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志:港英政府檔案 「滯留」英外交部

<p style="margin: 0pt;"><span style="font-family: Arial; letter-spacing: 0pt; font-size: 12pt;">本土研究社和香港眾志推動的「香港前途研究計劃」,成員去年前往英國國家檔案館,蒐集有關香港的解密檔案,其間未見港英政府建立的檔案,繼而發現英國外交部至今未把相關檔案轉移檔案館等待解封。研究計劃上月致函英國國家檔案館,查詢這批港英政府檔案何時移交檔案館,並要求交代解封的時間表。</span></p><p style="margin: 0pt;">&nbsp;</p><p style="margin: 0pt;"><span style="font-family: Arial; letter-spacing: 0pt; font-size: 12pt;">眾志促交代何時交檔案館解封</span></p><p style="margin: 0pt;">&nbsp;</p><p style="margin: 0pt;"><span style="font-family: Arial; letter-spacing: 0pt; font-size: 12pt;">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稱,這些檔案來自港督府、行政局、政治部等,更觸及香港前途談判、基本法起草等重要議題,是了解香港歷史的珍貴資源。</span></p><p style="margin: 0pt;">&nbsp;</p><p style="margin: 0pt;"><span style="font-family: Arial; letter-spacing: 0pt; font-size: 12pt;">英國檔案法規定,國家檔案館收藏的文件,一般文件發出30年後才會解封。2013年檔案館將30年法則縮減至20年,即文件20年後可解封。但條文同時指明1983、84至2001年發出的文件,仍可維持30年後解封做法。</span></p><p style="margin: 0pt;">&nbsp;</p><p style="margin: 0pt;"><span style="font-family: Arial; letter-spacing: 0pt; font-size: 12pt;">黃之鋒表示,香港前途研究計劃成員去年2月到訪英國國家檔案館,返港後整理資料,發現未有港英政府檔案,遂向各方打聽檔案去向,包括末代港督彭定康,又透過英國《衛報》向當局查詢,上月獲英國外交部證實,有關檔案仍「滯留」在該部門。黃說英國外交部2013年被傳媒揭發藏有逾百萬份不同殖民地,包括涉及香港的檔案,未按檔案法規定移交檔案館等候解封,部門當時承諾兩年內移交,現時卻違反承諾。</span></p><p style="margin: 0pt;">&nbsp;</p><p style="margin: 0pt;"><span style="font-family: Arial; letter-spacing: 0pt; font-size: 12pt;">英稱有檔案敏感 延2047年後公開</span></p><p style="margin: 0pt;">&nbsp;</p><p><span style="font-family: Arial; letter-spacing: 0pt; font-size: 12pt;">黃引述英國外交部上月回覆,稱有檔案以微縮膠卷保存,電子化需時,現時未能公開;另有部分檔案資料敏感,要押後至2047年後才能公開。他批評當局至今仍無公開資料的時間表,而有檔案延至2047年後公開不能接受,「到時英國已無責任跟進中方有否履行《中英聯合聲明》的承諾」。</span></p>


Notice: Undefined offset: 0 in /home/chinai11/public_html/wp-content/plugins/custom-author/custom-author.php on line 91
发布于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