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headerimg" style="font-size: 18.6667px; font-family: "Microsoft YaHei", 微软雅黑, STHeiti, 华文黑体, SimSun, 宋体, sans-serif; float: left; margin: 0px 15px 20px 0px; display: table; width: 622px; color: #333333; background-color: #ffffff;"><img src="https://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junshiwaijiao/lxy1-07062017100312.html/image.jpg/image" alt="中国制造(昵图网)" title="中国制造(昵图网)" height="351" width="622" style="height: auto; font-size: 12pt;" /><div id="headerimgcontents" style="height: auto; overflow: hidden; margin: 0px; padding: 0px;"><div id="headerimgcaption" style="font-style: italic; float: left; margin: 0px; box-sizing: border-box; padding: 0px 10px 5px 0px; width: 622px;"><span style="display: block;">中国制造(昵图网)</span></div></div></div><div id="storytext" style="font-size: 14px; font-family: "Microsoft YaHei", 微软雅黑, STHeiti, 华文黑体, SimSun, 宋体, sans-serif; color: #333333; background-color: #ffffff;"><div><div></div></div><p style="font-size: 15px; line-height: 20px; margin-bottom: 15px;"><br /><span style="font-size: 12pt;">自美中两国领导人本月初会晤后,中国似乎有意做出进一步让步。有外媒报道,中国官方正在起草一份替代《中国制造2025》的计划,淡化中国主导制造业的角色。然而,这一举动并没有赢得美方的信任。</span></p><p style="font-size: 15px; line-height: 20px; margin-bottom: 15px;"><span style="font-size: 12pt;">美国华尔街日报13日引述知情人士说,经过调整后的《中国制造2025》将扩大市场准入,为外国企业提供更多机会。官方还计划根据“竞争中立”的概念,让国有企业、私营企业以及外资公司进行公平竞争。</span></p><p style="font-size: 15px; line-height: 20px; margin-bottom: 15px;"><span style="font-size: 12pt;">表面上看,北京政府正针对美国所提出的部分结构性改革的需求作出改正,但新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能缓解美国的担忧,并且使中国朝着自由经济体系迈进吗?</span></p><p style="font-size: 15px; line-height: 20px; margin-bottom: 15px;"><span style="font-size: 12pt;">美国南卡大学商务教授谢田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从原则还是技术实施的细节上,中国官方都无法做到真正的让步。</span></p><p style="font-size: 15px; line-height: 20px; margin-bottom: 15px;"><span style="font-size: 12pt;">“美国政府已经明确表示,所有中国的让步必须是实质性的、可以测量、核实的。这一点对中国来说可能难以下咽。在中国的专制体制下,几乎不可能让一个自由国家的政府去核实、核查中国所作的承诺。中国想让美国相信他,换得贸易战的终止,那就要付出很多很多。付出那么多的话就意味着中国共产党的政权和控制不存在了。”</span></p><p style="font-size: 15px; line-height: 20px; margin-bottom: 15px;"><span style="font-size: 12pt;">值得注意的是,香港南华早报星期四的报道也说,中国国务院最近下发的一份文件中,不再提《中国制造2025》,但是文件里明确表示,只是不提这个名字而已,但依然在工业转型升级资金安排中,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优先支持。</span></p><p style="font-size: 15px; line-height: 20px; margin-bottom: 15px;"><span style="font-size: 12pt;">美国商务部长罗斯(Wilbur Ross)12日接受美国商业新闻电视台(CNBC)的访问时指出,虽然中国已不再强调《中国制造2025》,“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放弃了它”。