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灏先生
台灣中華民國“中研院”院士、本刊顧問、著名歷史學者張灏于4月20日逝世。張灏提出的“轉型時代”、“幽暗意識”等概念與觀點對中國思想史的研究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張灏,1937年出生,安徽滁縣人,1957年畢業于台灣大學歷史系,1961年獲哈佛大學碩士,1966年獲哈佛大學博士學位,師從美國知名歷史學者史華慈。張灏專長中國思想史,特別是近代思想史研究。曾擔任俄亥俄州大學歷史系教授、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教授,也是《劍橋中國史》晚清部分的撰稿人之一。
張灏的多部著作對中國近代思想史研究有重要影響,如《梁啓超與中國思想的過渡(1890——1907)》、《危機中的中國知識分子:尋求秩序與意義》、《危機中的中國知識分子:意義與秩序的追求,1895-1911》、《烈士精神與批判意識——譚嗣同思想的分析》、《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等。
張灏提出過多個中國思想史研究中的關鍵概念,目前在相關研究中仍在被持續討論。例如他提出“幽暗意識”的概念,並借以分析不同文明的思想史。張灏認爲,人們常常覺得西方自由主義思想的基礎是一種“人性善”的假設和進步主義的價值觀,但我們卻不可忽視自由主義對人性陰暗面的警惕。人性中的“幽暗意識”對人性之惡的警惕真正提供了一種民主傳統的支撐,並成爲制約權力的思想底色。
參考:
1.張灏:幽暗意識與西方民主傳統
https://cul.qq.com/a/20160912/0074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