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欧盟商会星期三(3月20日)公布的一份报告称,在中国的欧洲企业面临“难以预测”的营商状况,迫使它们分配更多资源用于风险管理,而不是拓展市场。
中国欧盟商会的这项研究揭示了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外国公司面临的日益严峻的挑战。
代表着在中国的 1,700 多家欧洲企业中国欧盟商会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受访者(55%)表示,商业环境“在过去一年中更加政治化”。
调查发现,这种“普遍的不确定性”促使四分之三的欧洲公司在过去两年中重新审视其对中国的投资并实现供应链多元化。其中,12%将更多的生产转移到外国,1%的企业切断与中国的所有联系。
中国欧盟商会联合China Macro Group (CMG)咨询公司发布的这份题为《风险意识:经济安全的政治意义》的报告还指出,新冠疫情大流行、全球经济放缓、乌克兰战争及美中地缘政治竞争等因素,迫使欧洲在华企业“过度偏向于风险管理和建立韧性”。
报告说:“近年来,企业面临的风险的复杂性和严重性呈指数级增长,企业现在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分配更多的资源用于风险管理和合规活动。”
报告援引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制造业人士的话说,他们公司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在十年间从35%跌落至零。
“中国让我们陷入了地缘政治陷阱。我们仍然依赖从中国采购,但我们无法向市场销售,”这名高管在报告中表示。“我们正在其他地方投资以实现多元化,但实际上这需要很长的时间,也许超过十年。”
该报告强调的不确定性与美国商会最近的一份报告中表达的观点相呼应。美国商会2月份的报告指出,其成员对中国市场的乐观情绪有所上升,但中美紧张局势和监管不一致依然是重要的挑战。报告称,其大多数成员计划到 2024 年对中国进行有限投资或不进行新投资。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詹斯·埃斯克伦德(Jens Eskelund)在报告公布前的记者会上呼吁中国当局正视欧洲企业的担忧。他说:“确保与欧洲建立可行的商业关系符合中国的理性自身利益。但坦率地说,这种关系目前面临风险,”埃斯克伦德说。“我认为欧洲有可能被迫采取更多保护性的措施。”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商业频道(CNBC)报道称,埃斯克伦德上星期的一场媒体吹风会上,谈及欧中经贸关系时形容,“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一场慢动作火车事故的展开”。
去年9月,欧盟委员会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了反补贴调查,中国表达反对并称其为“保护主义”。
“中国实际上在广泛领域应用相同的(保护主义)逻辑,而欧洲才刚刚开始,而且是在相当有限的范围内这么做,”埃斯克伦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