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div><div><p align="center"><br /></p> <p><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DFKai-SB;">壹</span></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DFKai-SB;">、</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DFKai-SB;"><strong>搶口罩</strong></span><strong></strong></p> <p><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今年春節期間,肺炎疫情步入高峰,台灣民眾驚恐莫名,沒有全家團圓心情,很多人忙著搶購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資,民眾抱怨口罩一罩難求,怨聲載道,掀起瘋狂的「口罩之亂」。 </span></p> <p> </p> <p><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根據經濟部</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統計</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疫情爆發前,台灣平面口罩廠商每日產能</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188萬片,</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疫情爆發後,全球先後出現搶購口罩的浪潮,隨後中國、日本、印度、台灣等地的廠商積極增加口罩產能,因疫情掀起的一場「口罩戰爭」已在各地上演。台灣政府</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1月底禁止口罩出口,但產量仍不及需求,因此強制徵用口罩工廠,並投入大批資金及人力生產口罩,同時隨疫情調整相關措施。</span></p> <p> </p> <p><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2019 新型冠狀病毒( COVID-19 )疫情持續在全球延燒,台灣政府為讓民眾都有口罩可戴,推行「口罩購買實名制」,也積極拓展口罩產線,以達到日產量 1300 萬片口罩</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成為全球第二大口罩產地</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的目標。對此,就有網友討論「各位贊成開始人道救援各國口罩嗎?」「台灣人民應珍惜使用口罩,行有餘力自救救人,建議撥幾條新增之口罩產能,人道支援疫情嚴重之國家醫護人員,並照顧我們的弱小邦交國及在外交上大力支持我們的友好國家,大家贊成嗎?」貼文引發熱議。</span></p> <p> </p> <p><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DFKai-SB;">貳</span></strong><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DFKai-SB;">、</span></strong><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DFKai-SB;">318</span></strong><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DFKai-SB;">台美聯合防疫夥伴關係聲明</span></strong><strong></strong></p> <p><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疫情全球延燒,</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3月18日外交部長吳釗燮親自出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後,外交部與美國在台協會(AIT)發布台美聯合防疫夥伴關係聲明,聲明由吳釗燮部長和AIT處長酈英傑(Brent Christensen)共同署名。根據聯合聲明,為共同對抗源自中國武漢的新冠肺炎病毒,台美雙方將進一步強化諮商與合作機制,並在此夥伴關係下,分享最佳作法,合作進行相關抗疫措施,項目包括1.快篩檢驗試劑的研發2.疫苗和藥品的研發生產3.追蹤接觸者的技術與科技4.科學家與專家的知識交流及聯合會議5.防疫醫療用品與設備的合作與交流。吳釗燮進一步表示,台美雙方為因應未來防疫需要,在全球防疫抗疫物資發生缺料、搶料的情況下,美方已為台灣保留30萬件防護衣原料,而台灣方面在口罩產能穩定後,也計畫每週供應美方10萬枚口罩,以利攜手對抗疫情。</span></p> <p> </p> <p><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總統蔡英文則於</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3月18日臉書貼文喊「台美合作再升級!」向國人說明台美防疫夥伴關係聯合聲明的發表,除了與美國的合作,同時強調尋求與其他國家在防疫上的合作交流機會,既保護國人健康,也讓台灣防疫經驗貢獻於國際社會。</span></p> <p><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召委、民進黨立委蔡適應表示,台美很多方面都有廣泛合作,美國是全世界醫療、衛生最厲害的國家,願意和台灣合作新藥開發,代表中央研究院、國家衛生研究院「已經走出亞洲、邁向世界」。