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雄心引发忧虑,或打破全球贸易秩序

<div></div><div><p>北京&#8212;&#8212;周三抵达北京时,特朗普总统极有可能抱怨钢铁和汽车等传统上存在争议的问题。但华盛顿的官员和主要跨国公司越来越担心新一代交易,它们可能会进一步巩固中国对未来科技的控制。</p><p>按照两年前公布的一个名为《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计划,北京试图在十年内主宰包括<a href="https://cn.nytimes.com/china/20170213/china-computer-chips-globalfoundries-investment/"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先进的微芯片</a>、人工智能和<a href="https://cn.nytimes.com/business/20171010/china-hastens-the-world-toward-an-electric-car-future/"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电动汽车</a>在内的大量尖端科技。并且中国正在谋求让全球最大的一些科技主体参与其中。</p></div><div>&nbsp;<p class="paragraph">有时候,中国要求把合资企业或知识产权作为进入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代价。有时候,它通过避开美国和全球贸易规则的方式,用资金和市场准入吸引外国巨头。</p><p class="paragraph"><br /></p><p>当感到不安的华盛顿官员去年开始封堵中国收购高端科技的能力时,一家美国公司找到了一个帮助自己的中国合作伙伴避开这些限制的办法。这家名为超威半导体(Advanced Micro Devices,简称AMD)的公司通过授权使用而不是出售它独有的微芯片设计,避开了审查。</p><p>它的中国合作伙伴得以使用这项技术制造自己的产品。超威半导体公司获得了巨额收入。</p><p>全球商业规则正在改变,中美两国正在争相创造一个与自己的独特愿景相符的未来。结果可能是为了21世纪的全球经济秩序而全面改革20世纪的贸易规则。在新秩序中,资金、理念和影响力可能会变得像装船发往国外的耐用品一样,受到密切关注和严格管控。</p><p>早在共产主义革命之前,中国就一心想把吸收外国的技术作为结束一个世纪的屈辱并恢复国力的一种方式。但《中国制造2025》比政府有史以来试图推行的任何一项计划都更宏伟。这项全国性的产业政策旨在投射一种新的全球实力和影响力。</p><p>中国正在引导数以十亿美元计的资金投资国内的研究,并<a href="https://www.nytimes.com/2017/03/22/technology/china-defense-start-ups.htm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从国外收购创新技术</a>。一项由北京管理的<a href="https://cn.nytimes.com/technology/20141028/c28qualcomm"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半导体基金</a>被认为拥有超过1000亿美元(约合6600亿元人民币)的可支配资金,而另一项计划则意在让中国的<a href="https://cn.nytimes.com/business/20170721/china-artificial-intelligence/"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人工智能企业</a>到2030年时形成一个1500亿美元规模的行业。</p><p>这些行动促使美国的一些政府官员和商业领袖呼吁重新思考美国对待贸易的态度。立法者正在推动针对技术购买制定更严格的规则。技术购买通常不包括中国越来越喜欢的相关交易类型。官方也在调查中国是否在窃取知识产权。</p><p>&#8220;有一些美国公司,太倾向于向我们潜在的敌对国家分享技术,&#8221;美国商务部长小威尔伯&#183;L&#183;罗斯(Wilbur L. Ross Jr.)<a href="https://www.politico.com/video/2017/09/14/politico-pro-summit-wilbur-ross-063904"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9月</a>在有关信息技术的发言中说。外界普遍认为他指的是中国。</p><p>&#8220;我认为这样不好,为了获得几个季度或几年的销售增长而放弃非常宝贵的信息技术是极其短视的做法。&#8221;</p><p><strong>机器人和电饭煲</strong></p><p>中国的很多技术都依靠西方。就连它最敏感的,管理政府电脑、银行和实验室的系统,使用的都是英特尔(Intel)和高通(Qualcomm)的芯片,微软(Microsoft)或甲骨文(Oracle)的软件。中国认为,这种依赖<a href="https://cn.nytimes.com/china/20140523/c23cyber/"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从长远来看是一种危险</a>。<br /></p><p>政府希望改变这种局面。它正在用钱支持这项行动:据德国智库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cator Institute for China Studies)称,政府为中国公司提供了450亿美元的低息贷款,30亿美元的先进制造发展资金,还有数十亿美元的其他经济支持。</p><p>《中国制造2025》&#8220;会获得大量专项资源和重视,特别是在地方政府层面,&#8221;身居北京的著名风险投资人李开复(Kai-Fu Lee)说。