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p><img src="http://gdb.voanews.com/9009FC2F-E0C0-46FE-A6A8-2F9E6E4E2EA5_cx0_cy10_cw0_w987_r1_s_r1.jpg" alt="杭州街头的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公告牌(2016年7月29日)" align="right" height="224" width="400" />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今年9月将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以及中国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拉开帷幕。有关的筹备工作已进入倒计时。作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这次峰会能否为推动全球经济的强劲、持续与稳定增长提供新的动力? 作为东道主,中国又会给这次峰会打上什么样的中国烙印?</p> <p><strong>G20成为国际合作的主要论坛</strong></p> <p>二十国集团(G20)是在2009年匹兹堡峰会上被作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目前这一机制已形成以峰会为引领、协调人和财金渠道“双轨机制”为支撑、部长级会议和工作组为辅助的架构。</p> <p>相较于八国集团,这一论坛更具代表性,兼顾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不同地域之间的平衡,人口占全球的2/3,国土面积占全球的60%,国内生产 总值占全球的90%,贸易额占全球的80%。同时,由于采用协商一致的运作原则,新兴市场国家同发达国家可以在相对平等的地位上就国际经济金融事务交换看 法。另外,它也更具时效性。自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二十国集团峰会通过一系列重要决定,为应对金融危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以及推动国际金融货 币体系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p> <p><strong>中国:将是历届峰会成果最丰富的一次</strong></p>作为东道主,中国为杭州峰会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中国外交部长王毅8月3日在一次记者会上表示,杭州峰会有望达成近30项主要成果,成为历届峰会 成果最丰富的一次。他说,中国将通过倡导创新,为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开创新的动力;将通过推进结构性改革,为解决当前经济金融领域面临的 各种困难拿出新的方案;以及通过强化发展合作,为引领全球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开辟新的前景。</p> <p>中国官方媒体也表示,在全球经济环境发生重大改变以及全球治理进入一个关键转型期的情况下,在中国有望成为全球经济新的稳定剂的时刻,杭州峰会为全球治理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机会。</p> <p>除了为推动解决世界经济的突出问题提出所谓的“中国方案”以外,中国方面表示,这次峰会至少有两大突破,一是首次将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二是给予发展中国家“史上最多”的参会席位。</p> <p><strong>IMF:指望杭州峰会推出大的刺激措施不现实</strong></p> <p>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如何为世界经济增长找到新的强劲动力是这次峰会要讨论的重点议题。尽管以往的峰会为国际金融危机后的全球经济复苏发挥 了重要作用,但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部的副主任米勒西-费雷蒂(Gian Maria Milesi-Ferretti)认为,杭州峰会不可能像上次那样推出大的经济刺激措施来推动全球经济的增长。</p> <p>他最近在一个研讨会上表示:“认为二十国集团作为一个论坛会做出与金融危机类似的反应是不现实的。我们现在处于不同的时期。”</p> <p><strong>可能在贸易问题上取得进展</strong></p> <p>国际战略咨询公司奥尔布赖特石桥集团的高级合伙人谢安敏(Amy Celico)认为,在全球多边贸易谈判进程处于深度冷冻状态、民族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况下,目前很难判定这次峰会的成果如何。但是在她看来,杭州峰会至少可以在贸易议题上有所收获。</p> <p>她说:“由中国主导的二十国集团峰会究竟多么有效率还有待观察,但是我认为它可以做对一些事情,成为一个迫使采取行动的机制,至少可以试图在一些多边贸易倡议上取得一些值得注意的进展。”</p> <p>华盛顿智库国际战略研究所亚洲经济高级顾问古德曼(Matthew Goodman)说,从中国的筹备工作来看,中国的确在强调贸易问题。</p> <p>他说:“中国人似乎把它向前推了一点。他们把贸易与投资工作组的议事日程机制化,而且召开了贸易部长会议。他们看来更加强调贸易问题。”</p> <p><strong>杭州峰会可能达成的具体成果</strong></p> <p>曾经担任过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中国事务资深主任的谢安敏认为,杭州峰会可能在三个具体的贸易领域取得成果:即环境产品协议、落实扩大的信息技术协议 以及做出集体性的努力来解决全球工业产能过剩问题,尤其是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她认为,在峰会召开前,美国以及其他国家将会力推国际合作来解决这个问题, 并增加对中国的压力。</p> <p>不过,这位中国问题专家也指出,目前在全世界蔓延的反全球化浪潮使人们对二十国集团这样的全球治理机构不抱什么希望。</p> <p>她说:“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们对包括二十国集团在内的全球治理机构应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挑战的能力持怀疑态度,甚至是不屑一顾。这种怀疑也延伸到不断深化的全球一体化以及推动贸易自由化可能带来的好处上。”