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font-size:12.0000pt;">錢志健為「2047香港監察」召集人。這個群組的前身為「佔中金融組」,旨在監察香港一國兩制的實施情況,並對“50年不變”之後的香港前途進行全方位探討,匯各家觀點於這個平台,積極舉辦各類政治、社會議題的研討會,同時重點地勾連西方政治家和學者,特別是對一國兩制的承諾富有道義責任的英國政界,讓他們隨時了解香港的政制發展情況,觀察香港一國兩制的踐行效果。</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font-size:12.0000pt;">錢志健是泛民光譜中的一名金融界精英,資深對沖基金經理。他曾在美國修讀傳理專系,又在加拿大攻讀金融,在香港的媒體和金融兩棲走動。去年,他在山頂選區初嘗過區議會補選,未能勝選。</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font-size:12.0000pt;">日前,錢志健接受了筆者的採訪,談了他對香港目前的本土主義思潮及一國兩制現狀的看法,其中不乏尖銳的批評。</span></p><p><strong><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font-weight:bold;font-size:12.0000pt;">港獨不現實 自決本合理</span></strong></p><p><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font-size:12.0000pt;">他說,大部分香港人不覺得香港獨立有市場,個人也認為港獨並不現實。但自決沒有問題,中共上幾代領導人都主張香港的事應由港人自己管,高度自治與自決本身沒有衝突,在基本法和一國兩制的框架下,港人自治理所當然,而自決並不會威脅到香港的主權屬性,沒有人要獨立,但香港的事,應由香港人自理。誰都可以出來選特首,公平競爭。</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font-size:12.0000pt;">錢志健對現在的中央官員已經不這樣想感到困惑和不解</span><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0000p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font-size:12.0000pt;">他認為,基本法訂明的高度自治港人治港是一種契約,是有法律約束力的。中方官員本應有基本的法律常識,卻是說變就變。他們的解釋與港人的共識不同,香港人不善於玩大陸的一套政治鬥爭,現在中方迫不及待要改變一國兩制的現狀,因此香港人要不就堅守自決自治,要不就移民逃避。</span></p><p><strong><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font-weight:bold;font-size:12.0000pt;">一國兩制包含香港價值觀</span></strong></p><p><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font-size:12.0000pt;">他說,香港在鴉片戰爭後成為英國殖民地,雖然缺乏民主,但英國人帶來了香港核心價值中寶貴的法治,使香港人的價值觀與內地人出現很大的差異。香港回歸大陸後,在大陸的管治干預陰影下,香港人覺得心神不安,因為一國兩制的實踐與鄧小平的最初設想完全成了兩樣東西,我們那時講得一國兩制不僅限於馬照跑舞照跳,而是包含著一百多年來的香港價值觀,現在的中方官員說什麼聯合聲明已失效,讓人心寒。</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font-size:12.0000pt;">他認為,中英聯合聲明是一種協議,是具有法律約束力的,不能說無效就無效。在中國的文化中,對法治的看法和尊重程度一向偏低,可以說與香港人的認知水平相差100年。香港金融界對於中共新一代領導不尊重鄧小平構思的一國兩制,覺得很失望。不知道他們究竟要不要尊重協議精神,不能喜歡怎麼改就怎麼改,任意釋法,導致很多港人心灰意冷,紛紛移民。</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font-size:12.0000pt;">被問到鄧小平一國兩制的設想與現在的實踐有何不同時,錢志健說,習近平講香港是三權合作,與香港普通法的三權分立相互制衡的精神不一樣,中共這個世界第一大黨要的是黨優先,央企民企到香港上市,黨組織在董事局里,對投資者不公平無保障,黨來領導上市公司,變成了人治,用黨的名義,又成了專制工具。以台灣為例,它的民主進程,死過人,流過血,最終有了民主,仍有貪腐,全世界每個地方都有貪腐,但去台灣感覺很安全,去大陸就沒有安全感,進了公廁會擔心內臟器官被人搶了。大陸人和港人的素質也有很大差異,大陸人都想送子女來香港或者到外國讀書,接受好的教育。大陸人的價值觀偏重金錢,真心擁護政權的人有多少?</span></p><p><strong><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font-weight:bold;font-size:12.0000pt;">西九高鐵站的恐懼感</span></strong></p><p><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font-size:12.0000pt;">據觀察,泛民一直對西九龍高鐵站內設立內地管制區持反對態度,爆發了一地兩檢的司法風波,認為是對一國兩制的違反,這源於對中共把大陸法律搬到香港的憂慮。錢志健說,高鐵的內地管制區等於是租界,擔心有些北京不喜歡的人隨時可能會被抓回大陸,或者乾脆人間蒸發。</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font-size:12.0000pt;">不管這種擔心是否會成為現實,都反應了大陸與香港在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上的分歧和衝突近些年愈演愈烈,在一個政治和經濟變得異常強大的中國大陸政府面前,香港變得脆弱,難以抵擋來自大陸的壓力和意識形態擴張</span><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0000p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font-size:12.0000pt;">香港高鐵站就自然成了一個反對派恐懼的地方。錢志健認為他的擔心有一定的代表性。</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font-size:12.0000pt;">錢志健說,習近平及智囊應該多學習西方模式,並非一言堂,更應該多與港人對話,聆聽他們的訴求。習近平應該參與如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經常與美國人互動的Town Hall Meeting,是360度的對話及互動。這樣就是謙卑與珍惜。另外,領導人更應該由上而下,以身作則,公開個人及家族控制的公司資產數目,有絕對透明度,創造一個真正反貪腐的文化。這一點,北京可以向尊重法治、三權分立的民主國家借鏡。</span></p><p><strong><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font-weight:bold;font-size:12.0000pt;">一國兩制變成A貨</span></strong></p><p><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font-size:12.0000pt;">一國兩制的構思好不好?