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私营企业集团的不同命运

<h1><br /></h1> <div>安邦、复星、海航、万达去年被政府认为海外并购融资过于激进,如今它们命运各不相同,有的被接管,有的因配合政府而重获支持。</div> <div>&nbsp;<img src="/EditBackyard/EditorData/Photo/2018/Feb/2242018FOURCO.jpg" alt="" width="700" height="393" /></div><div><figure data-url="http://i.ftimg.net/picture/7/000070997_piclink.jpg">中国政府接管安邦保险(Anbang Insurance)并对其创始人吴小晖提起刑事诉讼,这表示了迄今为止官方打击雄心勃勃的大型企业集团高风险融资的最大举措。这些举措导致中国海外并购大幅下滑。</figure></div><p>但就在政府宣布接管安邦的同一天,中国公司复星(Fosun)表示将收购法国最古老的女装设计品牌Lanvin的控股权。此举突显了北京方面去年认为过于激进地为海外并购举债的四大私营企业集团(其他两家是海航(HNA)和大连万达(Dalian Wanda))截然不同的命运。</p><p>在过去几年中,这四家公司全都因为一系列大胆的海外并购交易登上了新闻头条。其中包括安邦斥资20亿美元收购纽约华尔道夫酒店(Waldorf Astoria)、大连万达以35亿美元收购好莱坞传奇影业(Legendary Entertainment),以及海航豪掷400亿美元收购了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和希尔顿全球(Hilton Worldwide)等公司的股份。</p><p>去年,北京为了遏制这种狂热行为而出手干预,担心这些企业为外国资产出价过高并使得中国外汇储备流失,同时还依靠高风险融资方式为收购提供资金。</p><p>分析师表示,中国政府依照这些集团的融资来源,以及是否配合政府减缓资本外流和削减杠杆的运动来区别对待。</p><p><img src="http://i.ftimg.net/picture/2/000076082_piclink.jpg" alt="" /></p><div id="in-story-recommend" data-id="in-story-recommend-1"><div><em>FT大视野</em></div><div><a data-ec="In Story Recommend" data-ea="Click-002" data-el="/story/001076286"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76286?tcode=smartrecommend&amp;ulu-rcmd=1_02ap_top_0_d8545beddb864232968f5ca042807366&amp;position=instory">海航努力驾驭颠簸航程</a><div>海航通过举债迅速扩张,但这种策略蕴含风险:当市场或政治环境变得不那么有利时,危机就会突然爆发。</div></div><a data-ec="In Story Recommend" data-ea="Click-002" data-el="/story/001076286"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76286?tcode=smartrecommend&amp;ulu-rcmd=1_02ap_top_0_d8545beddb864232968f5ca042807366&amp;position=instory"><figure data-url="http://i.ftimg.net/picture/9/000069439_piclink.jpg"><img src="https://www.ft.com/__origami/service/image/v2/images/raw/http%3A%2F%2Fi.ftimg.net%2Fpicture%2F9%2F000069439_piclink.jpg?source=ftchinese&amp;width=300&amp;height=169&amp;fit=cover&amp;from=next001" data-backupimage="https://www.ft.com/__origami/service/image/v2/images/raw/http%3A%2F%2Fi.ftmailbox.com%2Fpicture%2F9%2F000069439_piclink.jpg?source=ftchinese&amp;width=300&amp;height=169&amp;fit=cover&amp;from=next001" alt="" /></figure></a></div><p>北京咨询公司Trivium China的Ether Yin表示:&#8220;大型企业集团一直在向中国的银行借钱进行海外并购,而且在进行不会为中国政府带来多少利益的交易。如果事情出错,风险由国有银行承担。&#8221;</p><p>MergerMarket的数据显示,中国海外投资去年下降近35%至1370亿美元,而2016年为2040亿美元,部分原因是中国收紧了限制资本外流的措施。</p><p>万达配合官方指令,在过去9个月卖掉了40多亿美元的海外资产,并承诺&#8220;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到&#8221;国内经济。上周,它卖掉了西班牙足球俱乐部马德里竞技俱乐部(Atl&#233;tico Madrid) 17%的股份。</p><p>与此同时,海航在因流动性危机重组后似乎重新赢得了支持。上周,这家负债累累的公司宣布以158亿港元(合20亿美元)的价格将香港的两宗土地出售给当地开发商恒基兆业地产(Henderson Land)。</p><p>安邦的融资模式让中国政府最为担忧。与其他依靠银行贷款或发行债券为收购提供资金的集团不同,安邦依赖的是以人寿保险产品的名义向富裕的中国散户投资者销售类投资产品,这是中国庞大的影子银行体系的一部分。</p><p>去年初,就在吴小晖被当局带走前不久,保监会禁止安邦出售数款高风险类投资产品,并全面打击影子银行业务。</p><p>一些承诺高回报的投资产品在近几年崩盘,有时还引发不满的投资者上街抗议。Ether Yin说,接管安邦反映&#8220;政府为了社会稳定需要保护个人投资者&#8221;。</p><p><img src="http://i.ftimg.net/picture/3/000076083_piclink.jpg" alt="" /></p><p>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Financial Research)的朱宁表示,安邦&#8220;显然违反了监管规定,但对于其他的(企业集团)这一点并不那么明显&#8221;。</p><p>此外,由于资产短期性以及负债较长期性的错配,与其他企业相比,安邦的财务状况也更加不稳定。分析人士表示,去年10月,在保监会允许安邦开始恢复销售高收益投资产品时,安邦对这些产品的依赖就体现了出来。</p><p>朱宁表示:&#8220;从海外资产与国内资产的比率来看,安邦是最激进的,其融资来源与并购之间存在更严重的错配。换句话说,这代表着对人民币将贬值的更大投机。&#8221;</p><p>海航也面临巨大压力。该集团最初是一家航空公司,后来业务扩大到金融,是四家集团中收购胃口最大的,一直面临流动性紧张,这迫使其利用风险较高的融资来源。</p><p>外国监管机构对海航所有权提出质疑。海航一直试图将政治资本转变为金融资本,根据网上流出的言论,海航联合董事长王健把批评该公司的人称为破坏中国的阴谋的一部分。</p><p>这些努力似乎收到了成效,国有控股的中信银行(Citic)本月向海航授信32亿美元。</p><p><img src="http://i.ftimg.net/picture/4/000076084_piclink.jpg" alt="" /></p><p>然而,海航正面临有关其股东的质疑。中国金融监管专家侯伟(Fraser Howie)表示:&#8220;如果你与中国企业打交道,你应该知道,由于潜在的政治压力,失败风险很高,因此尽职调查应非常完善。&#8221;</p><p>过去一年,拥有房地产和保险资产的复星放慢了并购速度。该集团入股俄罗斯黄金矿商Polyus的高调交易流产,但去年10月,复星完成了控股印度制药商Gland Pharma的约10亿美元交易,并以8.68亿美元入股中国青岛啤酒(Tsingtao)。</p><p>这家总部位于上海的公司已采取措施降低杠杆,并把其投资定位为助力中国政府让中国经济更多由高科技和消费驱动的努力。</p><p>对人民币的担忧减轻让中国企业受益,过去一年,人民币汇率走强,中国外汇储备连续12个月增长。侯伟表示:&#8220;恐慌减轻了。&#8221;</p><p>&#8220;问题是这些交易如何融资,以及它们是否符合政府目标并可以说有利于这个国家,&#8221;他补充称,&#8220;收购伦敦东部的房地产似乎并不有利于中国企业界。这关乎他们的资金实力有多雄厚以及他们付出的价格。&#822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