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针对赖清德总统就职演说的中共围台军演,基本上是针对中国大陆民粹主义的一场不得不出台的演戏,并未引发台湾与国际社会的恐慌。而值此与日韩关系敏感紧张之际,中国总理李强到访韩国参加中日韩三国峰会以寻求达成三国自贸区的协定,北京的这一外交举措显示出其面对地缘政治困局和经济下滑挤压时的进退失据,自乱阵脚。
作者存档:陈 奎德
悼念六四亲人罹难35周年祭 (视频)
我们今天在这里举行:
“悼念六四亲人罹难35周年祭”
北京的“天安门母亲”成员,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无法前来参加。我们代表罹难者的亲属在此向他们罹难35周年表示深切的哀悼和无尽的思念。
我们将一如既往,秉持和平、理性、法制的原则,向政府提出我们合理、合法的要求,以期早日讨还公道!还你们一个公正合理的结论!
愿你们的英灵安息!
多事之秋 谁为乱源? (音频)
考察近期的习普峰会与赖清德就任台湾中华民国总统两件事的联系,不难发现普京与习近平之间心照不宣的在俄乌战争与台海冲突上暗盘交易。而赖清德就职中华民国总统典礼,是对习普阴谋的重重一击.也是台海问题的国际化的标志之一。
访欧归来日,得失知几何?(音频)
习近平这次访欧之行,由于其三大目标——离间欧美分化欧盟,为援俄辩解,为倾销辩护——在欧盟与法国皆未达成。他在访问塞尔维亚与匈牙利时略有所获:其一,他最重要的地缘政治收获是明确了并强化了北京在反西方轴心国中的老大地位。其二,这个轴心国集团现在已经排兵列阵,壁垒分明,对抗美国、北约、欧盟、印太联盟的西方,其三,他访问匈牙利、塞尔维亚使其加强了他在即将来临的习近平普京谈判中的地位。但是,访问匈塞也强化了世界的两极格局,加深了北京与欧盟的裂痕,更加黯淡了中国投资和出口欧盟的前景,这些都是他不愿见到的,从而对冲了他在匈塞的所得。再加上前述他三大访欧目标的失利,因此,总括而言,习近平访欧是失败的。
驻南大使馆挨炸 (即:美国空军空袭中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 与美军迫降陵水机场
南联盟应中方要求,把飞机残骸运到中国大使馆副楼地下室供中国军方人员研究。中国急需得到飞机能隐型的表面涂层和发动机火焰喷口的耐高温材料。殊不知,F-117虽然已经是残骸,它的发动机依然在发送信号。由此美国和北约知道了F-117残骸所在地。……
废墟上,硝烟中,民间社会凸显——四川大地震16周年祭
今天是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16周年。惨绝人寰的大灾祸曾经短暂地改变了中国社会:“从天而降的毁灭性灾难,一瞬间使一个全权社会突然停摆,其统治机器和管理网络突然断裂、解体,骤然带来了短时间的管理真空,权力真空。而大灾带来的大量紧迫的救援需求、医疗需求、物资需求、秩序危机、管理危机,这种超大范围的燃眉之急,纵是再强大的极权政府也无力解救。于是,民间自救应运而生,自发的民间组织应运而生,而过去仅存于地下的公民组织也一下子浮出了水面。彷彿一下子回复到了“人饥我饥,人溺我溺”,守望相助的初民社会时期。”
毛氏幽灵徘徊 越战败局重现? (音频)
由哈马斯残酷袭击引发的以哈战争及其伤亡人数的增加,引发了西方世界学生的反以色列抗议运动,已经蔓延到了欧洲和澳洲等地。有人认为这次学运重蹈了五十多年前美欧1968年反建制反越战学运的覆辙,而美国政府将重蹈当年越战失败的覆辙。这是时空颠倒的夸大其词。合理的判断是,这次学运不可能造成五十多年前六八学运那样的深远影响。因为,世界的精神氛围已经大大不同了。
金融军事 双管齐下 哀的美敦 (音频)
在结束与习近平、王毅的会谈飞离北京前夕,美国國務卿布林肯针对北京援助和策应俄国对乌战争声明:“如果中国不解决这个问题,美国会解决。”这是某种最后通牒式的警告。联系到近年来以AUKUS为核心的美英澳日菲韩所构筑的印太同盟,汇合成了经济与军事双管齐下的对华围堵战略圈,增强了促使北京调整自身亲俄反美的外交政策的国际压力,甚至国家定位及其转型的压力。历史留给习政权的机会窗口已经不多了。
尘埃落定 结局轮廓浮现 (音频)
美国众议院参议院通过两党支持的议案,给予乌克兰、以色列和台湾共950亿美元的援助。美国再次承担起国际义务,此法案可以与二战中美国对盟国的租借法案相类比,确立了 援助乌克兰、援助以色列与援助台湾的正相关性。目前美国主导的民主世界加强了对北京施压的节奏与强度,阻止其助俄战争及其侵台野心,开辟了轴心国联盟最终败亡的道路。
峰会撞车:习馬二会 VS. 美日菲高峰会 (音频)
马英九与习近平北京会面,与美日菲华盛顿高峰会几乎同时登场。这并非巧合,而是习近平有意为之的抗压行为。美日菲峰会,特别是日本岸田首相在美国国会的演讲直接点名并抨击北京意义重大。它表明日本将在印太战略中扮演关键角色,并成为台海、东海、南海区域的稳定性力量,它标志着习近平统一台湾的迷梦已经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