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里有个很重要的特点,善于自己哄骗自己。大年三十,北方人吃了饺子就会交好运、交好人,吃了年糕就会年年升官,岁岁发财;南方人吃了发菜蚝豉炖鱿鱼就会发大财、遇好事、年年有余不困窘;北方人和南方人吃了汤圆都会一家人和和美美,团团圆圆,农民工就不用背井离乡,抛妻舍子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上面这些话,普通群众寄托一下个人感情,图个好彩头是没问题的,但如果掺和着国家宣传的诉求,就显出一些不伦不类的尴尬样。
每月存档:2018年2 月
夫妻过年去哪儿?家族之间的矛盾与妥协
春节是华人最重要的节日,代表一家团圆、和乐融融。不过一对男女结婚后,不再只是两个人,也成就了两个家族的结合。要去男家还是女家吃年夜饭?大年初一在哪边过?要如何庆祝农历新年?甚么时候妻子才能回去娘家?春节虽然是喜庆的日子,但背后也隐藏着不少引信,一不小心可能会引爆家族矛盾。
元明清:如何毁灭中华文化
从春秋战国一直到现代,特别是元明清阶段,中国人品性的不断劣化告诉我们:不同的制度背景,对民众的素质有决定性影响。在制度建设没有根本改观的前提下,期待国民性的彻底改造是不可能的。无论关民众的笼子在帝王们不懈的努力之下,变得如何固若金汤、密不可破,终究是纸糊的盛世。当外来者闯上门,无论是野蛮的游牧文明,还是高阶的工业文明,必然是溃不成军、一败涂地。
示威者到禮賓府 為特首「開年」
<p style="margin: 0pt; padding: 0pt;">& […]
为什么春晚的小品越来越不吸引人了?
对于饱受诟病的政治化、国家主义、宏大叙事,我的观点是,不是说宏大叙事的表达就一定违和,但是不用心的表达一定会违和。张明敏《我的中国心》不宏大么?据说胡耀邦书记听完激动得一宿没睡着觉,第二天一早就让秘书去找带子;白云黑土《昨天 今天 明天》不政治么?“粮食大丰收,洪水被赶跑;百姓安居乐业,齐夸党的领导;尤其人民军队,更是天下难找”,在嘻哈中完成了嘻嘻哈哈,也没人觉得多不合适。
然而今天,新时代有那么多事情可讲,结果却是千篇一律的:
“情不自禁赞赞 我们的新时代”
林鄭包庇鄭若驊僭建 叫泛民到此為止
<p style="margin: 0pt; padding: 0pt;">& […]
经济繁荣为什么会导致灾难?
经济繁荣时期,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不受约束的政府往往会扩充机构和人员;增加公共项目投资;并敢于大笔借债。一旦经济繁荣的支撑力消弱或消失,财政收入大幅度减少,政府就可能陷入困境,甚至滑入灾难的深渊。
UGL案 消息指律政司不檢控梁振英
<p style="margin: 0pt; padding: 0pt;">& […]
中国文化让我伤心的地方
中国文化到了今天已经是只剩皮毛,不见血肉,当然也没有灵魂,这是叫我伤心的地方。从五四以来,中国文化基本上存在于书皮上,也存在于穷乡僻壤的旮旯儿里。文化影响百姓的生活习惯、行为模式在文化界,下里巴人、阳春白雪受追捧程度差得太远,昆曲永远不能进入流行歌曲,像样的书卖几万册就了不起了,低俗的书卖一两百万册。娱乐的杂志、时尚的杂志、小道消息的报刊,销得好得很。换句话说,今天要说中国的文化庸俗,不算冤枉。
中国和日本的反差,杜威百年前怎么看?
上世纪二十年代杜威写信给他女儿说:“任何数量的小物件,只要是有用的,都是从日本进口的。日本存在于中国的任何一个城镇,就像一张网,在悄悄逼近鱼群”。杜威感叹,“如果任凭这样发展,再过五年或十年,全世界将会看到一个完全在日本军方控制之下的中国,除了两种可能——日本会因为压力而溃败,或者整个亚洲都完全的布尔什维克化。”
而历史告诉我们,杜威的预测在不久之后就得到了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