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出現首宗外地傳入寨卡

<p>香港出現首宗外地傳入寨卡病毒感染個案,衞生防護中心總監梁挺雄指,染病的38歲女子居於將軍澳日出康城,在中環國際金融中心上班,過往健康良好,本月6至20日到中美加勒比海旅遊,其間曾被蚊咬,20日返港,同日出現關節痛和紅眼病徵,但沒發燒,3日後到私院求診,翌日被安排驗血和驗尿,25日早上樣本送至化驗室,同日傍晚其快速基因測試對寨卡病毒呈陽性反應,現於聯合醫院隔離治療,情況穩定,惟返港後至隔離前曾逗留市區,亦到過西貢清水灣。</p> <p>據了解,染病的外籍女子到私院門診求醫後沒有入院,據悉衞生署署長曾發出隔離令,要求警方協助,將該病人送院隔離。染病女子晚上10時送抵聯合醫院,大批記者守候,院方於急症室部份地方拉起屏風,有身穿防護衣的護士與醫生則於急症室一間寫上「高風險病人地區」病房內,疑初步與該病人了解病情。至晚上11時許,涉事女病人戴上口罩及拉着行李,在護士及警員陪同下離開該病房。醫院清潔工人隨即在該病房消毒,不准其他人靠近,其間急症室服務未受影響,但未見院方提高防護戒備及張貼告示,也沒要求輪候急症室的病人戴上口罩。</p> <p>梁挺雄指,病人暫時只提及她在加勒比海曾被蚊咬,未有透露在港有否被蚊咬,或有任何可能感染寨卡的高風險行為,中心暫時未知她乘搭哪班機回港,食環署26日會到將軍澳、中環和病人到過的地方調查和滅蚊,至於3名同行的病人的家人及與她同遊加勒比海的人均沒有病徵。</p><div> <p>南美多國均有傳播寨卡的病媒蚊「埃及伊蚊」出沒,當地疫情更有跡象向北蔓延,美國佛羅里達州2縣已出現非旅遊個案。梁挺雄指出,中美及南美每年有逾10萬人來港;泰國、越南、印尼和菲律賓亦有寨卡感染,每年有200萬人由當地來港,有機會傳入更多寨卡個案,又呼籲港人外遊時,要預防蚊咬及注意安全性行為。</p> <p>南美巴西里約熱內盧近期舉行奧運,惟梁挺雄相信奧運傳播寨卡的機會低,相關的新增個案極少,除非有本地感染個案,否則現時無需提升戒備級別。</p> <p>根據衞生署資料,由去年5月至7月底,巴西共錄得66,180宗寨卡病毒確診個案,當中4人死亡;當局評估寨卡疫情會持續在巴西爆發,而里約熱內盧是巴西發病率第3高的地方。截至7月11日,內地已通報了22宗外地傳入寨卡病毒感染個案。</p>&nbsp;</div>


Notice: Undefined offset: 0 in /home/chinai11/public_html/wp-content/plugins/custom-author/custom-author.php on line 91
发布于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