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醫院是北韓社會的縮影

破舊不堪的病床正是北韓社會的縮影。有熟悉北韓狀況的觀察者指出,中國傷員是“外國貴賓”,可以享用粉紅色的被褥,其實北韓的醫院連床單和被褥都無法提供給病人。北韓的經濟已經到了瀕臨崩潰的邊緣。 北韓經濟崩潰乃至社會整體崩潰的危機就在眼前。這就是金正恩放棄核武、願意與美國談判的根本原因。金正恩不是良心發現,而是走投無路,要保權、保命,只能暫時低頭。他向川普提出的首要條件是:確保北韓政權的安全,也就是他個人持久的獨裁統治。
(本刊首发)

俯瞰法治的发展:宗教(一)

法治是福山提出的国家建造三要素之一,自然这两部书有许多关于法治的叙述和讨论。简略浏览这两本书的内容可以看到主导宗教对政治演进的影响非常大,这影响可能延续千年以上。一个例子是印度。春秋战国时代印度与中国的政治状态差别不大。但因为印度教的原因印度国家的形成比中国晚了二千年;这是福山第一部书第十章的专题。对法治来说,主导宗教更为关键。纵观文明史,所有国家中只有基督文明中的一部分国家实现了法治。


Notice: Undefined offset: 0 in /home/chinai11/public_html/wp-content/plugins/custom-author/custom-author.php on line 91
发布于历史

帝國與思想

第一次讀《第三帝國的興亡》的時候,我的震撼難以言表,我強烈的感受到這本書所披露的歷史正在中國發生。那是1970年,正是文革。26年以後的1996年《第三帝國的興亡》中文版再版,我又通讀了一遍,當年的震撼依然存在,更加強烈。不只我在重讀《《第三帝國的興亡》,我的同齡人如薄熙來們也在重溫那部歷史書。

夏伊勒在《第三共和的崩潰》前言中引用法國詩人兼外交家保羅·克羅岱爾的名言:僅僅“知道”過去是不夠的,還必須“了解”過去。作為21世紀的中國人,我想說,僅僅知道和了解自己的過去是不夠的,還必須了解和理解那些在地理上跟我們相距萬里,在精神上跟我們息息相通的國家。比如俄國、法國、美國和德國。(本刊首发)

少沉迷中国历史,多了解世界文明

要想多了解世界,中国的历史和社会科学知识科普都迫切需要转向。在科普上,削减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古代史的分量。与此同时,加强对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的科普。少点中国古代史,多了解世界其他地区的近现代史。缺少对世界近现代史的科普而过于沉迷于中国历史已经使得我们的许多知识精英和领导人都懒得了解世界,也没有能力了解世界,特别是现代世界的形成。

在研究上,削减中国历史,尤其是对中国古代史,以及古代思想史的支持(考古史例外)。许多关于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几乎毫无现实意义,只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钱。与此同时,大大加强对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的研究,特别是有比较的社会科学研究。只有比较才能让我们更好地吸取别人的经验和教训,少走些弯路和歧路。


Notice: Undefined offset: 0 in /home/chinai11/public_html/wp-content/plugins/custom-author/custom-author.php on line 91
发布于历史

转折还是选择——如何估计1956-1957年的中国

1956-1957年在共和国历史上是不寻常的年度,其最引人注意的特点是这两年的反差极大。或许可以这样说,在中国,1956年春光洒满大地,1957年阴霾笼罩天空。在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国人曾寄予无限希望,而中共领导人虽经历思考,最终却做出了令人失望的选择。


Notice: Undefined offset: 0 in /home/chinai11/public_html/wp-content/plugins/custom-author/custom-author.php on line 91
发布于历史

靠落户补贴来吸引人才,是个败笔

这两年,各大城市纷纷出台政策,吸引人才落户。有给补贴的,有购房优惠,有的,甚至跟当地人结婚还有补助。被人形容为,给钱,给房,还给媳妇。在我看来,这样的做法,就跟此前就有的招商引资一样,是一种荒唐的政策。除了可以产生一些短期效应之外,后患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