他說,這也代表台美關係非常密切,最重要的是,這次是由</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AIT跟政府聯合發布聲明,意義非凡,代表雙方的實質交流,已經跟政府間正式的外交關係沒有兩樣。</span></p> <p> </p> <p><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民進黨立委王定宇在臉書發文表示,國家和國家間的合作,只有疫苗、解藥的研發完成,才是這場災難的盡頭。他表示,防疫資源的「截長補短」,美國已特地為台灣保留</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30萬件防護衣原料,充實台灣防護物資,讓第一線醫護可以安心,台灣口罩產能足夠以後,也將每週提供10萬片口罩給美國,強化台美合作。</span></p> <p> </p> <p><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國民黨立委陳以信對於台美發布防疫合作聯合聲明表示樂觀其成,更希望能夠具體落實。他認為,這可以從台美舉行線上專家會議開始,日前台灣專家線上參與世界衛生組織(</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WHO)的專家會議,這一次可以反客為主,由台灣主辦,與美國各州防疫部門舉行專家會議,讓世界知道台灣對防疫的貢獻,以及台灣現在還無法加入WHO是全世界的防疫損失。</span></p> <p> </p> <p><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這樣互通有無的友誼互助互利行為,中共新華社痛批是「仇中媚美」、「比病毒更毒」、「姿態可鄙,令人作嘔」;中國國民黨立委陳超明則在質詢時痛批「跟中國就不互相,只跟美國、日本、澳洲互相」,想不透裡面奧妙的玄機。對此,台灣教授協會前副秘書長張國財認為,這道理再簡單不過了:在世衛,美國、日本、澳洲是為台灣仗義執言的,中國是對台灣嗆聲「誰理你們」的,台灣與美、日、澳(甚至於所有不敵視台灣的國家)可以互相,台、中如何互相?美、日、澳對台灣主權、領土是沒有任何野心的,中國對台灣主權、領土是充滿霸佔凌虐與宰制併吞企圖野心的,台灣與美、日、澳(甚至於所有不覬覦台灣主權、領土的國家)可以互相,台、中如何互相?</span></p> <p> </p> <p><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疫情延燒,台美首度發出防疫夥伴關係聯合聲明,將進一步強化合作諮商機制、聯手對抗疫情。對此,有位黨政人士表示,目前各國政府受到疫情的衝擊,近期就有許多國家向我國洽談,希望可以交換、交流醫療經驗,所以與他國的合作以及今天發布和美國簽署的聯合聲明,均具有指標性的意義存在。除了與</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AIT發布台美聯合防疫夥伴關係聲明外,近期就連與台灣過去互動並不頻繁的以色列、紐西蘭等國,也公開表示將在防疫措施學習台灣的做法。像是紐西蘭總理雅頓(Jacinda Ardern )日前公開回應當地媒體提問時就直接表示,台灣建立非常成功的群眾集會架構,紐西蘭將嚴格遵循「台灣模式(Taiwanese model)」。</span></p> <p> </p> <p><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黨政人士指出,</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WHO(世界衛生組織)在這波疫情以來的失能,進而讓國際的疫情失控,也是關鍵原因,其實各國都不斷抱怨WHO太晚發布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因為傳統依循WHO流行病指引為依歸的主要國家都因此措手不及,延誤了防疫準備,才導致現在新冠肺炎在全球大流行。除此之外,目前中國不斷用「大外宣」方式,傳布諸如疫情是從美國開始、各國防疫狀況相當混亂等謠言,也讓國際公衛界、各國主要政府單位相當不滿,為了避免產生失能的狀態,所以針對相互抗疫的急需,各國也出現想盡快與台灣合作的聲音。 </span></p> <p> </p> <p><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知情人士透露,許多各國駐台單位、辦事處都與外交部聯繫,希望可以多了解台灣的疫情防治狀況,期盼能互相交換經驗,由台灣方面提供防檢疫、公共衛生、疫情等相關做法、建議。該人士舉例,像是台灣近期舉辦的跨部會記者會,由各自主管單位說明疫情,避免民眾恐慌;此外,政府處理錯誤訊息作法、我方整體防疫準備、技術、居家檢疫、居家隔離、如何回溯可能的接觸史都成為各國所關切的範圍。</span></p> <p> </p> <p><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黨政人士表示,許多國家體認到與台灣進行實質合作是非常急迫的問題,有歐美國家就曾對台灣的防護設備整備、口罩、接觸史回溯等做法進行頻繁的詢問、溝通,甚至提議進行雙邊、多邊的線上會議,來進行直接溝通、交換意見,並且針對各自的防疫經驗、細節,互相給予建議。</span></p> <p> </p> <p><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對於急需互助的部分,知情人士指出,各國的產業結構和產業鏈順序不盡相同,像是有些國家的製造業只有在底端,所以台灣如何在短期之內把口罩的生產線架設起來,也成為各國詢問的重點。該人士舉例,美國就是用防護衣來交換台灣的口罩,倘若未來能夠進一步合作的話,台灣的生物技術可望能大幅增長,因為美國生技技術領先全球,我方能夠向美方尋求經驗。