</p><div>&nbsp;</div><div>&nbsp;<div style="display: inline-block;"><p class="paragraph">有时候,中国要求把合资企业或知识产权作为进入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代价。有时候,它通过避开美国和全球贸易规则的方式,用资金和市场准入吸引外国巨头。</p><p class="paragraph">当感到不安的华盛顿官员去年开始封堵中国收购高端科技的能力时,一家美国公司找到了一个帮助自己的中国合作伙伴避开这些限制的办法。这家名为超威半导体(Advanced Micro Devices,简称AMD)的公司通过授权使用而不是出售它独有的微芯片设计,避开了审查。</p><p class="paragraph">它的中国合作伙伴得以使用这项技术制造自己的产品。超威半导体公司获得了巨额收入。</p><p class="paragraph">全球商业规则正在改变,中美两国正在争相创造一个与自己的独特愿景相符的未来。结果可能是为了21世纪的全球经济秩序而全面改革20世纪的贸易规则。在新秩序中,资金、理念和影响力可能会变得像装船发往国外的耐用品一样,受到密切关注和严格管控。</p><p class="paragraph">早在共产主义革命之前,中国就一心想把吸收外国的技术作为结束一个世纪的屈辱并恢复国力的一种方式。但《中国制造2025》比政府有史以来试图推行的任何一项计划都更宏伟。这项全国性的产业政策旨在投射一种新的全球实力和影响力。</p><p class="paragraph">中国正在引导数以十亿美元计的资金投资国内的研究,并<a href="https://www.nytimes.com/2017/03/22/technology/china-defense-start-ups.htm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从国外收购创新技术</a>。一项由北京管理的<a href="https://cn.nytimes.com/technology/20141028/c28qualcomm"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半导体基金</a>被认为拥有超过1000亿美元(约合6600亿元人民币)的可支配资金,而另一项计划则意在让中国的<a href="https://cn.nytimes.com/business/20170721/china-artificial-intelligence/"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人工智能企业</a>到2030年时形成一个1500亿美元规模的行业。</p><p class="paragraph">这些行动促使美国的一些政府官员和商业领袖呼吁重新思考美国对待贸易的态度。立法者正在推动针对技术购买制定更严格的规则。技术购买通常不包括中国越来越喜欢的相关交易类型。官方也在调查中国是否在窃取知识产权。</p><p class="paragraph">&#8220;有一些美国公司,太倾向于向我们潜在的敌对国家分享技术,&#8221;美国商务部长小威尔伯&#183;L&#183;罗斯(Wilbur L. Ross Jr.)<a href="https://www.politico.com/video/2017/09/14/politico-pro-summit-wilbur-ross-063904"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9月</a>在有关信息技术的发言中说。外界普遍认为他指的是中国。</p><p class="paragraph">&#8220;我认为这样不好,为了获得几个季度或几年的销售增长而放弃非常宝贵的信息技术是极其短视的做法。&#8221;</p><p class="paragraph"><strong>机器人和电饭煲</strong></p><p class="paragraph">中国的很多技术都依靠西方。就连它最敏感的,管理政府电脑、银行和实验室的系统,使用的都是英特尔(Intel)和高通(Qualcomm)的芯片,微软(Microsoft)或甲骨文(Oracle)的软件。中国认为,这种依赖<a href="https://cn.nytimes.com/china/20140523/c23cyber/"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从长远来看是一种危险</a>。<br /></p><p class="paragraph">政府希望改变这种局面。它正在用钱支持这项行动:据德国智库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cator Institute for China Studies)称,政府为中国公司提供了450亿美元的低息贷款,30亿美元的先进制造发展资金,还有数十亿美元的其他经济支持。</p><p class="paragraph">《中国制造2025》&#8220;会获得大量专项资源和重视,特别是在地方政府层面,&#8221;身居北京的著名风险投资人李开复(Kai-Fu Lee)说。</p><div>&nbsp;</div><div>&nbsp;<p>中国的目标不仅仅是打败美国。中国正在为廉价制造不再能保持经济繁荣的那一天做准备。它希望发展能够提供不会令天空变黑、不会让河流变得浑浊的技术性工作岗位的行业。</p><p>该计划本身有着明确的目标和指标。它设想,到2025年中国能满足自己四分之三的工业机器人需求和超过三分之一的智能手机芯片需求。其他目标涉及新能源汽车,如电动车,以及高性能医疗器械。