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的过去与未来 — 弗里德伯格

<br /><p>看到华夏快递转载的一篇海外学者研究中国的文章(见文后链接)。我觉得这篇文章虽然有一定价值,但许多分析评论不够深刻。这方面的文章,专论和书籍很多,观点也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我最近读过一本很好的书,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亚伦&#8226;弗里德伯格(Aaron Friedberg)写的《竞争最高地位(A Contest for Supremacy)》[1]。做过研究的人知道研究起步时非常要紧的是先认真学习俯瞰(Survey)文章/书全面熟悉研究领域。通过这种学习研究人员可以对整个领域的现状有个总括的了解。这样才不会重复前人已经做过的工作,不会钻牛角尖或者去做很少价值的工作,遇到问题知道去哪里找参考资料等等。弗里德伯格的这本书是俯瞰中美关系和世界秩序的极佳教材。已经有些基础的学者也可以通过它了解自己的工作在浩瀚文献中的位置和扩展自己的视野。</p> <p>先介绍一下背景知识。因为中国改革以来的经济迅速发展,中国的经济实力与世界第一美国的差距正迅速减小。哈佛大学政府系教授格雷厄姆&#8226;阿利森(Graham Allison)最近写了一本书指出中美之间可能发生争霸战争。他研究了历史上新兴大国与当时霸权国的关系,观察到它们之间常常会发生冲突。James Mann 对这本书写了一篇书评,认为这本书高估了中国的实力和对中国的持续发展过于乐观。我摘要翻译了Mann的这个书评[2]。最近看到哈佛著名教授约瑟夫&#183;奈(软实力的提出者)关于这个问题的看法[3],我认为奈的看法比较准一些。对于研究人员来说,一种新观点新结论,无论与自己的看法相同或相反,只要逻辑上有道理有一定事实根据都应该认真考量。</p> <p>弗里德伯格这本书介绍研究中美竞争这个课题各主要流派和论点,包括上面提及的。他并且对许多论点做出了客观确切的评估。因为此书涉及面很广,有些读者可能已经知道部分内容,我这里就不泛泛讨论。好在这本书组织的很好分类清晰,读者可以有选择地阅读。我先简介这本书给我印象深刻的几点,然后再补充一些我的看法。首先,二十世纪制定美国战略计划相当简单容易(4页,264页)。那时的世界分成两个阵营。一方是美国的盟友和朋友,一方是美国的敌人(例如二战时的德国和日本,二战后的苏联)。美国与盟友朋友一方有密切的商业和贸易关系,而与另一方却几乎没有商业和贸易联系。现在美中关系很特别。美中有非常紧密重要的经济关系但又有严重分歧。美中既不是盟友又不是敌人。中美之间出现的问题和挑战不是因为哪一人犯了某些错误,也不容易改变或避免。美中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因为它深深扎根于国际秩序的变化和两个本质非常不同的政权。弗里德伯格指出没有人能够准确预测将来的发展因为这取决许多变化,其中包括双方将来会采取什么策略。(这点我很同意。凡预测将来准确的多数属于偶然。)但是可以考虑不同的可能情境(scenarios),为制定策略做参考。</p> <p>弗里德伯格先指出一个关键考虑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否会像以前那样继续。有相当可能未来三十年中国的经济发展不会继续以高速度发展(33-35页)。一个原因是中国的高速发展到目前为止是通过大量资本投资来达到的。日本和南韩在投资占GDP的40%以后就转型到以消费为主的低速增长。现在根据有的估计投资导致的增长在中国已经达到50%。即使中国能够应付投资的挑战,中国的人口问题(独子家庭)有可能会造成经济上的挑战。环境问题有可能造成严重困难。过度依赖出口和贫富不均也可能使中国的经济发展将来遇到严重挑战。但这本书不分析考虑这些而主要考虑假设中国经济继续以比经济发达国家高的速度发展,将来可能出现的状况和美国应该怎样对付这挑战。</p> <p>如果中国国力强大到接近美国,中美是否会争霸的简要讨论在(40-41页);地缘政治是一个主要因素,这与阿利森等的讨论[2]有些类似。第三章和第四章回顾了美国对中国政策几次转折点。第一次是1950年中国介入朝鲜战争。这导致了美国遏制中国的政策。第二次是从1969年中苏边境冲突。美国对中国政策开始缓和。第三次是1989年的天安门事件。这导致美国开始调整政策。第四次是1996年台湾紧张局势和美国派航空母舰介入。书中对这些改变及其原因有很清楚准确的叙述。现在美国对中国的政策是在保持贸易和交往的同时加以限制:Congagement = Constrain + Engagement。</p> <p>东西方思考方式有很大差别。法国哲学家 Fran&#231;ois Jullien 认为东方和西方的思想家对军事和政治问题采用非常不同的方式(123-124页)。从古希腊开始,西方思想家开始先确定一个期望的最后目标,然后确定一个怎样实现它的计划,调动必须的资源努力实现这目的。东方思想家则更有机更依赖临时发挥,较少机械化和先决式。最后结果取决于许多因素,很多不在决策者掌握下。这本书用&#8220;propensity of things&#8221;来说明这种随机应变的决策方式。弗里德伯格指出中国方面决策时考虑三个方面。现今世界的主要趋势是什么?现代国际体系中权力是如何分布的?对中国来说最重要的挑战和威胁的来源是什么?</p> <p>在考虑了中国的三大战略考虑以后,此书总结了中国对美国不信任的几方面(162-163页)。意识形态是问题根源的一方面。另外中国越来越依靠进口的能源,粮食,和原材料。美国控制世界海洋这个事实使北京觉得不安全。