</span></p> <p> </p> <p><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DFKai-SB;">参</span></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DFKai-SB;">、</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DFKai-SB;">401</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DFKai-SB;">宣示</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DFKai-SB;">提供國際社會協助</span><strong></strong></p> <p><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總統蔡英文於</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4月1日表示,面對武漢肺炎疫情威脅,在全體民眾的努力下,國內疫情得到控制,也受到國際矚目肯定,台灣從過去的口罩進口國,轉變為全球第二大口罩生產國,可充分供應國內需求。她指出,國際疫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疫情永遠不會結束,台灣依然處於險境,光是把國內防疫做好無法阻擋疫情蔓延,國際社會各成員必須集結力量,共同克服挑戰。前階段台灣組好國家隊,這個階段要打國際盃,跟其他國家一同區域聯防,全面抗疫。</span></p> <p> </p> <p><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蔡總統表示,臺灣願意在口罩、藥物、技術這</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3個項目,對國際社會提供協助。目前臺灣口罩日產能1300萬片,即將達到1500萬,基於人道考量,臺灣將捐1000萬片口罩給疫情嚴重國家醫療人員。其次是藥品,奎寧治療輕症可發揮一定效果,政府已請廠商提高奎寧產量,適時給予國際支援。第3是大數據分析的「電子檢疫系統」,可進行有效調查及控制擴散,臺灣將提供防疫經驗分享給國際,因為臺灣有堅強實力且行有餘力,可與其他國家合作提供人道救援。公私立醫院也會持續透過視訊,提供防疫經驗、技術給需要幫忙的國家。外交部透露,首波捐贈內容為美國200萬片,歐洲700萬片,包括義大利、西班牙、德國、法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捷克、波蘭、英國和瑞士,以及邦交國100萬片口罩、國產熱像體溫顯示儀和額溫槍等防疫物資。台灣希望能藉此防止全球疫情擴散,也盼望能從「 Taiwan can help 」成為「 Taiwan is helping 」。</span></p> <p> </p> <p><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蔡總統基於人道考量宣布後,歐盟執委會(</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European Commission)主席馮德雷恩(Ursula von der Leyen)公開在推特上感謝台灣,這也是歐盟執委會首度針對台灣發表聲明,意義更是重大。馮德雷恩是在台灣時間2日凌晨1時左右發表推文,歐盟感謝台灣捐贈560萬個口罩,以幫助對抗武漢肺炎,非常感謝台灣在此刻以行動展現團結,全球性病毒需要國際團結合作。馮德雷恩強調,台灣的行動證明「團結更強大」(Stronger Together)。</span></p> <p> </p> <p><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美國白宮國安會在台灣時間</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3日凌晨3時推文表示,「感謝台灣人民在我們持續與武漢肺炎大流行對抗之際,給予慷慨支持與合作。」並貼上《路透》報導蔡總統宣布捐贈給疫情嚴重國家1000萬片口罩的新聞,更在文末標註「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Free And Open Indo Pacific)。</span></p> <p> </p> <p><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荷蘭駐台辦事處表示,荷蘭一線醫護人員缺乏醫療口罩已經多時,除了重覆使用,甚至只能自購工地用口罩。「我們感謝台灣,在全世界最艱困的時刻,願意跟我們分享珍貴的資源,捐贈口罩給荷蘭,並且與荷蘭的醫療器材和生物製藥研究單位合作。一起合作,我們才能共度難關」。英國在台辦事處發布正式回應說,非常感謝台灣慷慨提供醫用口罩給包括英國在內的許多國家,「我們期待與台灣政府單位執行後續細節」。比利時駐台辦事處表示, 「我們很感謝台灣的慷慨救難,也期盼未來與台灣官方有更多的交流!」波蘭駐台代理代表李波(</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Bartosz Ry</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Cambria, serif; font-size: 12pt;">ś</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 推文表示,感謝台灣在這艱困時期,給予如此大方的禮物。法國駐台代表公孫孟受訪表示,在如此緊急狀況下,對台灣的捐贈「銘感在心」,顯示台灣和法國、和全球的人團結在一起,「我們歐盟國家同僚全體一致感謝台灣伸出援手」。</span></p> <p><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歐盟駐台代表高哲夫(</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Filip Grzegorzewski)則在推特上向台灣致謝,更表示「台灣幫忙」(Taiwan helps)已經成為是新的關鍵字,「謝謝台灣!」</span></p> <p> </p> <p><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歐美多國公開致謝後,名嘴鍾年晃表示,這是台灣變成「世界的台灣」一個絕佳機會,不論基於人道或國家利益,都應該這樣做。「可以預料一定會有人開始崩潰,『為什麼台灣人要花錢買,外國人免費』、『台灣人還在排隊買口罩,還送給外國人』,趴啦趴啦」,鍾年晃表示事實上,這是台灣既自助也助人的「國家戰略計畫」,因為台灣不可能靠著永遠對全球封鎖邊境來防疫,「病毒會跟著人走,全球疫情如果持續惡化,台灣也不可能獨善其身。」