</p><p>《中国制造2025》的模板来自德国政府一个名为&#8220;工业4.0&#8221;(Industrie 4.0)的计划,后者呼吁增强自动化,并扩大用&#8220;<a href="https://industrie4.0.gtai.de/INDUSTRIE40/Navigation/EN/Topics/Industrie-40/smart-factory.htm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智能工厂</a>&#8221;进行复杂工作的规模,减少工人。而让全世界注意到中国这个计划的那笔交易,也和德国有关。</p></div><div>&nbsp;</div><div><p>去年,中国家用电器制造商美的达成出资39亿美元收购德国<a href="https://cn.nytimes.com/technology/20160705/germany-china-midea-kuka-technology-robotics"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先进的机器人公司</a>库卡(Kuka)的协议,震惊世人。该协议让以冰箱和电饭煲最为人熟知的美的,成了自动化领域的主要参与者。<br /></p><p>&#8220;我们和Kuka的合作其实是在整个工厂的解决方案上了,&#8221;美的的发言人陈曦说。</p><p>买不来技术时,政府希望中国公司通过协议或严格的新法律,设法从外国公司那里获得技术。</p><p>中国很快将要求外国车企在中国制造电动车,如果它们想继续在这个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销售汽油车的话。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大众汽车(Volkswagen)和其他车企都在匆匆与中国合作伙伴<a href="http://cn.nytimes.com/business/20170911/china-electric-cars/"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成立合资企业</a>,生产电动车。</p><p>国际战略研究中心(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高级副主任詹姆斯&#183;A&#183;刘易斯(James A. Lewis)说,今年夏天实施的网络安全法律赋予了中国国家安全部对在华出售或使用的技术进行安全评估的权力。此举可能会要求公司披露部分最宝贵的机密。</p><p>刘易斯说,在部分公司,中国安全官员持商务签证前往美国,去公司的&#8220;洁净室&#8221;(用于宇宙飞船装配工序和医院等的绝对清洁室,无菌室&#8212;&#8212;译注)进行检查。相关公司称,中方人员是在可控情况下进入的,这会限制中国官员可能会了解到的内容。</p><p>&#8220;如果美国公司在中国的市场很大,它们会对国家安全部说,&#8216;进来吧&#8217;,&#8221;刘易斯说。&#8220;大家都害怕被报复。谁都不想失去中国市场。&#8221;</p><p><strong>旧规范、新产品</strong></p><p>美国对中国的计划保持警惕,已在对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的领域<a title="Link: https://cn.nytimes.com/business/20170630/china-cfius-takeover-money-deals/" href="https://cn.nytimes.com/business/20170630/china-cfius-takeover-money-deals/"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利用</a>现有规则<a title="Link: https://www.nytimes.com/2016/01/23/business/dealbook/philips-lumileds-go-lighting.html" href="https://www.nytimes.com/2016/01/23/business/dealbook/philips-lumileds-go-lighting.htm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阻止中国</a>收购<a title="Link: https://www.nytimes.com/2016/12/02/business/dealbook/china-aixtron-obama-cfius.html" href="https://www.nytimes.com/2016/12/02/business/dealbook/china-aixtron-obama-cfius.htm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外国企业</a>。</p><p>但正如AMD的中国协议所表明的,这些工具中很多都<a href="https://cn.nytimes.com/business/20170808/qualcomm-china-trump-tech-trade/"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不适用</a>于今天的<a href="https://www.nytimes.com/2015/04/20/business/ibm-project-in-china-raises-us-concerns.htm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交易</a>。</p><p>AMD和它的中国合作伙伴成立的合资企业位于成都闪亮的工业区天府软件园。</p><p>这个园区代表着北京对未来的展望。一大片办公楼、酒店和公寓楼下是成荫的树木和挤满了共享单车的人行道。华为和腾讯等最具创新力的中国公司,与SAP和埃森哲(Accenture)等国外同类企业毗邻而居。</p><p>在其中一座玻璃大厦内,AMD正与它的中国合作伙伴曙光公司合作生产新型芯片。</p><p>通过一笔价值近3亿美元的交易,AMD将芯片技术授权给它与曙光的中国合资企业,制造服务器芯片。