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总理李强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讲话。(2023年11月28日)

中国总理李强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讲话。(2023年11月28日)

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于11月28日在北京开幕,中国总理李强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在国内经济疲软之际大张旗鼓举办展会,是要宣扬其红色供应链的完整性,吸引外资回流,但在中国政治环境持续紧缩的情况下恐难如愿,形式意义将高于实质意义。

中国政府首次举办的链博会主题定为“链接世界,共创未来”并且号称是全球第一场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

李强出席链博会 称“反对脱钩断链”

据路透报道,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开幕式主旨演讲中表示,中方愿与各国建立更紧密的供应链联系,反对任何形式的脱钩断链。同时强调中国大陆将持续打造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

中国总理李强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开幕式上讲话。(2023年11月28日)
中国总理李强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开幕式上讲话。(2023年11月28日)

李强表示,在世界经济复苏艰难的大背景下,各方都在寻找强劲可持续的增长动力,巩固和加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是各方的迫切期待。他说:“中国举办链博会就是为了顺应时代呼唤,创造一个促进各方加强沟通,深化合作、共谋发展的国际化平台”。

此前,主办单位“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张少刚在21日召开发布会,宣布本会共有515家中外企业参展,外商比例为26%,覆盖55个国家和地区。

张少刚还特别强调,美国企业热烈响应,总数占境外展商的20%且行业领军企业众多,包括苹果(Apple)、亚马逊(Amazon)、特斯拉(Tesla)跟联邦快递(FedEx)等世界500强公司派高级代表参会,在全场“5链1展区”都有美企布展。

所谓“5链1展区”指的是广达10万平米的展会现场,依产业类别划分为智能汽车链、绿色农业链、清洁能源链、数字科技链与健康生活链,另设有一个供应链服务展区。

位于台北的国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军与作战概念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绣雯表示,上述五大供应链项目都属于当今最受瞩目的“次世代产业”,也符合中国净零碳排和数字转型的国家战略,由此可见中方想藉由提出“下一个时代的商机”吸引外资。

营商环境恶化 外资大量“润”出中国

究其原因,王绣雯认为中国政府不得不承认历经疫情封控、美中竞争和“反间谍法”等对外资不友善的政策后,近年来许多在中国设厂的外资企业已经“润”出去,更有大量资金正在逃离中国。

王绣雯告诉美国之音:“现在苹果啊还是什么(外资企业)都离开中国,它(中共)现在就是说我们在未来产业占有优势,请投资,钱要回来,我有下个时代的发展机会,而且中国是很大的一个市(场)。”

有据可查的是,路透社11月6日报道,国际收支初步数据显示,2023年第3季(7-9月)中国首次出现外国直接投资(FDI)负债,赤字达118亿美元,这是自1998年开始编制这项数据以来,中国首次出现季度缺口,报道中分析,主要原因就是西方企业正在“去风险”,不再投资中国。

对此,接受美国之音访问的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中国想要重新吸引欧美外商回流,无论在国际或国内,都有不小的挑战。

中国链博会前 白宫动手强化供应链

巧的是,就在中国的链博会开幕前夕,美国总统拜登于27 日成立“白宫供应链弹性委员会 (White House Council on Supply Chain Resilience) ”同时宣布近30项新措施,强化对美国经济与国家安全扮演关键角色的供应链。

白宫经济顾问布雷纳德26日在白宫简报会上称,这些措施将“加强美国供应链并降低美国家庭的成本”。

澳洲蒙纳士大学商学院教授史鹤凌认为,美国所强调的供应链多样化,就是不再把制造业的供应链集中在中国这个“世界工厂”,而分散到其他国家,在他看来,拜登提出的“去风险”本质上就是“中美脱钩”。

史鹤凌分析,俄乌战争爆发后,中国选择在美国的对立面且随时可能在台海制造争端,种种行为都给全球产业链带来风险,加上中国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严密封控,更让各国警觉到供应链过度集中于一个国家将会造成世界经济风险。

相比近年来欧美各国对于供应链安全的警惕性上升,史鹤凌说,如果这场链博会是在2019年举办,情况可能大不相同,参展商数量或许会比今年多出10倍以上。

史鹤凌告诉美国之音:“它(链博会)实际上强调的是把中国重新放在世界产业链的中心,而美国强调的是把中国从世界产业链的中心位置给弄下来,听起来都是在强调产业链,但整个方向完全相(反)。”

中共以“国安”为由紧缩外商管控

另一个大问题则是中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名,不断紧缩社会控制,对外商带来人身安全的风险未见改善。

史鹤凌指出,中国对宏观经济的管理基本上已处于失控状态,一方面喊话欢迎外商,另一方面却是国安系统不断强调“反间谍”,甚至要求中小学生要特别注意外国人的言行。

站在经营者的角度,这样矛盾的信息就代表在中国经商风险提升,因此就算他们试探性地参加链博会,但要拿出真金白银投入中国供应链,还会有所保留。

位于北台湾新北市的淡江大学产业经济学系教授蔡明芳同样认为,中国政府近年来从打击香港社运、推行“共同富裕”政策到实施“反间谍法”等一连串举措,已经让许多外商加速离开中国,此外,中国自身经济疲软,也是让外商怯步的重要原因。

中国消费不振导致供应链恶化

蔡明芳分析,虽然邻近的韩国、台湾也都同样面临进出口衰退,但中国格外不同的情况是出口减少加上供应链转移,造成国内新增就业大幅下降,青年失业率不断上升,这又导致消费者物价指数连续4个月零增长甚至负增长。

内需经济滑落的结果是中国境内的经济、筹资活动整体放缓,原本体质欠佳的厂商开始倒闭,又会进一步造成供应链变得更不健康。

蔡明芳告诉美国之音:“非常重要的是大家过去供应链会集中在中国,是看到中国的市场,现在这个市场的需求如果不见了,我把供应链继续集中在中国的必要性也就大幅降低,所以开始往越南、印度,往墨西哥去,供应链分散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

另一方面,尽管除了着重宣传美国大厂参展之外,中方也强调这次链博会有为数不少的“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参会,但蔡明芳认为,“一带一路”国家厂商虽然可以摆出数量庞大的阵容,但除了具备科技实力的马来西亚之外,其他国家所能创造出的产值相对较低。

马来西亚太平洋研究中心首席顾问胡逸山同样认为,参与欧美国家高科技且具有高增长力的供应链,才是中国最看重的核心。

胡逸山说:“坦白说,若是东南亚的一些主要经济体,比如说马来西亚也出产一些芯片,当然有它们的参与会更好,若是其他一些相对比较落后的一带一路国家的参与,意义就不太大了。”

本届链博会将于12月2日闭幕,淡江大学教授蔡明芳指出,为期5天展会中值得观察的是,中国政府是否真能有效媒合参展的欧美采购商与本土供货商,否则这场展会的形式意义将会远高于实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