</span></p> <p> </p> <p><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資深反共人士林保華特別撰文表達</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台灣這次打出的是兩張明牌,一張是人道牌,一張是國際合作牌。人道牌顯而易見,台灣作為民主國家展現的普世價值。國際合作牌也是必然的,且不說台灣在困難時得到歐美及友邦國家的支持與聲援應該報答,而且如果這些國家疫情嚴重,以台灣與他們的友誼交流,自然也不可能獨善其身,就以台灣在這些國家的留學生與遊客來說,回台灣時有些就帶著中國傳給這些國家的武漢病毒回來,也增加台灣的風險。台灣的這個行動必然大大提升台灣的國際地位,這雖然不是我們這次捐贈的主要目標,當然也是目標之一,這是台灣本來應得的國際地位,應該還台灣一個公道。</span></p> <p> </p> <p><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自由時報則於</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4月2日發表「防疫合作應更加大力道」的社論:台灣之前表示每週將供應美國十萬片口罩,相較於已陷入大爆發時期的美國,數量顯得為德不卒。這次雖拉高至一千萬片,涵蓋對象也增加到美、歐等十二國及邦交國,能否形成有感,還有待觀察。政府面對重要的友邦國家,應再加大資源與數量來幫助救急,才能達到效益。面對可能的質疑,蔡政府在口罩數量上採取保守策略。先前捐助巴拉圭等邦交國家,還被導向成到底是由國內捐出還是在國外所購的命題。其實,口罩成本很小,此刻國際疫情高峰,正是發揮「小兵立大功」的時機。只要國內口罩供應無虞,多數民意當然支持互利互惠之舉。台灣在這波防疫成績成為國際亮點,其中重要原因,就是口罩等防疫物資的超前部署,對於安定民心起了關鍵作用。在國家隊全力衝刺下,台灣的口罩日產量已然超前、達到一千三百萬片,未來要繼續挑戰一千五百萬、兩千萬片數量。鑑於疫情仍在全世界蔓延,防疫合作此其時也。政府宣布捐助的口罩數量,不到台灣的日產量,這說明我們還有能力做得更多,在友邦最需要的時候再提高數量。這既是對的事情,也符合國家利益。</span></p> <p> </p> <p><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DFKai-SB;">肆</span></strong><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2pt; font-family: DFKai-SB;">、評析</span></strong><strong></strong></p> <p><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中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發言人朱鳳蓮,</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3月24日以答記者問的方式批評,台美發布所謂防疫「聯合聲明」,再次暴露民進黨當局藉新冠肺炎疫情「以疫謀獨」的卑劣行徑和政治圖謀,是把台灣民眾的衛生健康福祉綁架到「挾洋自重」,和「祖國大陸」搞對抗的錯誤道路上。朱鳳蓮說,大陸支持國際社會共同努力,加強合作戰勝疫情,但堅決反對借機搞「台獨」或打「台灣牌」,搞一些多此一舉的小伎倆。「中國台灣地區」和美國的關係必須在「一個中國」原則下處理,大陸堅決反對台美之間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span></p> <p> </p> <p><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對此,陸委會強調,台灣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世界上沒有中方所謂的「中國台灣地區」,北京當局沒有認清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更在防疫合作上刻意升高對立、無的放矢,才是與台灣人民對抗。陸委會指出,中共罔顧台灣</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2300萬民眾健康權益、百般阻撓台灣參與國際組織,近期更加大政軍威脅,台灣對此表達嚴正不滿,並認為中共這些作為,無法掩蓋其內部治理缺失所造成的全球危機。</span></p> <p> </p> <p><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而針對台灣將捐贈歐美及友邦</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1000萬片口罩,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4月1日首先說,「我好像記得,在中國疫情剛剛發生的時候,台灣當局是不是有人發布公告說不允許口罩出口」。她提到,現在美國國內疫情形勢十分嚴峻,中國大陸很多省市、企業也在努力積極自發地去向美國人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如果台灣願意提供幫助,大家都樂見其成。華春瑩隨後聲稱,「如果島內個別人想就疫情搞政治操弄,那他們可能就得要自省自重了」。</span></p> <p> </p> <p><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華春瑩的立場顯露出中共對台灣有能力對國際社會伸出援手,捐助口罩的人道行為,妒火上升,口出惡言。常言道「此一時,彼一時」。時空環境不同,就該有不同處理原則。當時疫情爆發時,大家一定會搶購口罩,造成供不應求。還好台灣的政府處理得宜,禁止口罩出口,並緊急採購機器大量生產,採用實名制,讓每個人都能買到便宜的口罩。現在國家有能力,又目睹歐美國家連醫護人員都無口罩可用的慘境,這個時候捐助口罩,真正能夠救人救命,也藉機爭取國際對台灣的認同與支持。