该合资企业由AMD控制,因此这项技术被认为仍在美国人手中。</p><p>但是AMD与曙光达成了由后者控制的第二个合作伙伴关系。该合资企业开发的应用软件能将芯片与服务器集成在一起。这两个企业分别位于同一栋大厦的11层和12层。</p><p>专家说,这种双重合作关系可以帮助中国发展新一代强大的超级计算机。中国已经制造出<a href="https://www.nytimes.com/2016/06/21/technology/china-tops-list-of-fastest-computers-again.htm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计算机</a>,但是它们依靠国产芯片运行,无法读取超级计算机常用的软件。专家说,在AMD的帮助下,曙光公司开发出的芯片可以令中国的超级计算机更全面、兼容性更好,从而取代外国厂商的芯片。</p><p>&#8220;我们与美国政府官员密切合作,非常清楚科技战略和细节,这些技术属于允许出口的类别,&#8221;AMD公司发言人在电子邮件声明中表示。他还说,这些与中国合作生产的处理器性能比AMD在美国销售的处理器低。</p><p>成都的高管表示,两家合资企业之间隔着一道壁垒,由中国控制的那家合资企业并没有参与芯片开发。</p><p>然而,在接受中国国有新闻媒体采访时,中国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主任、政府高级研究员张云泉表示,<a href="http://3g.china.com/act/military/27/20170630/30876975_3.html%22%20%5Ct%20%22_blank"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曙光公司</a>可以利用合资公司的工作制造超级计算机微芯片。据专家称,这样一台超级计算机在设计下一代武器系统中至关重要。</p><p>桑德福&#183;伯恩斯坦公司(Sanford Bernstein)半导体分析师斯塔西&#183;拉斯根(Stacy Rasgon)表示:&#8220;当他们第一次宣布合作关系时,我感到震惊。&#8221;</p><p>&#8220;你可能会认为知识产权和合资企业应当接受Cfius审查,&#8221;拉斯根所说的Cfius是指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ommittee on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8220;事情本应如此。不审查才让人奇怪。&#8221;</p><p><strong>新时代的新规范</strong></p><p>最近,两位中国空军上校在18年前出版的一本著作,成了特朗普政府中一些人的必读书。</p><p>这本书名为《超限战》,它认为中国不需要在军事上与美国并驾齐驱,而是应当利用全球经济和互联网击败它的这个主要竞争对手。</p><p>一些美国官员认为这是中国计划的指导思想。一些美国议员正在提议强化美国收购法律,在经济及国家安全的基础上对交易进行评估。他们也迫切要求审查授权协议及合资企业。美国贸易代表也对中国企业是否在窃取知识产权展开了调查。</p><p>华盛顿研究公司Pointe Bello董事总经理及前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US-China Business Council)高管格雷格&#183;莱韦斯克(Greg Levesque)表示:&#8220;人们担心美国公司正在交易中出卖自己的竞争优势。</p><p>这种变化可能会波及整个科技界。中国投资往往意味着更多资金与较少的附加条件。一些科技公司认为这有利于创新。在美国和其他国家政府削减科研经费的时候,中国的科研开支还在增长。</p><p>尽管如此,许多美国公司担心其中的风险。长期以来,美国一直认为,<a href="http://www.nytimes.com/2001/11/11/world/world-trade-organization-admits-china-amid-doubts.htm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让中国加入监督全球贸易争端的世界贸易组织</a>(World Trade Organization),可以保证中国遵守规则。但在科技问题方面,世贸组织的规则被证明是无效的。</p><p>在华盛顿最近的一次晚宴上,据一位在场者说(由于该晚宴是不公开的,他要求在本文中匿名),一位美国科技行业高管举起一个餐盘,用来代表中国市场的规模;然后又举起一个葡萄酒杯垫,代表他自己公司的业务规模。</p><p>他的意思很明显:美国公司有被排挤出市场的风险。</p><p>&#8220;&#8216;中国制造2025&#8217;似乎全盘否认了世界其他地方的高附加值制造出口商相对于中国的优势,以及它们未来的机遇,&#8221;美国商会(U.S. Chamber of Commerce)大中华地区高级主任王杰(Jeremie Waterman)表示。</p><p>&#8220;如果&#8216;中国制造2025&#8217;的目标最终实现,&#8221;他说。&#8220;美国和其他国家最终对中国而言就只是大宗商品出口商了&#8212;&#8212;出售石油、天然气、牛肉和大豆之类。&#8221;</p><div><p>&nbsp;</p><div><p>&nbsp;</p><p>Jane Perlez自北京,孟宝勒(Paul Mozur)自上海,安思乔(Jonathan Ansfield)自成都报道。Juecheng Zhao自北京对本文有研究贡献。<br /></p><div>孟宝勒(Paul Mozur)是《纽约时报》记者。</div><div>安思乔(Jonathan Ansfield)是《纽约时报》驻京记者。</div></div></div>&nbsp;</div></div></div></div><div>&nbs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