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把中国变成了“病梅馆”?

造成中国知识分子“失去自我”,“丧失独立的主体意识和批判精神”的罪魁祸首,正是中国政府本身。在政府未放弃思想言论管制并改变其对学术研究的奖惩机制之前,片面要求知识分子养成独立人格并独立于资本与权力之外,无异于缘木求鱼。

被拼接与幻化出来的“温、胡政改”

当局现在并无任何政体改革的打算,9月6日胡锦涛深圳讲话已证明这一点。再加上政治利益集团通过各种方式移居海外(全国共有118万家属已经成功移民海外的“裸官”),无须承担政权倾覆的后果,对政治利益集团来说,最好的方式是维持现有格局继续捞取利益,即维持这种半行政半市场的政治经济体制,行政权力攫取到的资源放到市场里面变现,而非自断经脉的政治体制改革。

政府的财政与百姓的蜗居

今年工人罢工潮迭起,生态灾害频发,这两者都预示着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依靠透支劳工生命福利与掠夺生态资源支撑的经济发展已经走到尽头。中国经济增长成也房地产,败也房地产。为了满足政府的财政需要,8000多万农民失去了土地,近400万户城市居民失去了住房,中国陷入了垃圾围城的困境。

越南经济改革:保障民权胜过中国

从近代以来,中国一直被学习者所超过:明治维新期间,昔日中华文明的师法者日本超越了中国;现在,在社会主义革命与改革开放上都曾以中共为师的小兄弟越南又在不少方面赶超了中国。除了中国人呼喊了多年的政治体制改革之外,经济改革方面的保障民权也比昔日的大哥中共做得要好得多。(本刊首发)

告别G D P崇拜与国土整治

今年8月以来,中国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二这条好消息伴随着各种生态灾难接踵而至。表面上看,这两条消息似乎并无关联,但如果了解中国模式的特点,就很清楚在中国这两者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因为持续30余年的经济发展,恰好是以过度透支生态环境为前提。各种不期而至的生态灾难正向中国人发出警示: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失去了环境依托。

生态安全:一个国家最后的政治安全

人们已经清晰地感到,舟曲这类缘于大自然报复人类的生态灾难正在逼近。官方公布的数据证实了国人的惊恐并非杞人忧天:今年1—7月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26,009起,是去年同期的近10倍。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透露的权威消息证实舟曲之覆只是拉开了一连串灾难的序幕,全国共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20万处,其中类似于舟曲的特大型和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 1.6万处。

为了共同的家园――关于米奇尼克北京之行争论之我见

主张“自我克制的革命”的米奇尼克来了一趟中国,提了一些对中国人的建议后又走了。此事最后酿成一场局部性的思想暴雨。由于这种争论今后还会发生,我想将这次争论涉及到的一些重要规则写出来,留为今后参照。

“中国龙”与“拥抱熊猫派”的争端

本国资本在权力这块巨石面前是只鸡蛋,作为“拥抱熊猫派”主力的跨国公司在中国龙面前也只不过是只铁皮鸡蛋,二者的区别是前者一碰就碎,后者在碰撞之时犹可以保住蛋黄不流出来,但那铁皮却免不了疮痕累累。不知这些拥抱熊猫派的主将们是否反思过:他们在说服本国政府放弃对中国人权状态的批评并极力美化中国龙之时,就为自己通向今天的道路提供了足够的砂石与沥青?

“东亚共同体”又成海市蜃楼

这次南海海域硝烟密布,表明中国与日本、越南、菲律宾、马来西 亚等国长期以来在钓鱼岛和南沙群岛的归属问题上的分歧明朗化。以往中国对南海争端主张“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但实际上这只是针对南海资源开发与合作的某种权宜方案,北京并未因此改变“中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原则不容妥协”的立场。 有了南海问题,东亚共同体的愿景变得越来越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