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 —
在美中关系持续紧张之际,华盛顿与北京正试图管控双边关系避免发生冲突。一本关于50年来美中关系发展的新书说,自2018年以来,美国政府和国会对中国带来的威胁与挑战有更深的担忧和急迫感,拜登上任后行政当局与美国国会对中国挑战逐渐形成立场一致的“华盛顿共识”,是自尼克松访华,美中关系正常化以来前所未见的现象,美国对中国的立场正在变得更加坚硬,未来这个趋势将会持续。
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接近两个月之际,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威廉·伯恩斯(William Burns)上星期(4月14日)在佐治亚理工大学发表演说时称,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是俄罗斯侵略战争的“沉默伙伴”,中国是美国的严峻挑战,也是美国强大的竞争对手,“不乏雄心与能力”在包括经济、军事、太空和网络等所有领域取代美国成为印太地区领导强权。
中国外交部驳斥伯恩斯的说法,指称美国在乌克兰危机中一再散布虚假消息对中国“大肆抹黑”,对中俄关系挑拨离间。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说,中国的发展“只是想让中国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我们对挑战谁、取代谁并不感兴趣。”
与中国军方情报官的会谈
时间回溯到1995年底。
就在中国因不满时任台湾总统李登辉访美而对台湾试射导弹的第三次台海危机期间,当时正在美国国会研究处担任研究员的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萨特(Robert Sutter)正在中国访问。在一次特别安排下,他与曾任中国情报部部长的中国解放军总参谋长助理熊光楷,以及其他退役战略官、外交部和情报官员共7位中国官员会面。
“我们正在讨论事情,但会谈进行的不太顺利,因为他们知道我为国会工作,所以那个情况就是,他们对我进行围剿,以便让我回去告诉国会,中国有多不高兴。”
萨特说,会议进行到一半时停顿下来,有一个人站起来对着他说,“你们美国人想要做领导世界的强权,想要做领导亚太地区的强权。你们想要继续支持台湾,你们想要改变我们的政治制度。”
说到这里,萨特自嘲地表示,当时对方有7个人,而他只有自己一个人,“我能怎么办?所以我非常有勇气地闭上嘴巴不发一语”。
对方接着说:“如果你们以为我们会接受那些,那你们是在做梦。我们会让你们清醒!”
上星期,萨特在他的新书《危险的过去,不确定的现在》(Perilous Past, Uncertain Present)发表会上透露了这段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的经历。
中国的连贯性
曾任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情报官及国务院情报研究局中国部主任的萨特说,从那次与中国官员的会面后他就一直在等待。“直到现在”。
他说,那一刻现在已经到来。的确,中国不想要美国作为世界领导强权,因为那对中国是坏消息;他们当然更不想要美国作为亚太地区领导强权,那是从毛泽东以来他们就一直存在的想法;他们不想要美国支持台湾;他们也不要美国改变他们的制度,那是最根本的。
“那就是连贯性。那些事情很长、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直都在那里。有时候他们不谈它,有时候他们会谈,但这些都是最根本的。现在就是这样,而我们正处于其中。”
美国国会驱动华盛顿共识
萨特说,他在新书中试图为美中两国今日成为对手与竞争关系是如何造成的寻找答案,因为除了50年前尼克松与毛泽东历史性地改变了美中关系以外,他在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中从未见过华盛顿对北京这种颠覆性的态度转变。他认为,这个转变最重要的驱动力是美国国会。
