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等韩企或将生产线搬离中国

韩国电信等大企业在中国生产面临方向取舍,不少韩企因在中国市场销售下降酝酿将生产线搬离中国。经济评论指目的在于减少过度依赖当地产出的风险。消息没有提及是否与贸易战有关。

雅虎经济今天报道,三星电子等韩国巨企传将生产线迁离中国。

对华贸易战是否扩大征税?美国不同业界意见分歧 分别施压特朗普政府

就美国是否应在贸易战中继续利用关税向中国施压,美国不同业界之间意见呈现分化并分别向政府游说。美国零售业团体呼吁特朗普政府重新评估其扩大加税计划,称增税负担将不可避免被转嫁给美国消费者。而美国制造业的600多家中小企业联名支持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称这将增加美国就业机会、降低企业成本。

“拖后腿”的中国人文社科

人文社科的研究主要取决于学者个人长期的学术积累与独到见解。日本侵华期间(1937-1945年),北平、上海等处许多大学避寇内迁到四川和云南(如西南联大)。尽管当时大学教师的研究和生活条件极端艰苦,许多人还是写出了传世之作,如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钱穆《国史大纲》、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冯友兰《贞元六书》、贺麟《近代唯心论简释》、金岳霖《论道》、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等等。

遗憾的是,1949年后中国全盘照搬苏联教育模式,中国现代大学教育奠基人、北大校长蔡元培提倡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方针被彻底否定。从此,人文社科领域长期走下坡路。

犹记风吹水上鳞——敬悼钱宾四师

我的题目是“二十世纪中国民族史概念的变迁”。这篇文字从章炳麟、梁启超开始,最后一位代表,恰好是钱先生。在我得到钱先生逝世消息的前几个小时,我正在撰写《国史大纲》所体现的民族史的意识。也许在他离开人世的那一刹那,就是我介绍《国史大纲》的时刻。这中间是不是有什么感应之理呢?也许像我在上面所说的,由于他在我早期的生命中发生了塑造的力量,这种力量在他临终前又从我的潜意识中涌现了出来。无论如何,这总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巧合。但是使我备加哀痛的是:我不能不对这篇文字作一次最后的修改,添上了他的卒年,并且把动词改为过去式。
   钱先生走了,但是他的真精神、真生命并没有离开这个世界,而延续在无数和他有过接触的其他人的生命之中,包括像我这样一个平凡的生命在内。

顾颉刚日记对钱穆的“全纪录”

在中国史学界,“古史辨”派顾颉刚提携当年苏锡常一带乡间教师钱穆(宾四)进入北平高等学府任教,使之跻身学术前沿一事,已经传扬颇广,近而演绎为现代学界“伯乐识良马”的爱才美谈。晚年钱穆作《师友杂忆》,亦念念不忘知遇之感,如实记述,情致款款,不过,限于体例,对于二人交往未作详述。近年面世的顾颉刚日记和书信集,涉及钱宾四的内容颇有可观,浏览之下,感觉那也是一个起伏跌宕的故事,既映衬出人心微妙,也观照了时代沧桑。

600多家美国公司致信特朗普支持向中国加税

星期五,超过600家美国公司联名致信特朗普,以增加美国就业机会和降低企业成本为由,支持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

美国贸易游说团体“繁荣美国联盟”(Coalition for a Prosperous America)首席经济学家费里(Jeff Ferry)在就中国关税问题举行的听证会上提交了这封联名信。签署企业大多为美国中小型制造商。

费里表示,对中国加税有助于企业将制造业带回美国,维护国家安全。

特习会在即 彭斯推迟对华政策演讲

距离G20峰会还有不到一周时间,白宫消息人士透露美国副总统彭斯推迟了原定24日发表对华政策演讲的计划。据悉相关讲话内容包括对中国人权状况的批评。外界猜测,此举是为了避免特习会之前气氛再度紧张。两国元首此次会晤被视为中美贸易谈判重返轨道的积极信号。

G20前期会遭19国反对 北京陷孤立

今天(6月21日),《人民日报》变脸了,用超过半版的篇幅批评美国,说美国孤立中方的企图,最终只能反过来孤立自己。
  中共官媒变脸的速度“超过了翻书”,让人错愕。这不禁让人想到一件事,在日本筑波举行的(G20)贸易部长会议上,中共以1:19被严重孤立。而这个会议的协议,很大程度上影响着G20峰会的联合声明。

中國的變化從6·16開始

6·16大遊行後香港的局勢,可能會有新的反復和曲折,但維持《中英聯合聲明》有效性的大趨勢無法扭轉。同樣重要的是,6·16大遊行影響深遠,使全中國、全世界看到了香港人民的偉大力量,給全中國人民心中種下了大變革的種子,同時在無形中掀動北京宮廷政治的變化,可以說,中國的變化從6·16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