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都要北望大灣了嗎?

看港鐵的廣告都知道,港鐵的業務版圖不但遍及內地,還散佈在英國、瑞典和澳洲等世界各地。香港人每天上班搭港鐵,沒有壞車已屬萬幸;現在就算是遠赴歐洲旅遊,還是天天看見港鐵的標誌!<br /><br />在沙中線還未「爆大鑊」之際,港鐵主席馬時亨便曾直言,本地新路線「開一條、蝕一條」,「走出去」已是大勢所趨。但隨著沙中線的重重黑幕逐漸暴露,港鐵企業管治質素淪為笑柄,已由一家令香港人驕傲、變成令香港人蒙羞的企業。不少人遂難免質疑,眾多問題是否正是不務正業、朝秦暮楚的結果?<br /><br />如果大家不善忘的話,當記得曾蔭權年代曾提出「六大優勢產業」,目標除了讓香港產業多元化,也是要讓企業能夠「走出去」,毋須被香港細小市場所局限。不過並非所有產業都適宜走向亞洲、走向全球;某些行業更不能只從經濟效益、也必須先從社會效益著眼;也要顧及「以人為本」的需要,不能一味「以銀為本」。梁振英上任後便已叫停教育、醫療產業,總算是他任內絕無僅有的「德政」!<br /><br />問題是,「走出去」也有跑幾步和跑馬拉松的分別。教育、醫療產業若真走向「國際化」,則資金、人材和技術均應和國際接軌。片面空喊「國際化」的口號,實行起來卻往往淪為「大陸化」&#8212;&#8212;和「國際化」的方向正好完全相反!隨著大灣區規劃綱要出台,中港融合正邁向新階段,「商機無限」之類的言論又再炒熱,新一波的「大陸化」來勢洶洶。<br /><br />對私人企業來說,資本原是無分國界,四出追逐利潤亦無可厚非;但好像集體運輸、教育和醫療等,均是對社會民生構成重大影響的公共事務,更在不同層面上獲得政府巨額補貼,實在絕不宜從純商業的角度來看待。設想香港納稅人花巨資培養出來的醫生,如果全面轉向服務內地富豪,則原來已經醫生短缺的醫療體系,又那有不崩潰之理?<br /><br />事實上,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開辦至今已六年,其成效如何已是路人皆見。香港的專家教授屬世界一流,專業水平與國際標準全面接軌,絕無爭議;但他們又是否懂得「北上掘金」?還要適應內地「官場文化」?通曉各種稀奇古怪的「潛規則」?尊貴的教授們,若相信自己的企業管治能力,要較港鐵更優勝的話,那倒可以一試無妨。<br /><br />在2018年施政報告發表後,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已明言,響應建設大灣區的機遇,支持粵港澳高校合作辦學,呼籲香港院校齊齊「走出去」。除中大和浸大等於深圳和珠海,早已以不同形式進行合作辦學,過去一年,不同院校也紛紛磨拳擦掌,準備進一步在區內不同縣市插旗。其中科大會插去南沙,城大則插去惠州。<br /><br />林大輝剛出任理大校董會主席,便已急不及待高調宣佈,農曆新年後會走訪大灣區各地,希望能夠找到500至1000畝地籌建分校。理大校長遴選過程至今仍一直只聞樓梯響,儘管上任校長已於去年底退休,但新校長人選仍完全沒有透露半點分風聲&#8212;&#8212;難道校董會主席,也要兼任大學的具體管理運作?<br /><br />這實不能不讓人感到憂慮:尊貴的教授們要應對教資會的研究指標,本來已無暇兼顧(尤其是本科生)的教學工作。大量課堂均只能聘請「流浪教師」代勞,課程設計及教學連貫性大有疑問。現在尊貴的教授們,復再肩扛起更弘大的民族使命,當仁不讓身先士卒齊齊北上報效祖國,如此又會否帶來不務正業、朝秦暮楚的惡果?<br /><br />&nbsp;(作者為高教公民研究總監 )<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