萨特指出,从2018年初开始,国会两党多数为保卫美国抵抗党国一体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带来的极为严肃和多方面挑战行为,提出了300个包括高科技在内的大量抗中立法,国会对中国政府的态度转趋负面,2017年底特朗普政府提出的《国家安全战略》文件将中国列为美国最大挑战,也反映了行政当局与国会的一致看法,他称这个在大华盛顿地区环城公路内(inside the beltway)形成的共识称为“华盛顿共识”(Washington consensus)。
他说,拜登政府上台后在国会主导下也延续这个共识,拜登政府中包括国务卿布林肯、国安顾问苏利文等人对中国一心想改变由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已有越来越清楚的认识,也采取全政府做法全力应对或顶回中国的挑战,这些挑战包括在印太地区的领土和军事扩张削弱美国同盟;通过国营企业进行经济胁迫、掠夺知识产权削弱竞争、危及美国和西方利益;以及透过影响力活动收买外国菁英或以经济投资影响政府治理等。
今年2月24日,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中国没有对俄罗斯的行动做出谴责使美国政府对中国的疑虑加深,担忧北京可能对俄罗斯提供支持;原本就对中国共产党立场强硬的美国国会两党议员也警告北京,协助俄罗斯规避国际制裁可能使它面临被制裁的后果。
中俄欲削弱美国
萨特说,乌克兰战争的影响极其深远,但习近平与普京的关系并非最近才开始,中俄关系自习近平上任后就因双方各自利益而变得更为紧密,经过仔细审视后可以发现,两国在所有议题上的合作几乎都是为了“削弱美国的力量和影响力”,而且他们共同的看法都认为美国正在衰落,无法对他们的作为起到制衡作用,所以中国在南中国海的填海造岛,俄罗斯兼并克里米亚,正是因为两国都不认为这些作为会为有什么后果。
他说,乌克兰战争只是让华盛顿更认清中俄正在合力挑战美国的现实,因此也更加深了美国政府、国会及其他人对中国的敌视(antagonism),未来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只会更加坚硬,双方的对手关系将会持续,因为习近平完全没有意愿要在对美国的多重挑战中妥协,美国国会持续推动对抗中国的立法。
在美国对中国立场渐趋坚硬的同时,美国对台湾的支持也在持续增强。上星期由美国共和党参议员格雷厄姆带领的两党国会议员代表团访问台北,表达国会对台湾的支持。美国之音问萨特,国会在美台关系的改善过程中是否也具有主导作用?
“切香肠”支持台湾
萨特表示,美国国会一向在美国对台政策上扮演重要角色,但如今美国政府也在主动改变对台湾的做法,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自蔡英文总统上台后中国加大了对台湾的施压,美国政府认为这是在改变台海现状,美国必须把它改回现状;其次是台湾在美国的印太政策中占有重要分量,如果美国对中国的政策更强硬,双方将变得更对抗,美国就必须有位于第一岛链中心的台湾的支持。
此外,萨特说,民主台湾与美国有共享价值,台湾的高科技产业对美国在应对中国的高科技挑战上十分重要,因此对于中国在南中国海被认为是在以“切香肠”的渐进方式改变现状的作为,美国也进行反向操作,以同样的“切香肠”方式改善与台湾的关系,并以此提高中国侵犯台湾必须付出的代价。不过他说,这一切改善与台湾的政策都是在美国的“一中政策”框架下进行,目的就是要避免与中国发生战争。
美国加州大学全球冲突与合作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李语堂(James Lee)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北京的确视美国对台湾的政策是在“切香肠”,“即便美国没有跨越红线,中国总是以怀疑的角度来解读美国的策略,认为美国是在朝着推动台湾独立的方向努力。”
红线在哪里
近来中国多次指责美国正在“掏空”、“虚化”一中政策,此前在传出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将访问台湾后,中国外长王毅即称,美国在台湾问题上是在“公然踩踏‘一个中国’红线”。佩洛西后来因确诊新冠肺炎推迟了台湾之行,但中国要求佩洛西取消访台而非只是延后。
李语堂说,美国不应允许北京界定红线在哪里,“北京想要限制美台之间的合作,如果美国让北京界定红线,那么美国想要避免冲突的欲望就可能变成迁就北京的喜好。”
不过他也表示,红线的确存在,只是无法得知那些红线在哪里,“除非去测试那些界线。不过这么做总是会有误判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