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照片: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抵达北京人大会堂出席全国人大会议。(2023年3月6日)

资料照片: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抵达北京人大会堂出席全国人大会议。(2023年3月6日)

经济复苏步履蹒跚、三中全会一推再推、副国级要员人间蒸发、国际局势紧张加剧、 美中竞争日益升级——经历跌宕起伏的2023之后,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2024年会是什么样,将会怎么走?

星期一(3月4日)开幕的中国“两会”或许是探寻答案的重要窗口。

“异常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是2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今年“两会”召开背景的总结。

“两会”是中国一年一度最大规模的政治活动,今年的“两会”即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和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分别于3月5日和3月4日在北京开幕。

“两会”通常持续10天左右。根据北京市公安局对两会期间“低慢小”航空器实施禁飞的通告,“两会”很可能是在3月11日或者12日闭幕。

中国总理李强在北京人大会堂举行的记者会上讲话。(2023年3月13日)
中国总理李强在北京人大会堂举行的记者会上讲话。(2023年3月13日)

历年“两会”,中国总理在全国人大首日做政府工作报告是最重头的看点。中国当下的经济局势更让重点谈经济目标和政策的总理报告成为今年两会的最大看点。

由于中国前外交部长秦刚和前国防部长李尚福去年突然消失于公众视线并被神秘撤职,加上中国军队反腐重拳不断,一众高级军官落马,人事任免也是今年两会的热门看点。

全国人大的完整议程将在3月4日公布。美国之音先带您盘点一下期间值得关注的议题和看点。

政策看点:李强的第一份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一般包括两方面:一是回顾过去一年的政府工作,尤其是上一份政府工作报告中所设任务的完成情况。二是宣布本年度政府工作的目标任务、重点和政策措施。

另外,“两会”闭幕当天,作为总理的李强将召开中外记者会。

经济:是否会有力度更大的刺激措施?可能性不大

李强在1月份的达沃斯论坛上提前告知世界中国2023年的国民生产总值(GDP)增长率是5.2%,尽管外界怀疑实际数字可能更低。中外分析师们现已纷纷对李强将宣布的中国2024年GDP增长率目标作出预测,大部分称将继续维持在5%左右,但今年实现该目标的难度将更大。

大部分分析师预测中国2024年的预算赤字率会继续突破3%。中国去年第四季度增发了1万亿元主权债券刺激增长,纳入年度预算,导致去年的赤字率从3%升至3.8%左右。中国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建议把2024年的赤字率继续维持在3.8%。

北京具体打算用怎样的经济措施支撑这些目标?尚待李强的报告揭晓。

不过,由于中国是党领导一切工作,所以可从习近平29日主持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纪要中一窥报告风向。这次政治局会议专门讨论李强拟提交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稿。

会议明确表示,政府经济工作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会议对经济政策的描述确实与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用语高度一致。另外,李强在2月19日专门讨论《政府工作报告》稿的国务院全体会议上也号召“各部门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开年工作。

因此,李强报告中宣布的经济措施应该不会偏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定的基调和政策。这就意味着——

  • 尽管市场强烈期待北京大幅增加经济刺激力度,但可能性不大。分析普遍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信号显然是较温和的刺激举措——
    •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
    •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
    • 29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用语的基础上增加了“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
    • 李强在1月份达沃斯论坛上的讲话也淡化了今年出台大规模刺激措施的可能性。他强调中国去年能在不依赖“大规模刺激”的情况下实现5.2%的经济增长,被外界视为北京释放不采取大规模刺激措施来重振经济增长的信号,彭博社报道说。
    • 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利明璋(Bill Bishop)在其新闻信Sinocism中也对李强在政府报告中宣告更强有力的刺激措施持怀疑态度。他写道:“2024年的(经济)政策很可能已在去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制定好了。自那以来,除了年初的股市动荡,尚还看不到中国经济的其他方面有出现任何实质性恶化,那他们有何理由这么快就在政策上变卦呢?”
  • “高质量发展”将是政策焦点——
    • “高质量发展”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纪要中的高频热词。会上要求2024年的经济工作“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并强调“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
    • 这意味着什么?美国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的专家分析称,高度强调高质量发展,暗示着北京不会对习近平倡导的以投资为主、国家主导发展的经济战略进行彻底改革。
  • “新质生产力”是热门词——
    •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之后的党政机关各大经济相关的会议,“新质生产力”被频频提及。《人民日报》29日发表了《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的文章,称“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 发展“新质生产力”会如何落实到经济政策尚不得而至,或许李强的报告中会宣布将被重点扶持和发展的产业。

房地产危机、地方债务危机、人口危机、高青年失业率、国内消费需求和出口市场双双疲弱、外资撤离等等经济阻力之下,李强预计会借“两会”在报告中宣布旨在提振国内外对中国经济短期信心的措施和论调。

但中国经济政策的重大转变或改革性措施不太可能在“两会”上出现。至今尚未召开的三中全会才是制定中国转折性经济政策和经济改革的平台。但美国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的专家分析称,下次召开的三中全会如何讨论经济也取决于中国经济的增长前景会变得多悲观,给当局造成多少压力。

外交:加强联合全球南方抗衡美国,但仍以稳定美中关系为重?