</p> <p>美国企业研究所的史剑道(Derek Scissors)就是对全球治理机构的有效性持怀疑态度的人之一。他在回答美国之音记者的提问时表示,他根本不关心即将召开的杭州峰会,因为在他看来,举行这样的峰会根本就是浪费时间、金钱和资源。</p> <p>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今年9月将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以及中国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拉开帷幕。有关的筹备工作已进入倒计时。作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这次峰会能否为推动全球经济的强劲、持续与稳定增长提供新的动力? 作为东道主,中国又会给这次峰会打上什么样的中国烙印?</p> <p><strong>G20成为国际合作的主要论坛</strong></p> <p>二十国集团(G20)是在2009年匹兹堡峰会上被作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目前这一机制已形成以峰会为引领、协调人和财金渠道“双轨机制”为支撑、部长级会议和工作组为辅助的架构。</p> <p>相较于八国集团,这一论坛更具代表性,兼顾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不同地域之间的平衡,人口占全球的2/3,国土面积占全球的60%,国内生产 总值占全球的90%,贸易额占全球的80%。同时,由于采用协商一致的运作原则,新兴市场国家同发达国家可以在相对平等的地位上就国际经济金融事务交换看 法。另外,它也更具时效性。自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二十国集团峰会通过一系列重要决定,为应对金融危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以及推动国际金融货 币体系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p> <p><strong>中国:将是历届峰会成果最丰富的一次</strong></p> <p>作为东道主,中国为杭州峰会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中国外交部长王毅8月3日在一次记者会上表示,杭州峰会有望达成近30项主要成果,成为历届峰会 成果最丰富的一次。他说,中国将通过倡导创新,为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开创新的动力;将通过推进结构性改革,为解决当前经济金融领域面临的 各种困难拿出新的方案;以及通过强化发展合作,为引领全球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开辟新的前景。</p> <p>中国官方媒体也表示,在全球经济环境发生重大改变以及全球治理进入一个关键转型期的情况下,在中国有望成为全球经济新的稳定剂的时刻,杭州峰会为全球治理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机会。</p> <p>除了为推动解决世界经济的突出问题提出所谓的“中国方案”以外,中国方面表示,这次峰会至少有两大突破,一是首次将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二是给予发展中国家“史上最多”的参会席位。</p> <p><strong>IMF:指望杭州峰会推出大的刺激措施不现实</strong></p> <p>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如何为世界经济增长找到新的强劲动力是这次峰会要讨论的重点议题。尽管以往的峰会为国际金融危机后的全球经济复苏发挥 了重要作用,但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部的副主任米勒西-费雷蒂(Gian Maria Milesi-Ferretti)认为,杭州峰会不可能像上次那样推出大的经济刺激措施来推动全球经济的增长。</p> <p>他最近在一个研讨会上表示:“认为二十国集团作为一个论坛会做出与金融危机类似的反应是不现实的。我们现在处于不同的时期。”</p> <p><strong>可能在贸易问题上取得进展</strong></p> <p>国际战略咨询公司奥尔布赖特石桥集团的高级合伙人谢安敏(Amy Celico)认为,在全球多边贸易谈判进程处于深度冷冻状态、民族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况下,目前很难判定这次峰会的成果如何。但是在她看来,杭州峰会至少可以在贸易议题上有所收获。</p> <p>她说:“由中国主导的二十国集团峰会究竟多么有效率还有待观察,但是我认为它可以做对一些事情,成为一个迫使采取行动的机制,至少可以试图在一些多边贸易倡议上取得一些值得注意的进展。”</p> <p>华盛顿智库国际战略研究所亚洲经济高级顾问古德曼(Matthew Goodman)说,从中国的筹备工作来看,中国的确在强调贸易问题。</p> <p>他说:“中国人似乎把它向前推了一点。他们把贸易与投资工作组的议事日程机制化,而且召开了贸易部长会议。他们看来更加强调贸易问题。”</p> <p><strong>杭州峰会可能达成的具体成果</strong></p> <p>曾经担任过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中国事务资深主任的谢安敏认为,杭州峰会可能在三个具体的贸易领域取得成果:即环境产品协议、落实扩大的信息技术协议 以及做出集体性的努力来解决全球工业产能过剩问题,尤其是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她认为,在峰会召开前,美国以及其他国家将会力推国际合作来解决这个问题, 并增加对中国的压力。</p> <p>不过,这位中国问题专家也指出,目前在全世界蔓延的反全球化浪潮使人们对二十国集团这样的全球治理机构不抱什么希望。</p> <p>她说:“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们对包括二十国集团在内的全球治理机构应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挑战的能力持怀疑态度,甚至是不屑一顾。这种怀疑也延伸到不断深化的全球一体化以及推动贸易自由化可能带来的好处上。”</p> <p>美国企业研究所的史剑道(Derek Scissors)就是对全球治理机构的有效性持怀疑态度的人之一。他在回答美国之音记者的提问时表示,他根本不关心即将召开的杭州峰会,因为在他看来,举行这样的峰会根本就是浪费时间、金钱和资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