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愤与抗辩——1980年西南师范学院 “普通人”公民行动简史 第五章

近四十年前,也就是1980年的秋天,在西南师范学院的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两个堪称重大的历史事件:其一是风起云涌的“民主竞选运动”的勃兴,其二是“普通人”文学社的成立。这两件事不仅强烈地刺激着当时校园里的“现实政治”,而且其历史影响堪称深远。今天,我们这些当年的历史亲历者重返八十年代的思想与文学现场,不禁感慨万端,思绪难平。


Notice: Undefined offset: 0 in /home/chinai11/public_html/wp-content/plugins/custom-author/custom-author.php on line 91
发布于连载

从另立中心到输出革命 — 读《机密档案中新发现的毛泽东讲话》

本书收录的79篇新发现的毛泽东讲话和指示,大都是在文革中流行的由红卫兵编印的形形色色的《毛泽东思想万岁》中所没有的;即便在文革中的机密级的中央文件里,也大都没有包括、或没有全部包括这些毛泽东的讲话。之所以如此,我想大概是两个原因:其一是这些文件大都与中共的对外关系有关,似乎和一般的研究者感兴趣的类似反右、大饥荒和文革等政治运动关系不大,这样研究者们就没有下功夫去搜集;其二是这些文件其实涵盖了中共外交活动重要轨迹,而中共对其外事工作档案的的保密程度,一般都在其政治运动之上,这也就增加了资料搜集的难度。

最近,我们有幸从世界各地的顶尖大学图书馆的特藏部门找到这批珍贵的中共外事机密档案,便立即决定编撰出版,以飨广大读者。


Notice: Undefined offset: 0 in /home/chinai11/public_html/wp-content/plugins/custom-author/custom-author.php on line 91
发布于书评

中美贸易战:餐桌、学费、房地产,看你的生活如何被影响

“稳中有变”——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其公报用一个少见的提法形容经济运行。熟悉中国语境的人不难看到官方对外部环境恶化的认识——美中贸易战有继续扩大升级的危险,需及时出手。
在宏观层面,美中两国经历多轮交手,让外界瞠目结舌。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系教授朴之水对BBC中文表示,“这次贸易战超乎寻常,快速升级,很多观察者都没有预见到。”

中美贸易战 — 几个“厉害了”的专家坏了中国一锅汤

中国智库的官办化,使专家们连“学而优则仕”的本领差不多都丢完了,智者千虑的乃是巧立明目的立项,真金白银的经费才能源源不断地涌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志,自然敌不过舍下尊身为主旋律打快板。这些年来,制造“厉害了,我的国”的忽悠大师之所以层出不穷,就是因着这样的环境诱因。


Notice: Undefined offset: 0 in /home/chinai11/public_html/wp-content/plugins/custom-author/custom-author.php on line 91
发布于人物聚焦

特朗普威胁关税加码 中美贸易战降温难

7月31日,路透援引消息人士称,特朗普政府准备提议,将计划中对从中国进口的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的10%关税,提高到25%。
这一关税计划要等到8月底公众意见征询期过后才会生效,不过将税率提升至25%的前景恐令中美贸易争端升级。


Notice: Undefined offset: 0 in /home/chinai11/public_html/wp-content/plugins/custom-author/custom-author.php on line 91
发布于中美关系

专访冯唐:为什么中国这么多“中年油腻猥琐男”

黑色打底T恤,黑灰相间的中袖衬衣,深色牛仔裤,大红色球鞋,伴随着一阵掌声,中国内地作家冯唐出场了。
这是他第四次参加香港书展。今年,他分享的主题是“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数百个座位座无虚席,前来聆听的大部分是女性。主持人说到“猥琐男”,全场发出一阵掺杂着一丝男声但又几乎被女声完全掩盖住的娇笑声。


Notice: Undefined offset: 0 in /home/chinai11/public_html/wp-content/plugins/custom-author/custom-author.php on line 91
发布于中国社会

香港民主派陷入“消耗戰”

這些民主派黨團既有共同的民主目標,又有議會席位的盤算;既有政治理念的分享,又有政治利益的爭奪。在建制陣營加劇對非建制派的各種打壓下,它們的抗爭模式趨於簡單化,被動化,疲於招架,對內對外均陷入“消耗戰”。最重要的是,香港主流民意的支持度沒有出現有利於民主派的勢頭,例如在反對DQ議員,反對一地兩檢,反對取締民族黨等一系列的遊行抗議中,參加人數不理想,社會民意聲音不強烈,被民主派核心人物和學者稱為“民間無力感”,民主運動的前景只能無奈地靠堅守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