</span></p> <p> </p> <p><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事實上,台灣近百年投注在建立醫療和公共衞生體系的人才和心力奉獻,可說功不唐捐,成績斐然。在今天的網路世紀,能否參加</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WHO,相對並不那麽重要,因為「世界已同地球村」,台灣早巳和各國村民,互通聲息、視訊密切,一旦加入,反而是WHO獲益多。所以,連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都公開承諾,將竭盡全力幫助台灣在WHO裡發揮合適的作用,因為台灣優異的防疫表現巳備受世界肯定。</span></p> <p> </p> <p><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今天的世界,就是網路的「地球村」!村民互通聲息,毋無弗屆,和上個世紀因資訊、交通、教育不發達,可以人為權力「劃界」或「封鎖」的態勢,烱然不同。</span></p> <p><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以前不能參加或被國際性組織排擠在外,容易「孤立」或成「孤兒」。如今因網路發達,資訊、視訊公開透明,民間力量影響官府大(除了中共獨裁監控網路),特別是民主國家,重視人權、自由,民主制度,不易被局部偏頗假訊息混淆或左右,民意仍主導政府的施政方向。</span></p> <p> </p> <p><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例如德國自民黨主席林德納(</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Christian Lindner),近日領銜,共有57名議員連署的提案,就指出,台灣政府的防疫措施受到國際矚目,並成為各國專家借鏡的對象,並要求德國政府致力讓台灣的衛福部及衛福機構代表,參與新冠病毒的相關會議,且以觀察員的身份參與世衛。此連拉丁美洲包括巴拉圭參議員傅蘭哥(Arnaldo Franco)、智利眾議院副議長奧斯(Pepe Auth)、哥倫比亞參議員納梅(Ivan Name)及秘魯國會議員卡拉瑞達(Luis Galarreta)等,共計10國67名,都呼應連署肯定台灣防疫成就,復表達支持台灣參與WHO體系及世界衛生大會(WHA),以避免全球防疫出現缺口。</span></p> <p> </p> <p> </p> <p><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也因此,</span><a href="about:blank" target="_blank"><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color: windowtext; text-decoration-line: none; font-size: 12pt;">義大利《晚郵報》(</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color: windowtext; text-decoration-line: none; font-size: 12pt;">Corriere della Sera)</span></a><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報導,台灣不被世界衛生組織(</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WHO)接納,是因為北京希望全世界不要承認實行民主體制的台灣,但現在全球的健康受到威脅,也許可以擱置分裂中國的爭議,對該規則進行「例外」處理。報導提到,台灣距離中國僅有100多公里,原本應該是受到武漢肺炎最嚴重的地方之一,但目前台灣只有300多例確診案例,台灣的防疫經驗值得被傾聽,但WHO卻不允許全球這麼做,關閉台灣與國際交流的大門。</span></p> <p> </p> <p><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基於上述,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兼副秘書長張宇韶認為,台美的合作基礎乃是基於互惠原則,快篩、疫苗與藥品的共同研發生產,更能使得雙方在超前部署的防疫政策中得到實質利益,此一方向更獲得歐盟的加碼跟進;追蹤接觸者相關機制與科技以及舉行科學家專家聯合會議,更是對台灣公衛專業與防疫政策的肯定。美國的態度有個關鍵的象徵,台灣雖然被排除在世界衛生組織門外,但已經在雙邊與多變的機制下與民主國家接軌,這是台灣醫療軟實力的體現,也是防疫政策額外的外溢效果。</span></p> <p> </p> <p><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最後我們要特別指出,總統蔡英文</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4月1日在總統府宣布防疫將從打國家隊,提升到打國際盃。但當媒體詢問,這個國際援助是否也包括中國大陸,如果他們需要協助,台灣願意提供嗎?蔡英文則回應表示,「世界上願意跟我們合作的國家我們都很願意一起合作。我們也不希望這個事情被過度的政治化。我們基本的原則就是有需要的、我們有能力,我們就貢獻。」</span></p> <p> </p> <p><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相信這就是現在執政的民進黨政府最重要的基本態度</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DFKai-SB; font-size: 12pt;">!</span></p> <p> </p> <p> </p> <p> </p> <p> </p> <p> </p> <p><strong> </strong></p>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