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部的河南省近日遭遇罕见特大暴雨,多个城市出现内涝。20日晚,省会郑州市的地铁有数百乘客被困,其中12人死亡,5人受伤。目前市区陆、空交通受阻,一些医院和居民区停电。
在过去的24小时,郑州地铁被淹事件持续在网络上发酵。在遭遇罕见自然灾害的同时,人为因素和人为责任也成为讨论热点。
根据官方信息,全郑州市受灾人口达到3.6万人,紧急转移近20万人。目前郑州已经统筹协调防洪救灾队伍300多支,派遣救灾人员2万人。
20日晚,郑州地铁5号线途径的一些站点严重积水,导致列车停运,一些乘客生命垂危。
当日晚6点开始,郑州市地铁宣布全线停运。雨水灌入地下隧道和5号线列车内,许多乘客被困于车厢。
《中国青年报》援引一位被困在地铁上的人称,5号线列车在抵达海滩寺站时,已经采取紧急停靠措施,“但后面列车继续往前开”。
他说,一部分人在列车长的指挥下走向地铁内的人行信道,但由于信道过于狭窄,大部分人又被迫返回车厢。
这位被困人士称,到了晚上九点,列车窗外的水已经将近一人多高,而车厢的水流也漫过胸口,甚至脖子。
“身边陆续有人出现缺氧、低血糖的症状,有人在发抖、大喘气、干呕。”
救援人员后来凿开玻璃窗,并将破窗器递到车厢内,才解救出一些人。“从开始被困到撤离到安全区域,前后约4个小时。”
官方凌晨通报,地铁内共疏散500余人,其中12人抢救无效死亡,5人受伤送医。
“郑州发布”称,强降雨造成郑州地铁5号线五龙口停车场及其周边区域发生严重积水现象,7月20日18时许,积水冲垮出入场线挡水墙进入正线区间,造成郑州地铁5号线列车在海滩寺街站和沙口路站隧道列车停运。18时10分,郑州地铁下达全线网停运指令。共疏散群众500余人,其中12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公开资料显示,2013年12月28日,郑州1号线开通试运营,郑州地铁成为中国大陆第17个、河南省第1个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截至2021年6月,郑州地铁开通的线路共7条,运营里程206.5公里。
郑州曾投入巨资建设“海绵城市”,旨将这座城市打造成具有吸水、蓄水等功能的海绵体,提高城市防洪排涝的能力。但一场暴雨似乎打破了这个神话。
许多公众在网络上质疑,官方预警暴雨是否及时,各个部门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地铁有哪些相关备案,救援系统上的应急弹性是否不足,等等。
有中国媒体质疑官方没有及时做出地铁停运的决定,但没有得到政府回应。
中国官方数据显示,郑州单日降雨量突破监测以来的历史极值,单小时降雨量超过日历史极值。近三天的降雨量接近常年一年的雨量。
在郑州经营个人生意的刘先生对BBC描述20日晚的大雨,“我从来没有见过昨天这么大的雨,就在那一个小时几乎是从天上倒下来,一片白色,什么都看不清,然后水一会就起来了。”
7月20日当天,郑州气象局共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一级/特别严重)6次,分别为01时08分、06时02分、09时08分、11时50分、16时01分、21时32分。
15时30分,郑州地铁关闭首个出入口,而五号线的站点是在第五个红色预警发布40分钟后才关闭。
郑州市内一些地铁站停电,导致沿线水泵无法运行。《南方周末》引述一位安全部门主任称,有电的地铁站开足马力抽水,但水太大了,“已经远远超出我们水泵的设计能力”。
暴雨还造成郑州市内一些医院的供电设备进水,就诊病人滞留,重症病人一度处于危险状态。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21日凌晨停电,急缺供电设备,需要郑州地区调配发电设备。
根据中国媒体《财新》报道,21日上午7点,该医院供电仍未恢复。一楼的洪水已退去,但地下楼层被淹没,千余名一日前来就诊的患者及家属因交通问题仍滞留在医院。一位医院内科医生称,医院目前已停诊,大量医用检测设备和电力设备在医院负一层被淹,损失很大。
官方媒体《人民日报》引述该医院一位领导称,该院河医院区停电后电梯全部停运,备用电源也无法使用。目前正在协调约600名重症病人向外转运。
河南省妇幼保健院等其他一些医院,以及一些居民区也在21日凌晨停电。
家在郑州的孙先生对BBC说,大雨导致郑州北部、西部的一些小区配电设施进水,造成居民区停电。他所在的金水区没有停电,但在21日上午,居民区电话、网络信号不稳定,“大家都联系不上”。
暴雨导致郑州的铁路、航空、公路运输大面积中断,而由于该城市是南北、东西交通要道,影响波及中国多地。
目前,郑州铁路局管辖范围内的五条普速干线铁路,及三条高铁部分区段封锁或限速运行,致使近百趟普铁、高铁停运。有乘客在列车内滞留超过30小时,车上间歇性供应电力。
从20日开始,中国近百趟普铁、高铁停运,还有大批列车晚点。有多趟列车滞留超24小时。
国家铁路集团官方微博“中国铁路”称,河南暴雨致京广线一路段路基下沉,由包头开往广州的一辆列车在郑州市区间发生车厢倾斜,无人员伤亡。
郑州铁路局在官方微博称,由于强降雨长时间冲刷和浸泡,一些线路的部分区段雨量超标,出现水侵钢轨、堑坡溜坍、边坡溜塌、线杆倾斜、树木倾倒等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