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处大屏幕播放习近平悼念李克强新闻。 中国国务院前总理李克强遗体11月2日在北京火化。世界各国媒体对李 […]
每月存档:2023年11 月
耶伦财长:美国与中国的经济关系必须考虑国安与人权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亚洲协会在华盛顿主办的活动中就拜登政府印太经济政策发表讲话。(2023年11月2日) 美国财 […]
美国会议员提案促制裁香港律政司长等49名警检法官员
美国国会议员已向参丶众两院的不同委员会提出跨党派法案,要求检视有关香港的制裁事宜,为敦促当局考虑制裁49名香港 […]
孔子学院在美数量锐减 未来何去何从?
中国“孔子学院”过去几年来争议不断,最新报告显示,曾经在美国广设超过百间的孔子学院如今屈指可数。不过,虽然欧美 […]
中国青岛啤酒承认“工人尿尿加料” 并道歉
有工人在山东青岛啤酒厂便溺,引发社会关注后,中国官方昨天通报调查结果,一名涉事工人被行拘。青岛啤酒发布声明道歉 […]
李克强遗体火化日 北京如临大敌
李克强遗体告别现场 (网友转发微信图片) 华盛顿 — 中国前总理李克强的遗体周四(2023年11月2日)上午 […]
李克强遗体在京火化 主政十年他给中国经济留下了什么?
11月2日,中国前总理李克强的遗体在北京火化,天安门广场上下半旗致哀。李克强10月26日于上海突发心脏病, […]
杨恒均寄出第一封信:“我快要死了”
澳大利亚作家杨恒均从中国拘押地点给儿子们寄出了第一封信,信中写道:“我病了,我很虚弱,我快要死了。”澳大利亚总 […]
共产中国,死亡驱动的国家 —— 李克强去世面面观
共产中国的重大政治变迁,无一不和重要政治人物的死亡相关。
从1971年林彪去世,1976年1月周恩来去世,1976年9月毛泽东去世,到1989年胡耀邦去世,再到2023年李克强去世,人们发现,死气沉沉的共产中国,恰恰正是靠死亡——政治大人物死亡——才能打破死气,才能透光,才能发声,才能大变。
在共产中国,死亡,是一个驱动器,它点燃了这个国家的引擎,是死亡给它输入了生气。死亡赋予它“生命”。
李克强之死引发的浪潮,主要不是因为他为立下的丰功伟绩,而是因为人们对习近平的愤懑和仇视。基本上,李克强是作为习近平的一面镜子,一个反衬,一种制衡,另类选项而受到民众拥戴的。
除了政治派系(团派与太子党)的区分外,李克强与习近平也分别是七七级大学生和工农兵学员的象征符号。李克强悲剧,是中国一代知识人的幻灭。
李克强的骤然去世,或将成为又一次中国式启蒙,赋予躺平者以实实在在的自救责任。
加强监管化解风险 习近平主持中央金融会议
中国“中央金融工作会议”31日在北京落幕,官方强调将“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学者分析,接下来5年内,中国政府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