同样,李强报告中的中国外交政策应该不会偏离去年12月末举行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定下的基调和政策。根据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和德国马歇尔基金会的中国专家解读,中国会抓住西方国家在俄乌和巴以冲突问题上分歧的契机,继续通过气候、贸易、巴以等议题拉拢全球南方,以此对抗美国在全球的影响力。

同时,自去年美国总统拜登与习近平在旧金山会面以来,美中互动升温,成立的双边工作小组和建立的危机管控机制使双边关系维持一种脆弱的稳定。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中国专家尼尔·托马斯(Neil Thomas)认为,北京为改善商业和投资信心,今年可能会以继续稳定美中关系为重。李强报告中是否再提为美中关系加“护栏”等措辞会是重要信号。

另外,中国外交部长也会单独召开有关2024年中国外交政策重点的记者会。

台湾:对所谓台独势力是“坚决打击”还是“反对”?

中国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在上个月举行的2024年对台工作会议讲话中首度将此前对台工作会议讲话中惯用的”反对”台独升级为”坚决打击”台独,使外界忧心这是否预示着中国2024年对台政策将更加强硬。

李强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和王沪宁在全国政协会议上的讲话将对“台独”使用怎样的措施值得观察。

国防开支将被重点关注

李强很可能会在其政府工作报告中简要提及实现中国军事现代化目标的惯用言论。随着台海和南中国海紧张态势加剧,财政部在两会期间公布的预算报告中的军费预算将备受关注。《南华早报》报道说,分析人士预计中国今年的国防预算将稳步增长,与经济增长和去年7.2%的增幅保持一致。

其他政策看点

  • 中国国家发改委《关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 中国财政部《关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 赵乐际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做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 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做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 发改委和财政部可能和外交部一样会召开记者会。

政治看点:习近平在哪“下团组”?几张反对票?官媒捧谁?

习近平每年都会在“两会”期间“下团组”。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的托马斯和钱景(Qian Jing,音译)认为,习近平对参加“两会”的各团组发表的讲话往往能反映出 “大方向性的政治主题”。

比如,去年“两会”上,习近平对江苏代表团强调了“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他说,“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 他对民建工商联界代表团讲到中国发展面临急剧变化的外部环境时,罕见的点名批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实施了全方位的遏制、围堵、打压,给我国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这些讲话预示了中国在所谓“统筹发展与安全”上不断突出安全,在地缘战略上努力联合俄罗斯和“全球南方”来对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在全国人大会议期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2023年3月8日)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在全国人大会议期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2023年3月8日)

习近平今年“两会”是否会访问湖南代表团?

中共湖南省委上个月宣布在全省展开“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推动“高质量发展”,博得舆论眼球。但也有批评认为这只是形式主义,解放思想实为统一思想。

托马斯和钱景认为,习近平是否到访湖南代表团以及对他们发表怎样的讲话值得关注。

分析也指出,人大代表投下的反对票从2013年两会以来大幅下降,赞成票率直线上升,凸显了习近平对权力的强力掌控。今年人大代表们投赞成票的比率较去年相比如何,或能一定程度上折射习近平的权威是否受到中国当下的经济困境的影响。

此外,中国高层政治动态的观察人士也将关注《人民日报》等旗舰官媒在“两会”期间对李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的报道篇幅。比如对李强的报道篇幅是否会多于去年对前总理李克强的报道篇幅?对蔡奇的报道篇幅将是怎样?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左)、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中)与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中国人民大会堂出席全国人大会议。(2023年3月7日)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蔡奇(左)、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中)与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中国人民大会堂出席全国人大会议。(2023年3月7日)

人事看点:外交部长是否有新人选?董军是否“升级”?更多人事任免?

中国前外交部长秦刚去年6月下旬消失于公众视线,7月下旬被免去外交部长职务。李尚福是8月底消失于公众视线,10月下旬被免去国防部长和国务委员的职务,同时秦刚也被进一步免去国务委员职务。

就在数天前,中国官媒报道秦刚辞去了人大代表资格,同时,李尚福的名字从中国国防部官网中共中央军委名单上被移除。目前,秦刚和李尚福仍是中央委员,李尚福仍是人大代表。但至今,中国官方仍未就秦刚和李尚福被免职给出任何解释。

分析称,秦刚和李尚福仍是中央委员是因中共中央仍未召开三中全会。但也有分析称,秦刚和李尚福的事情尚未有最终定论正是三中全会被一再推迟的重要原因。

“两会”是否会选举出新外交部长?国防部长董军是否被提拔为国务委员?

秦刚被免职之后,中共最高级别外交政策官员王毅兼任外交部长,同时担任党和政府最高外交职务。拥有政府职务任免权的全国人大是否会任命新一任外交部长?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左)在华盛顿与中共中联部部长刘建超(右下)在华盛顿举行会谈。(2024年1月12日)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左)在华盛顿与中共中联部部长刘建超(右下)在华盛顿举行会谈。(2024年1月12日)

现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被认为是可能接替王毅出任外交部长的最热门人选。他在近几个月中频繁出席外交活动,包括1月访美并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被视为正为接任做准备。

另一看点则是刘建超若被任命为外交部长,是否还会兼任国务委员。

中国原海军司令董军去年12月被任命为国防部长,接替被免职的李尚福。但同样的悬念是,今年的全国人大是否会让其兼任国务委员。

亚洲协会的托马斯和钱景分析说,由于中国国防部长的性质更像是国防部最高级别的外交官员,授予董军和刘建超国务委员头衔能增加中国对外工作的影响力。如果两人不能像前任那样兼任国务委员,可能折射出习近平在用人方面的不信任、不安全感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