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政治看民主的运作

<p><span style="font-family: &quot;Arial Unicode MS&quot;; font-size: 12pt;">从研究美国民主的运行来学习民主早有先例。法国大革命与美国建国基本上在同一时代发生也同样以平等为目标。法国的大革命似乎比美国还要彻底,但是美国比法国成功得多。十九世纪初一位法国青年贵族托克维尔打算到美国实地考察美国政治,弄清楚为什么美国民主很成功。托克维尔争取到法国政府的一笔名义上为考察美国监狱系统所用的资金,就和一位朋友一起到美国考察。回法国后他写了一本影响很大的书《美国的民主》。有些事情美国人自己不觉察而其它国家的有心人反而看得清楚。耶鲁大学斯密斯教授的《政治哲学》[1]一本书对托克维尔有详细的介绍,建议读者参考。美国的民主经验和教训不一定完全适用于中国的国情因为文化背景不同。但是我们应该认真考虑哪些可以借鉴,哪些需要避免,这样可以少走弯路。</span></p> <p>&nbsp;</p> <p><span style="font-family: &quot;Arial Unicode MS&quot;; font-size: 12pt;">我在上一篇文章里分析了最近的夏洛特维尔市冲突[2]。从这次事件我们至少可以学到三点:求真实,谅解,前瞻。得到真实的信息当然至关重要。如果信息不准确,分析就可能错误,可能选错人和政策。在美国人们通常通过新闻媒介来了解时事。评论员的分析也可能对舆论有大的影响。这是为什么有些人把新闻媒介作为三权之外的民主的第四个支柱。专制政权通常很看重新闻管制,把它作为掌握政权不可或缺的手段。在新闻自由的美国,要得到事实真相常常也需要一些努力。西方新闻媒介(包括美国)的报道不受政府控制,但是也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媒介需要营业收入,所以常常优先报道(或置于显著地位)抓眼球的新闻。也就是hype(炒作)。因为新闻媒介需要考虑经济效益,这样做有些不可避免。作为读者需要注意消除媒体炒作的影响。二是记者常常会有偏见或有盲点。读报道看新闻时注意分清哪些是报道哪些是记者本身的判断。基于事实的报道一般不会错,但记者的分析有时可能不准确。例如我在[2]中所提到的夏洛特维尔市聚会的目的和川普是否支持极右派。在查找事实时,注意兼听则明。我通常不论左右媒介报道都注意。当然时间有限不可能花时间去读所有报道,我一般只对关键消息多花些时间。</span></p> <p>&nbsp;</p> <p><span style="font-family: &quot;Arial Unicode MS&quot;; font-size: 12pt;">有些人因为自己偏右(左),就只看右派(左派)的新闻报道和分析。这种做法其实很蠢,容易成为别人的吹鼓手。比较有头脑的人会有自己的主见不被宣传所左右。我通常怀疑极左极右的报道和评论,对远左远右也比较谨慎。极左极右在很多方法上很相像。这在理论和实际上早已为哈耶克,J l Talmon,Michael Burleigh等所研究过。他们指出法西斯,共产党,纳粹在宣传上,夺取政权上,镇压异己上有非常相似的理论和方法[3]。</span></p> <p>&nbsp;</p> <p><span style="font-family: &quot;Arial Unicode MS&quot;; font-size: 12pt;">有了比较可靠的事实以后可以开始进行分析。许多大陆华人缺乏客观分析的训练和经验。经过文革的人一定知道所谓的上纲上线。上纲上线把一件小事上升到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一个简单的例子是有人把女子带头巾作为判断她是否是穆斯林的依据。实际上可兰经只是说妇女服饰应该谦卑并没有硬性规定何为谦卑,不同的教派有不同的解释。另外二千多年前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也要求妇女用头巾遮盖。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分析事实时需要对事物的性质有比较深刻的了解,而且确定一分就说一分,不随便升级。划分敌我不要随意,上纲上线可能扩大敌对面。中国文革开始只划分一小撮走资派,然后一次一次地分割,最后只剩下毛和四人帮是革命的,其他人都是反革命或不够革命的。因此确切而有根据的分析很重要。</span></p> <p>&nbsp;</p> <p><span style="font-family: &quot;Arial Unicode MS&quot;; font-size: 12pt;">第二点是谅解。美国内战后需要原谅以后才能进入和解,才能进行重建。这一步对美国内战后走向正常很关键。美国当时多数是基督徒,这使得原谅和和解比较容易。美国内战后虽然有一些北方人想惩罚南方,但是大多数北方领袖采取宽恕和解的政策。李将军采取明智的策略投降以减少进一步的破坏也起了正面作用。没有基督教宽恕精神,这也不容易做到。在一个论坛上谈及李将军时,我引用了一段圣经马太福音7:1 &#8220;不要论断别人,免得你们被论断。 2 因为你们怎样论断别人,也必照样被论断;你们用什么尺度衡量别人,也要用什么尺度衡量你们。 3 为什么你只看见你弟兄眼中的小刺,却看不见自己眼中的大梁呢? 4 既然你自己眼中有大梁,又怎么能对弟兄说&#8216;让我除去你眼中的小刺&#8217;呢? 5 你这伪君子啊!要先除掉自己眼中的大梁,才能看得清楚,好清除弟兄眼中的小刺。&#8220; 有人问:那你自己比李将军道德水平高还是低?我马上知道我们在不同的世界观根本立场上,鸡对鸭讲,继续辩论无益。人是否信神大致可以从约翰福音八章开始的一个小故事看出。一些律法教师和法利赛人(有点原教旨主义者味道)抓了一个淫妇,带到耶稣面前,想难为耶稣。如果死搬摩西律法则应该对此淫妇使以石刑(非常残酷的刑罚)。耶稣说你们谁没有罪(不是非criminal而是没有sin)先扔第一块石头。然后犹太人一个一个都走了,最后只剩这淫妇一人和耶稣仍在。一次与一批西方人小组讨论时,我说如果这些围观的是华人不是犹太人,几乎可以断定有人自报奋勇,甚至可能还会有人争优先权。犹太人和基督徒知道世人都犯有罪(sin,不是crime),亏欠了神的荣耀。许多华人因为不认识神也没有读过圣经,才敢随意认为自己比李将军道德高尚。基督徒会有同感(empathy),设想自己身处李将军之地位是否一定比李将军做的更好。大多数基督徒至少有些基本谦卑,会说没有或是不确定。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完人。对犯了错误的人要能够谅解。</span></p> <p>&nbsp;</p> <p><span style="font-family: &quot;Arial Unicode MS&quot;; font-size: 12pt;">对于许多华人来说,学习原谅和宽恕不容易。政治上常常会有争执发生,有时在相同目标的团体中也会有策略,战术,和人员安排上不同看法。