</span></p><p style="font-size: 15px; line-height: 20px; margin-bottom: 15px;"><span style="font-size: 12pt;">他还补充表示,美国不反对中国的科技进步,但是美国“反对利用不合理的手段,比如盗取商业机密,强迫技术转让等等”。</span></p><p style="font-size: 15px; line-height: 20px; margin-bottom: 15px;"><span style="font-size: 12pt;">谢田告诉记者,修改《中国制造2025》只是中国政府的缓兵之计。</span></p><p style="font-size: 15px; line-height: 20px; margin-bottom: 15px;"><span style="font-size: 12pt;">“北京根本不可能放弃《中国制造2025》。中国政府清楚地意识到,政权的存在有赖于新科技的研发,特别是军事技术。这样才能保证中国共产党的政权不受外来的正义力量的围剿,并可以成功进行对内的维稳和镇压。”</span></p><p style="font-size: 15px; line-height: 20px; margin-bottom: 15px;"><span style="font-size: 12pt;">旨在使中国成为世界制造强国的《中国制造2025》除了引发西方国家的广泛质疑外,也有一些中国官方内部人员对该计划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中国需要基于自身利益放弃《中国制造2025》以及由国家来主导的发展。</span></p><p style="font-size: 15px; line-height: 20px; margin-bottom: 15px;"><span style="font-size: 12pt;">华尔街日报的报道提到,中国副总理刘鹤和其他高级官员批评《中国制造2025》造成浪费。例如,中国各级政府近年提供的廉价贷款导致电动汽车行业产能过剩。</span></p><p style="font-size: 15px; line-height: 20px; margin-bottom: 15px;"><span style="font-size: 12pt;">那么中国经济可以从《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中获益吗?</span></p><p style="font-size: 15px; line-height: 20px; margin-bottom: 15px;"><span style="font-size: 12pt;">在北京的中国独立经济学家巩胜利对此评论说:“《中国制造2025》看来不是为了这个国家,是为了执政党权利的延续而做的铺垫。因为美国经济是为了美国3亿老百姓的富裕。中国经济和美国经济的不同处在哪里?中国的经济不是为民众。要国先富了民才能富,是为国有企业做的事情。”</span></p><p style="font-size: 15px; line-height: 20px; margin-bottom: 15px;"><span style="font-size: 12pt;">由于“中国制造2025”强调要在多个高技术领域占据领先地位,美国担心中国将继续利用“市场换技术”的措施,要求美国企业转让技术及智慧财产权给中国企业,继而对美国经济以及国家安全造成损害。而美国的担心似乎也不是没有道理。</span></p><p style="font-size: 15px; line-height: 20px; margin-bottom: 15px;"><span style="font-size: 12pt;">美国司法部官员星期三表示,中国利用美国网络空间上的漏洞,“掠夺美国公司的知识产权,复制美国公司的技术,然后在中国市场和全球市场上取代美国公司。”从2011年到2018年,超过9成的经济间谍案涉及中国。</span></p><p style="font-size: 15px; line-height: 20px; margin-bottom: 15px;"><span style="font-size: 12pt;">谢田说,在世界各国发声反对《中国制造2025》,可能造成中国技术发展面临灭顶之灾的情况下,北京反而会加快实现该计划。</span></p><p style="font-size: 15px; line-height: 20px; margin-bottom: 15px;"><span style="font-size: 12pt;">“政府一定会通过其他机构和方式转入地下,悄悄地执行。很可能会加快偷窃、转移技术。像在世界各地都面临封杀的华为,他们马上加大投资,加快研发技术,这恐怕和中国官方有关。”</span></p><p style="font-size: 15px; line-height: 20px; margin-bottom: 15px;"><span style="font-size: 12pt;">他表示,目前中国已很难取信于世界各国政府,尤其是美国特朗普政府。美国白宫多位鹰派官员深刻了解中国官方的手法,因此不会轻易上当、就范,同时也不会让中国轻易脱钩。</span></p><p style="font-size: 15px; line-height: 20px; margin-bottom: 15px;"><span style="font-size: 12pt;">华尔街日报星期四的报道也认为,“中国制造2025”的替代方案难以解决美方所关注的问题。中国执政党习惯干预经济,政府机构以及国有企业也不愿失去庞大的资源,面临自由市场所带来的激烈竞争</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span></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