016/08/16/160816163212_taiwan_soldiers_640x360_cna_nocredit.jpg" align="left" height="360" width="640" />台湾当局宣布,因应部分军队“兵源不足”,将对1993年次的役男征招9600名新兵,台当局的“全募兵制”依旧破功。</p><h2>“三度跳票”</h2><p>根据台湾国防部人士参谋长次长徐衍璞表示,台湾军队在“审慎评估”后,认为包含陆军离岛、海军舰艇及陆战队等地方兵力尚未达到国家防卫标准,因此在2017年时,仍将维持征兵。</p><p>徐衍璞认为,政府近年推行“募兵”有其效果,2015年计程车兵征集数量为58615人,2016年为23100人,而2017年的9600人是台湾国防部实际估算的征兵保险数字。</p><p>原先台湾预计在这几年慢慢实施全募兵制,之前的总统马英九并认为全募兵制可在任期内“逐步达成”,但是全募兵是否可行,一直被外界质疑。</p><p>这也是台湾政府第三次延期“全募兵制”的目标。但是台湾国防部仍表示,将会持续加强志愿役士兵的征集,但兵力是“滚动式”的,对于2017后是否会持续“全募兵制”,当局则表示“持续评估”,没有正面给答案。</p><h2>“政府暧昧”</h2><p>台湾前国民党籍立委,也是军事专家的林郁方,在接受BBC记者的专访时表示,蔡政府必须要为“是否全面募兵”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无论是台湾该走什么制度都好,但蔡英文对这事态度相当拖延,暧昧不明”。</p><p>林郁方认为,台湾军方因为兵力不足,已经相当着急,“但下一步该怎么走?现任政府却也不指示”。林郁方批评,蔡英文处理任何事缺乏气魄,不论是“工时长短”、“司法院长任命等”都相当模糊,看不到气派。</p><p>台湾军事专家施孝玮则是向BBC记者说,台湾先天缺乏“全募兵制”的优良环境,“不论从传统军事观念跟预算额度来看,台湾是不适合走全募兵制”,他呼吁蔡政府必须要对此全面检讨。</p><p>施孝玮表示,台湾士兵的役期在2004年至2008年,陈水扁还在任总统的期间“急遽缩减”,从一年十个月变成一年,如果扣掉高中大学时期的军训课程,几乎所剩无几,“这点我认为民进党政府重新上台后要负责”,他说。</p><h2>持续征兵?</h2><p>至于台湾持续采取征兵制,是否会影响台湾与中国大陆间信任,林郁方则是认为中国大陆对台湾有充分掌握。倒是他认为蔡英文对大陆“似乎缺乏认知”,只会用“美丽词藻”来包装政策跟演讲。</p><p>林郁方认为,蔡英文或许该学学菲律宾总统杜特蒂的气魄,不刻意讨好美、日、中,对国内的事情采取果决的态度,“不会被牵着鼻子走”,在任何政策上都要“明确回应”。</p><p>施孝玮则说,面对中国大陆的威胁,“征募并行制”是现阶段对台湾最好的方式。但不论先前马政府或是蔡政府,都是“拖一天是一天”,但无论到最后,征兵都是“不得不为之”的结果,相信台湾国防部也“了然于心”。</p><p>但对于台湾持续征兵是否会影响两岸间的稳定,施孝玮认为没有这么严重,维持一定的军事力量是每个国家或地区很基本的考量。</p><h2>“网路热议”</h2><p>对于台湾政府继续对1993年次的9600位役男持续实施征兵,在台湾的网路上也造成许多讨论,台湾最大的讨论区“PTT”上,许多人纷纷认为台湾政府的决策“不会意外”。</p><p>但也有许多网友纷纷对此表示,长久以来是否该全募兵早就争论已久,如果新政府有担当,就应该将义务役先调整役期回到1年,现阶段已经缩到4个月的役期“形同虚设”。</p><p>对于全募兵制推动,施孝玮则是建议蔡政府“能面对就尽快面对”,因为当初陈水扁执政时期的决策,他们有必要重新检讨,“台湾的征兵制度在那四年彻底被玩残了,这是生死存亡的问题”,他说。</p><p>一旦2017年台湾征兵制度持续推行,对于现阶段即将毕业的台湾年轻人,往后的生涯还要重新规划。但现阶段台湾政府对于征兵与否都是逐年观察,也许在往后每一年,台湾年轻人还是要担心“是否会被征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