如果中国像日本南韩等是民主国家,中国也会寻求重要的领导地位。但中国寻求霸权和控制很大程度是她的政治体系的产物。</p> <p>现在我补充几点。首先,世界文明的中心从来不是中国,最早是中东,然后是地中海地区(希腊,罗马),后来是欧洲美国。从政治体制来讲,中国一直落后。从政治哲学来看,中国一直没有超出儒教的范围,而儒教本身又远远落后于古希腊哲学[4]。福山提出中国最早建立现代国家,这取决于怎样定义现代这个词。我将来会讨论这个问题。长达一千多年里中国与欧洲人均GDP不相上下。现在政治经济研究一般在institutions框架下考虑[5,6]。西方经济的飞跃发展是最近二百多年的事,是政治的自由民主制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结合的产物。现代经济所依赖的发明创造绝大多数发生在自由民主国家,参考[7]。更多关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俯瞰见[8]。不是因为其它国家的人愚笨或是不努力,而是自由民主国家给人自由,机会,和动力。建议读读Walter Isaacson 写的苹果创始人 Steve Jobs 的传记。Steve Jobs 有特殊才能,但是如果让领导来决策的话,Jobs绝不会得到机会发展因为他太难以驾驭了;在自由不足的国家里Jobs没有发展的条件。经济要发展需要不断产生推进经济的发明创造,在自由民主国家里才有可能。中国要成为世界领袖需要采用自由民主制或者发明更好的政治经济制度,但现在还看不到这种前景。</p> <p>经历改革开放初期的人都知道《河殇》。当时深入人心的是&#8220;落后必然挨打&#8221;。其实这种观点即使不全错误也至少不准确。从人类有历史记录以来各文明的冲突常有发生,有较高文明的社会侵略较低文明,也有反过来的情况。世界最早文明美索不达尼亚就多次发生过边缘民族入侵文明中心。古中国也多次发生过野蛮民族入侵中原。蒙古曾经占领大片欧亚领土。从政治经济发展来说,中国大陆还是比较不发达的国家,无论政治制度,经济制度还是发明创造。在中国体制落后的情况下如果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主导国家,很可能会使世界停滞不前甚至落后倒退。中国应该致力先使中国在发明创造上,在政治经济制度和机制上真正领先世界,这样其它国家和民族才能服气,才可能对世界进步有贡献。</p> <p>另外这本书没有考虑中国公众对世界局势的误解,这可能对中国政府决策产生影响。因为中国没有学术自由和新闻自由,中国大众对中国历史常常存在误解。近代侵略中国的主要国家是俄国和日本。对中国最好的是美国,包括1900年左右反对肢解中国,退款支持中国教育,二战时大力支援中国抗日等。但是因为中共的宣传,许多民众不了解历史真相。学术界和民众的这种误解可能促使政府好战。</p> <p>总之,弗里德伯格这本书质量很高,俯瞰全面,评论客观,分析清晰,有详细资料索引。是一本研究中美关系不可或缺的好书。</p><div>&nbsp;</div> <p><em>注释:<br /> (1)Aaron L. Friedberg, &#8220;A Contest for Supremacy: China, America, and the Struggle for Mastery in Asia,&#8221; W. W. Norton &amp; Company; 2012.<br /> (2)韩家亮:中美之间必有一仗吗 http://chinainperspective.com/ArtShow.aspx?AID=180322<br /> (3)约瑟夫&#183;奈(Joseph Nye): 美国的领导力及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未来 http://www.chinainperspective.com/ArtShow.aspx?AID=187594<br /> (4)韩家亮:从现代政治学看中国政治历史 http://hx.cnd.org/?p=145614<br /> (5)Daron Acemoglu, James Robinson, &#8220;Why Nations Fail: The Origins of Power, Prosperity, and Poverty,&#8221; Crown Business, 2012.<br /> (6)韩家亮:《Why Nations Fail》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分析与前瞻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5161<br /> (7)洪振快:为什么中国对现代文明没有贡献? http://hx.cnd.org/?p=146005<br /> (8)韩家亮:中共十九大意味着什么? http://chinainperspective.com/ArtShow.aspx?AID=186067</em></p><em> </em><p><em>相关链接:<br /> (1) 熊光清:海外学者对中共意识形态、领导体制及执政前景的研究 http://hx.cnd.org/?p=148534</em></p>


Notice: Undefined offset: 0 in /home/chinai11/public_html/wp-content/plugins/custom-author/custom-author.php on line 91
发布于中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