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台系统性改革目前看很难,因为国企、政府、既得利益群体乃至大众自身都构成进一步改革的阻力。
每月存档:2018年1 月
当前中国民粹主义思潮的社会政治含义
当今中国,民粹主义思潮渗透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历史观和价值 观等各个领域,其声势逼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民粹主义思潮能否蔓延到 社会各阶层甚至进入国家政策或政党领域,却是一个不确定的事实。所以, 要关注民粹主义对法治原则和社会秩序的毁坏作用,更要关注民粹主义思潮 所反映的社会权利不平等事实,及其潜在的大众政治倾向。
诗人食指与余秀华之争:士大夫情怀与底层叙事的碰撞
在八十年代,人们敬仰诗人,诗人之死如同偶像之死,那时候,诗人被供奉在一个神圣的位置。但如今,诗人仍被尊重,却已经从神坛跌落,甚至,诗人成为被同情、怜悯的符号,因为他们越来越被主流话语形容为“一群贫穷落寞而不被理解的人”。食指与余秀华的争论,最后很可能是自说自话,而当喧嚣过后,若有一天庶民时代走向黄昏,诗歌又会通往何方?是走向AI时代,还是重回人类精英的怀抱?而身处庶民时代的诗人,又是否能写出永恒的诗篇?这不是今人能解答的问题,而是交付时间的思索,下一个十年过后,当我们再回首这个时代和它的诗歌,答案也许就能浮出水面。
漂浮与无力:80后一代的精神困境
作为一名出生贫困农村的写作者,吴佳骏在文中叙述了他对80后一代人现实困境的理解:贫困的孩子被生活挤压和抛弃,找不到精神的归宿;而条件优越的孩子,又大多处于价值混乱和心理颓废的状态,更谈不上有心灵支撑和信仰追求。
没有哪个国家,能逃脱掉“柏克定律”
1729年1月12日,英国著名保守主义政治理论家埃德蒙•柏克诞生。在我35岁之前,觉得自己已经算是一名“自由主义者”,直到有一天读到柏克,才明白自由到底为何物。谨以此文,致敬这位保守主义的开山鼻祖。
一「左」二窄錯誤治港路綫必須糾正
挑戰一國原則的諸如「港獨」、「自决」之類右的傾向一是無公權力作靠山,二是缺乏廣泛民意基礎作後盾,充其量是「幾隻蒼蠅,嗡嗡叫」而巳,根本對一國兩制難以構成全局性威脅;唯獨是否定兩制差異諸如「全面管治權」、「八. 三一 決定」、「中英聯合聲明過時失效」之類「左」的干擾,一是打著「一國原則」、「國家安全」嚇人旗號,二是擁有公權力做靠山,三是得到建制派「只問陣營,不理是非」全力護航,足以對一國兩制構成顛覆性威脅!(本刊首發)
二中全会讨论修宪 学者称更应“落实宪法”
<div><img src="/EditBackyard/EditorData/P […]
何为新时代中国经济?
<div><img src="/EditBackyard/EditorData/P […]
赵紫阳逝世13周年祭 骨灰仍未入土为安
<header style="padding-top: 0px; color: #141414 […]
李克强动员农民工返乡创业被指习近平版上山下乡
<header style="padding-top: 0px; color: #1414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