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年轻毕业生、电脑工程师谭卓被飙车的纨绔子弟撞死,肇事者却受到当局的包庇;巴东修脚城服务员邓玉娇出于自卫刺死淫棍官僚,却被当地警方刑拘。这两件事在网络上引发轩然大波,民众之愤慨可以用“火山爆发”来形容。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八零后、九零后的大学生高度关注这两个事件,他们的种种言行表现出了年轻一代中国公民人权意识的觉醒以及他们对中国社会现状的准确判断。
分类存档:余杰
他为什么拒绝忏悔?
即便是克留奇科夫非常欣赏的普京,也不敢且不能在俄国恢复斯大林式的专制主义。克留奇科夫所坚持的“理想”和“价值”,在这个地球上越来越多的地方,被抛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在未来的中国,也将不免同样的命运。而克留奇科夫的回忆录,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所遗留下来的“木乃伊”究竟是什么模样。
是沉入深渊,还是凤凰涅磐?——评《来自上层的革命》
大卫•科兹和弗雷德•威尔所写的《来自上层的革命:苏联体制的终结》一书的两位作者认为,是所谓的“来自上层的革命”导致了苏联的解体,“他们转而拥戴资本主义,是由于他们认识到从社会主义转变成资本主义能使他们变得更加富有。”这一故作惊世骇俗的论调,实际上是因果颠倒、本末倒置。
让习惯黑暗的眼睛习惯光明(下)
有那么多中国人,在黑暗的夜晚,一边观看着《窃听风暴》,一边将自己的身份与里面的不同角色对应。观众蓦然发现,东德人的昨天,就是我们的今天啊。当然,《窃听风暴》里的那点温情与诗意,在现实的中国我们很难感受到。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这部电影的喜爱。中国需要这样的电影,让我们从黑暗中看到光明,从恐惧中发现希望;
让习惯黑暗的眼睛习惯光明(上)
如果说《窃听风暴》是关于一个改恶从善的秘密警察的故事,那么《英雄》便是一个归顺强权与暴力的刺客的故事。刺客向皇帝的皈依,正隐喻着张艺谋被党国所招安。“杀人放火被招安”是梁山好汉们的梦想,张艺谋则先红遍西方并以此为筹码向帝王家卖一个好价钱——《英雄》是他的卖身契。所以,今天的张艺谋,便是昨天的郭沫若——他们选择了最坏的那种选择,他们选择了成为早年的自己的敌人。
民权乃公理,宪法实良图——从康有为与章太炎的论争看零八宪章的改良主义
将康梁与孙章并列,是为了彰显戊戌之后直至辛亥之前这十多年间,立宪派与革命派的对立,双方分别以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和章太炎主编的《民报》为阵地,就立宪与革命两条道路展开激烈辩论。我那篇文章中所标举的康有为,乃是在此段时期之内,坚持立宪道路并与章太炎辩论的康有为,而非民国之后参与张勋复辟的康有为。
钱钟书:中国人文化心理上的一道花边
在“暴得大名”这个意义上,钱钟书属于“大器晚成”者。一个越是缺乏文化滋润的时代,便越是要制造出“文化昆仑”来撑起面子。然而,类似于“最后的大师”的种种美誉,并不足以掩饰钱钟书在为人、为文和为学上的巨大局限及缺陷。与百年来中国所遭受的重重苦难相伴,钱钟书却既没有确定性的人生体验,也没有值得献出生命的价值皈依,更没有“与哀哭者同哀哭,与捆绑者同捆绑”的情感取向。
历史大视野中布什总统的是非功过
布什是在经济的剧烈动荡、媒体的激烈批评以及民众的高度不满中卸任的。然而,对布什的评价,并不能在此时此刻“盖棺定论”。当年杜鲁门离开白宫的时候,可谓“谤满天下”,谁也没有料到,半个多世纪之后,杜鲁门却得以跻身“伟大总统”的行列,获得了历史学家的公正评价和民众的深切怀念。我相信,如果将布什总统放在一个更加辽阔的历史大视野中来考量,他也必将如同当年的杜鲁门一样,在未来的岁月里越来越往高处走,而不是相反。
贾平凹:废都里的废人
中国当代作家笔下只有对欲望的放纵和对传统的自恋,而没有对人性的反思和对历史的追问,此类作家的代表便是被捧为\”跟苏东坡一样伟大\”的贾平凹。早在八十年代,贾平凹便以审丑风格的乡村题材小说和访古笔记体散文而著名;九十年代初期,他的一部厚厚的《废都》更是将具有中国特色的纵欲主义推到了继明代《金瓶梅》之后的又一高峰。
她是中国的“犹太人”——写给刘霞
“我就是要嫁给那个‘国家的敌人’!”在刘霞羸弱的身体之中,隐藏着一颗怎样倔强的灵魂啊。后来,当他们谈起这段往事的时候,语气平和,像是在说别人的故事。但我想,这张来之不易的结婚证书,既证明着他们爱情的坚贞,也是一个时代良心犯所承担的苦难的鲜活见证。