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粹主义:从表征到内核 ——读扬-威尔纳·穆勒《什么是民粹主义》

民粹主义是对政治的一种特定的道德化的想象,对政治世界的一种认知方式,其要旨,是把政治世界看作是两种势力的斗争,一方面是道德纯洁而完全联合起来的人民,另一方面是腐败或者在其他意义上道德低下的精英。 民粹主义者用虚构的“道德纯洁而且完全一致的人民”的概念,在实践中,推行一种排外的身份政治(exclusionary identity politics)。谁属于真正的美国人民,谁是异类,由民粹主义者划定。身份政治在美国已经流行多年,当初多半是“弱势群体”(例如非裔、妇女、少数族裔等)用以争取权益,也发挥过正面作用。但过度膨胀之后,造成多种多样的“身份群体”形同部落、疏离“他者”、裂化社会的恶果。民粹主义的身份政治,战斗性强,影响面大,导致把美国社会几乎一分为二的裂痕。 (本刊首发)


Notice: Undefined offset: 0 in /home/chinai11/public_html/wp-content/plugins/custom-author/custom-author.php on line 91
发布于书评

总产值、GDP与股市股指

中国那种刺激出来GDP恰如计划体制下入库而卖不出去的产品总产值。
不具备中国特色而拥有比较成熟(但绝非完美)的市场机制和民主体制的国家,不可能实行中国这样的刺激计划。在那种体制下,行政当局无法独断地、快速地拨款行事,议会媒体公众在虎视眈眈地监督问责,企业在市场机制下必须对生产和投资的后果负责。2008年金融危机中,美国政府也曾大力抢救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不是救股市)。但一旦避免了市场崩溃,市场机制就恢复正常运作,走过了调整、复苏、增长的过程。现在和中国相比,美国经济增长势头高,稳健有活力。欧洲整体来看的态势也比中国好。可以看得越来越清楚:中国的GDP,不等价于那些国家的GDP。中国的GDP增长率,不等价于那些国家的增长率。以四万亿刺激计划的成就为显例的中国模式的优越性,如今安在? (本刊首发)

王怡牧师:我的声明——信仰上的抗命

使我妻离子散,使我身败名裂,使我家破人亡,这些掌权者都可以做到。然而,使我放弃信仰,使我改变生命,使我从死里复活,这些世上却无人能做到。

既然如此,尊敬的官长们,停止作恶吧,这并不是为我的益处,而是为你们和你们子孙的益处。我苦苦地劝你们住手,因为你们何必为我这样一个卑微的罪人,而情愿付上永远沉沦地狱的代价呢?

耶稣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儿子。他为罪人而死,为我们而复活。昨日、今日,直到永远,他都是我的君王和整个世界的主。我是他的仆人,为此被羁押。我将温柔地去反抗一切反抗上帝的人,我将喜乐地不服从任何不服从上帝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