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家发起网络公投: 国民制宪  和平转型

中国法学家张雪忠号召公投: 国民制宪、和平转型

在上海的中国法学家张雪忠在海外社交媒体推特上号召进行一场“国民制宪,和平转型”的网路公投,这是自去年他致全国人大万字公开信后,又一次动员公众推动中国宪政改革的尝试。在互联网上,有人赞赏他的勇气,也有人对中国的政治现实感到悲观。

国民制宪,和平转型”网路公投

原华东政法大学法学教授张雪忠2月16日在推特上发起“国民制宪,和平转型”的网路公投。

张雪忠写道,“国民制宪,和平转型”既是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路径和愿景,也是动员公众支持和推动政治变革的口号,且最有可能成为不同阶层的共识。”现年四十五岁的张雪忠附上一张拿着手写标语的照片,希望此帖能在一周内得到超过一万的转发。

不过,张雪忠婉拒记者的采访, 但感谢外界的关注。

至18日截稿,张雪忠发起的网路公投已有近四百次的转发,有评论表示支持,也有人认为这个倡议是在与虎谋皮。

旅美宪政学者、中国民主转型研究所所长王天成对张雪忠的勇气表示赞赏。“很多人对中国转型的未来悲观、绝望,如果是这种气氛,转型发生的可能性会更小。我研究民主转型,历史上很多国家在专制时代时,大家都觉得专制政权过于强大,会永远存在下去,但到了某个节点,迅速发生了崩溃。所以不要被悲观情绪控制,要有想象力、要保持希望。”

 

中国法学家张雪忠手举“国民制宪,和平转型”的标语(推特截图)
中国法学家张雪忠手举“国民制宪,和平转型”的标语(推特截图)

张雪忠:“不需要别人来告诉我: 这太天真了”

在当下言论自由被严厉限缩的中国,要保持想象力与希望并不容易。这也不是张雪忠第一次为中国的政治改革大声疾呼。

去年五月两会召开前,张雪忠撰写万字公开信给中国全国人大,并被上海警方带走,约二十四小时后才获释回家。过去,他则因为频频发文批评一党专制、担任新公民运动被捕人士的代理律师及参与异议作家郭飞雄等人的维权案件,于2013年遭华东政法大学解聘,2019年律师执业证被吊销。

“在专制国家追求宪政民主,从来都是极其艰难的事情。 我们不需要别人来告诉我们:这太天真了…… 我们正是在克服了种种失败主义、愤世嫉俗和绝望情绪之后,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 让我们用举手之劳的转发,来表明我们永不放弃的态度!”张雪忠在2月17日的推文中写道,自己因为发动网路公投,遭当局约谈,要求他删除贴文,但他坚持这是公民的表达自由。

中国“伪宪法”为谁服务?

张雪忠把当下的中国宪法称为“伪宪法”。他的论述是,宪法应当是全体国民意志的产物,而中国宪法却是由一群非全体国民自由选举产生的“代表”,依照体现某领导人或某政党意志而制定。

“宪法的作用应该是限制政府、保障公民权利;但中国宪法的作用不是如此,它是共产党的政策宣言,是共产党夺取政权以后,确认自己对政权的掌控,不是约束政府的文件。”王天成对张雪忠的“伪宪法”说表示认同。他告诉本台,1982年邓小平时代将“四项基本原则”写入中国宪法的序言,就更确立了中国宪法服务共产党的指导原则,更让专制主义成了中国宪法的灵魂。

当一部“伪宪法”与当权者利益紧紧相扣,国民制宪、政治转型的动能如何发生呢?

王天成分析转型的两种模式,第一自上而下的转变,在中国现有的利益结构下机率极低;第二种是由下而上的革命推动,历史上有先例可循。

在北京的中国宪政学者陈永苗的观点较于悲观。他认为在1989年之后,中国已经错过了政治转型的机会,如今需要在大规模的地缘政治碰撞下,才有可能推动中国民主转型。但他也强调,张雪忠的观点“是一种思潮,一种对中国大转型的预测。每一种转型路径的探索跟研究、鼓吹,做政治表达都不应该有错。”

“我经历的多了,(张雪忠)这种表达放在中国的政治现实,就像夜空里的烟花,放一下就没了,太阳只要没升起还是黑暗,还是没法带来黎明。”陈永苗感叹,但他接着补充说,烟花放了,至少给了人们一些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