錢志健認為,基本法中規定的一國兩制五十年不變如果做得好,是可以肯定和持續的。毛澤東在建國前也認為中國最需要的是民主,1946年的《新華日報》也長篇論述了中國要追求和實現民主,但是掌權後這些東西都沒有發生,大陸經過了大饑荒、文革和六四,大家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了。香港金融界人士已經變得政治冷淡,每天要做的是看著股市營生。港人雖然長期政治冷感,但這幾年開始有了政治覺醒,只是來得太遲,已經不相信這個政權了。</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font-size:12.0000pt;">他說,香港金融界對一國兩制實踐效果的看法是:一國兩制變成了A貨,假的一國兩制風行。希望習近平能夠聽取前任三代領導人的意見,回歸一國兩制的初心。在一國兩制變樣的失望之下,港人只能移民了。在中美貿易戰的背景下,有些香港人認為,美國總統打貿易戰挑戰中國,不是一件壞事,可以促使中國進行公平競爭。</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font-size:12.0000pt;">鄧小平的一國兩制是否已經失敗?錢志健儘管悲觀,但還覺得可能會有奇跡發生。他認為南北韓都可以突然間坐下來談,一國兩制的回歸初心也是有可能的。</span></p><p><strong><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font-weight:bold;font-size:12.0000pt;">英國有義務關注香港一國兩制的落實</span></strong></p><p><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font-size:12.0000pt;">錢志健說,2047這個群組成員中,有金融監管機構不同層面的人、金融界人士、外國記者,也有些外國副領事在某些議題被邀作為觀察員。作為一個平台,我們歡迎各界人士論政議政,關鍵是講真話,這是一個文明進步、香港價值的平台,支持香港民主。2047舉辦的講座和研討會內容,政治和社會議題都有,如新聞自由、性工作者關注、高鐵站一地兩檢、港獨是否有市場等。</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font-size:12.0000pt;">談到英國是否有義務監督香港的一國兩制實施時,他說,英國對香港是有責任的,應該繼續關注香港事務,目前香港泛民與英國政界有溝通,2047與英國國會議員也有聯繫,交換意見,英國的“香港觀察”機構要求英國政府應對中國強硬一些,但英國現在是看重經濟利益多過政治和人權。</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font-size:12.0000pt;">他認為,港人和政治組織應該與外國組織多聯繫,2047做得多些,至於中共批外國勢力干預香港,這個無所謂。香港左中右聲音都要有,中聯辦也不應只在媒體發表謬論或暗地裡</span><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0000pt;">“做嘢”</span><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font-size:12.0000pt;">,可加入</span><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0000pt;">“城市論壇”</span><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font-size:12.0000pt;">般的討論議題,與香港人互動。現在中方無形之手在香港明顯施加影響力,影響區議會和立法會選舉,</span><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0000pt;">其手法十分低級。</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font-size:12.0000pt;">錢志健對自己的政治規劃採取並不強求</span><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0000pt;">態度</span><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font-size:12.0000pt;">,關鍵時刻一定發聲。他說,2016年,他曾代表基金界角逐香港交易所獨立非執行董事一職,但港交所出信要求投資者投錢志健反對票,基金界嘩然。港交所的獨立性及股東權益被無形之手操控,更見明顯。</span></p><p><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font-size:12.0000pt;">在2047群組的活動中,錢志健身體力行,聯繫社會各階層,正努力把2047打造成一個論政議政的具有公信力又代表社會大眾關切的一個平台。訪問進行的此刻,香港政府刊憲禁止</span><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0000pt;">“香港民族黨”</span><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font-size:12.0000pt;">運作。</span><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0000pt;">錢志健認為,</span><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font-size:12.0000pt;">找一個</span><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0000pt;">“稻草人”</span><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font-size:12.0000pt;">硬要屈</span><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0000pt;">“港獨”</span><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font-size:12.0000pt;">出現,實質目的卻是收緊香港的言論及思想自由,這是一個更低層次的手段。香港要出現</span><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0000p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font-size:12.0000pt;">奇蹟</span><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0000p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font-size:12.0000pt;">,才可把鄧小平構思的一國兩制,重回正軌。</span><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0000pt;">但</span><span style="font-family:Arial;font-size:12.0000pt;">現時的實驗,不幸地已近乎完全失敗,情何以堪。</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