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洲事件─社運「獵採者」取代「農耕者」

九七之後,京港統治集團以普選為餌,持續引誘泛民政黨作定地農耕,卻暗渡陳倉在全社會所有環節搞政治赤化與經濟掠奪。佔運的失敗因此非常及時,讓大家看清楚民主普選在「一國兩制、高度自治」的幌子之下是不可能的,社會運動因而必須轉變形態,改由獵採者主動在全方位視野裏找尋政經抗爭點。佔運的分水嶺涵義非常豐富,讓獵採者登場是其一。然而,大家要清楚這批新鮮社運人的一些特性、心態和罩門。

该不该把1.35亿名画,交给国家?这老太太说:老娘不干!

今天,政府以“公共利益”之名,去收缴老太太的一幅画儿。明天,政府就能以“公共利益”之名,拆掉一个学校建商场…

在国家机器面前,个人的力量太渺小了,如果政府滥用“公共利益”的名义,那将会是一个人人自危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