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mg alt="美国国会大厦。" src="https://ichef-1.bbci.co.uk/news/660/cpsprodpb/D1AD/production/_92977635_gettyimages-93260591.jpg" data-highest-encountered-width="660" width="456" height="256" align="left" />美国对台湾的14亿2000万美元军售案送交国会,这是特朗普上任后第一次对台军售。中国已表达强烈不满。</p><p>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诺尔特(Heather Nauert)表示,在周四(6月29日)向国会提出包括为早期预警雷达提供技术支持、反辐射导弹、鱼雷以及SM-2导弹零部件等七项军售案,金额达到14亿2000万美元(约新台币427亿元)。</p><p>诺尔特称军售是展现美国“对台湾自我防卫能力的充分支持”,但美国“长久以来”认同北京而非台北的“一个中国”政策不变。</p><p>这项美国对台军售内容包括预警雷达、HARM高速反辐射导弹、MK48鱼雷、联合距外武器(JSOW)空对地导弹、SM-2导弹部件、MK54轻型鱼雷转换套件、4艘纪德级驱逐舰的电战系统的技术支持等。</p><p>台湾总统府周五(6月30日)表示,欢迎美国对台军售,对于美国政府履行对台湾的“台湾关系法”及“六项保证”,台湾方面表示感谢。总统府称美国对台军售是“让台湾在捍卫台海和平稳定现状上更具能力与信心”,希望在此基础上与北京展开有意义的对话,期许两岸关系良性发展。</p><p>台湾总统蔡英文30日上午主持三军六校院联合毕业典礼时表示,“过去一年多来,政府积极推动国防改革,除表达政府对国军的重视,更要让全世界看到,台湾有自我防卫的决心跟能力。”</p><p>蔡英文表示,“和平不是理所当然的,更不能因为和平,就不重视军备。只有积极备战才能止战,只有自身的实力才能维持和平,台湾社会应重视国防、更重视国军,给国军更多信任与支持。”</p><figure> </figure><figure> </figure><p><em>《台湾关系法》是美国于1979年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终结与中华民国(台湾)的正式外交关系后,用来规范美国政府对台湾政策的国内法,由美国前总统里根在1982年提出。</em></p><p><em>根据《台湾关系法》,美国的政策目标之一是维持台海稳定和平,持续提供台湾必要的防御武器,让台湾有能力抵御可能危害台湾安全、社会及经济的武力侵犯和胁迫。</em></p><h2>“六项保证”</h2><ul><li>美国不会设下结束对台军售的日期</li><li>不会更动《台湾关系法》的条款</li><li>不会在做出对台军售的决定之前与中国大陆协商</li><li>不会做台湾与中国大陆的调解人</li><li>不会改变对台湾主权的立场,也就是这个问题必须由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美国不会压迫台湾和中国大陆谈判</li><li>美国也不会正式承认中国人对台湾的主权</li></ul><figure> </figure><figure> </figure><p>军售案已经向美国国会发出通知书,需要国会批准。这是共和党总统特朗普上台后的第一次对台军售。前任民主党总统奥巴马对台最后一次军售是2015年 12月,<a href="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5/12/151216_us_taiwan">金额18.31亿美元</a>,北京对此表示不满。</p><h2>这次北京如何回应?</h2><p>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周四表示,坚决反对美国对台军售,称这起军售案破坏中美双方互信,违背“特习会”的精神和共识。中国一向持反对立场,正向美方提出强烈交涉。</p><p>根据中央社报道,崔天凯称美国对台军售的行为是“屡教不改”,但中国会继续教下去。</p><h2>美军舰停泊台湾又是怎么回事?</h2><figure> </figure><p>在军售案消息公布的前一天(6月28日),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表决通过,允许美国海军军舰定期停靠台湾港口。</p><p>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对《美国国防授权法案》进行调整,新条款同意美国海军军舰定期停靠台湾高雄港或其他港口,并允许美国太平洋司令部接受台湾军舰的进港要求。</p><p>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在周四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一贯坚决反对美台进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和军事联系。</p><p>中国官媒《环球时报》周四发表社评,称“一旦美国军舰真的停靠台湾港口,性质将是非常严重的。”可以视为美方对中国主权及领土完整的侵犯。</p><p>社评称“特朗普正式成为美国总统后改变了之前围绕一中原则的挑衅性态度,使中美关系重入正轨。如果在台停靠军舰的法案最终通过,那将意味着中美又陷入这一领域的尖锐纷争之中。”</p><p>中央社引述中国文化大学政治学系讲座教授陈一新的看法,认为该法案在委员会通过后,接下来在参众两院通过的可能性也很高。但法案通过后的履行与否才是关注焦点。</p><p>陈一新认为这是特朗普上任后对中国友善但同时也“帮助台湾”的行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