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為換取商界支持修訂《逃犯條例》而剔除九個商業罪類,但自由黨榮譽主席田北俊接受《蘋果》專訪稱,港府最好不要修例,因為商界擔心的如市民一樣,就是對內地法治沒有信心。田北俊指,該黨紡織及製衣界議員鍾國斌和航運交通界議員易志明仍在收集業界意見,若業界對修訂有很大憂慮,自由黨就「絕對有可能反對」。<br /><br /><div>盼京澄清僅針對貪官</div><div> </div>今次修訂牽連甚廣,商界大表憂慮,迫使港府豁免部份商業罪行。田北俊受訪時稱,商界憂慮源於「對內地成個法治冇信心」,雖然他覺得內地法治比20年前好,但絕非港區人大代表譚惠珠口中的「已經係世界一級」,例如未被剔除的第15項罪類,即有關賄賂、貪污等的罪行,一旦草案通過,內地仍可透過這些罪行要求香港移交逃犯。<br /><br />曾晉身議會的田稱,內地改革開放後,不少港商在上世紀90年代到內地設廠,由於內地政府「無錢」,收賄普遍,港商還要付錢興建學校、醫院,才獲批廠牌、營業牌,他形容這種情況「十個(有)九個十個唔奇」。<br /><br /><div>針對內地法治水平和賄賂罪未被剔除,田要求港府續向京爭取,讓香港法院有更大把關權力,審理移交申請時可以「睇得細緻少少」。此外,他希望北京能公開澄清,就賄賂罪而言只是針對收賄的內地貪官、而不是因為「被勒索」才行賄的港商。</div><div> </div><div>稱港府以命案做藉口</div><div> </div>另一個令商界憂慮是修例設無限期追溯期。田覺得港府借台灣命案為由設追溯期是「搵藉口」,配合內地捉拿貪官才是真正用意。他相信今次修例是中央希望做到,所以「特區有膽話唔做咩?」他續指首選是不要修例,次選是修例只針對台灣命案,再三選擇才是如今的草案。被問到一旦港府做不到其要求,自由黨會否反對草案時,田稱張宇人因身兼行會成員須支持草案,而鍾國斌和易志明仍在收集意見,一旦業界對目前草案安心,他們就會支持,相反若業界仍有很大憂慮,自由黨就「絕對有可能反對」。<br /><br />自由黨沒急於表態,田不諱言與23條立法教訓有關。他說太早表態支持,若出問題時想反對又會被政府批評為無信用:若太早反對,結果選民接受時該黨才轉軚「又係難睇」,故他強調今次並非「行精面」,始終明年就是立會選舉。<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