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司法效能評分急跌 僅多中國0.1分

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發表2019經濟自由指數,香港保持全球第一自由經濟體地位。不過本港司法效能評分急劇下跌,報告歸咎於北京藉《基本法》解釋權限制了香港終審法院的司法權力。法律界認為報告一針見血,政府一方面歡迎基金會評價,一方面批評報告司法效能評分下跌不合理。<br /><br />傳統基金報告顯示,香港以90.2分繼續高踞全球經濟自由指數排名首位。不過香港在司法效能一項的評分則由去年84.3分急跌至75.3分,是各項評分中最低的一項,遠低於新加坡的92.4分,僅比獲75.2分的中國高0.1分。<br /><br />報告指出,香港擁有司法獨立,但北京保留《基本法》的最終解釋權,有效地限制了香港終審法院的權力。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認同:「傳統基金會已經好保守,年年都話香港係世界經濟第一,係夾硬幫香港,今年都忍唔住咁講。」他以2016年立法會宣誓儀式中,六名議員因全國人大常委會釋法而被褫奪資格一事為例,指政府藉釋法製造追溯力,違反《基本法》。<br />勞工自由亦下跌<br />資深大律師、公民黨主席梁家傑認為報告結果「非常一針見血」:「人大常委喺香港搵到條路,發現釋法對各級法庭都有約束力同追溯力,原來咁聽話,就有乜都係憲政同法制上用,人大就可以將佢嘅政治意志強加係香港。」<br /><br />在其他項目的評分中,勞工自由亦錄得下跌。關注外傭勞工權益的香港亞洲家務工工會聯會組織幹事劉嘉美認同,外傭受剝削長年未改善:「外傭經常有工資被剝削、被中介公司超收費用嘅問題,護照又經常被中介扣留。」<br /><br />政府則對傳統基金最新評價表示歡迎,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此成績再次肯定了香港多年來對維護自由市場原則的堅持。律政司則回應稱,作為全國性法律,《基本法》158條賦予人大常委解釋《基本法》的最終權力,這是《基本法》下一國兩制的獨特之處。終審法院仍然負責按案情應用香港法律作為判決。本港的司法獨立多年獲國際社會及評級機構(包括傳統基金會)廣泛認同,香港在2019指數中的司法效能有較大跌幅顯得不太合理。<br /><br />


Notice: Undefined offset: 0 in /home/chinai11/public_html/wp-content/plugins/custom-author/custom-author.php on line 91
发布于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