这时折中妥协很重要。人非完人,人都可能犯错误。如果能够从这个角度出发,谅解就比较容易达到。</span></p> <p>&nbsp;</p> <p><span style="font-family: &quot;Arial Unicode MS&quot;; font-size: 12pt;">在初步谅解下,如果有个能够调动多数人的前瞻目标就比较容易向前。这是要谈的第三点。明确了前进的目标容易增加内聚力。一次大选后一个政党,特别是选举失败的一方,需要反思。反思后有时需要修正原定的目标和战略,有时需要修正战术以更有效地实现原有的目标。希拉里上次大选中败给川普出乎许多人包括专家们的意外。对上次大选的结果存在不同的解释。看到不少民主党和自由派的分析和反思。有少数人认为民主党的政策不够左,例如要求增加征税和强力管制金融界。我觉得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教授Mark Lilla的看法比较深刻(参考Vox对他的一篇访谈[4])。过去美国民主党的一个宗旨是从身份政治(identity politics)而来。每个人都有一个身份。这个身份 可能是宗教,国家,群体,阶层,文化或其它。以前民主党竞选的一个要点是我们党是包容的,无论你属于哪个身份,都可以在我们的旗帜下。但Lilla认为这次选举中身份政治使原来属于许多民主党的底层白人反感,因为他们所关切的许多实际问题,失业,收入,社会分化等得不到重视和解决。这讨论现在还在进行中,预言民主党的政策是否有大的改变还为时过早。但是这种反思和调整正是民主政治前进的过程:各党派通过选举的反馈和选民的意愿来调整政策。这是福山所说的问责(accountability)一部分,民主的一个重要方面。两党不时都需要进行这样的调整。无论在西方的华人和进行民运的人士都可以从这些学习美国民主运行的经验和教训。</span></p> <p>&nbsp;</p> <p><span style="font-family: &quot;Arial Unicode MS&quot;; font-size: 12pt;">参考资料:</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1] Steven B. Smith, "Political Philosophy,"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12.&nbsp;&nbsp;&nbsp; </span></p> <p><span style="font-family: &quot;Arial Unicode MS&quot;; font-size: 12pt;">[2]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quot;Arial Unicode MS&quot;; font-size: 12pt;">韩家亮:美国夏洛特维尔市冲突的深度分析<span style="font-size: 12pt;"> http://chinainperspective.com/ArtShow.aspx?AID=183090</span></span></p> <p><span style="font-family: &quot;Arial Unicode MS&quot;; font-size: 12pt;">[3]&nbsp;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quot;Arial Unicode MS&quot;; font-size: 12pt;">关于法西斯,纳粹,共产党(极右和极左)政权的类似有许多研究。比较早的是哈耶克的《通向奴役之路》,政治理论家 J l Talmon, "Origins of Totalitarian Democracy," 历史学家<span style="font-size: 12pt;">Michael Burleigh, "Earthly Powers:The Clash of Religion and Politics in Europe, From the French Revolution to the Great War," HarperCollins, 2005. </span></span></p> <p><span style="font-family: &quot;Arial Unicode MS&quot;; font-size: 12pt;">最近夏洛特维尔市冲突参与者Antifa是鼓吹暴力一个极左团体。关于Antifa,参考<span style="font-size: 12pt;"> Yes, antifa is the moral equivalent of neo-Nazis</span></span></p> <p><a href="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opinions/yes-antifa-is-the-moral-equivalent-of-neo-nazis/2017/08/30/9a13b2f6-8d00-11e7-91d5-ab4e4bb76a3a_story.html?utm_term=.bed14455ebdb&amp;wpisrc=nl_most&amp;wpmm=1"><span style="color: #1155cc; font-size: 12pt;">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opinions/yes-antifa-is-the-moral-equivalent-of-neo-nazis/2017/08/30/9a13b2f6-8d00-11e7-91d5-ab4e4bb76a3a_story.html?utm_term=.bed14455ebdb&amp;wpisrc=nl_most&amp;wpmm=1</span></a></p> <p><span style="font-size: 12pt;">[4] Debating the liberal case against identity politics – Vox </span></p> <p><a href="https://www.vox.com/2017/8/15/16089286/identity-politics-liberalism-republicans-democrats-trump-clinton"><span style="color: #1155cc; font-size: 12pt;">https://www.vox.com/2017/8/15/16089286/identity-politics-liberalism-republicans-democrats-trump-clinton</span></a></p> <p>&nbs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